焦点透视:风险倍增的"开放式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2月09日 09:25 海融资讯
本周有关基金的热门话题当属"开放式基金"了,有专家指出国内现在成立开放式基金试点条件已经成熟,而且据报
道,几乎所有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在进行开放式基金的设计。
何为开放式基金?它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规定的营业场所
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其交易价格由基金经理人依据基金单位资产净值确定,而该净值是连续性公布的。开放式
基金并不挂牌,交易并不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它有自己的发行和清算网点,也可以借助比如现有商业银行系统网点来进行。
我们可以把开放式基金想象成一家特殊银行(估且叫"基金银行")。在拥有一定的市场信用基础上,它可以无规模
限制地吸收投资存款,投资证券市场品种是它的资产业务,并依此业务盈利来保证满足投资者随时提出的取款要求和对高利息
率的企盼。不可比拟的地方是存款银行的利息率是已知的,"基金银行"的利息率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如果你恰好存进的"
银行"是1968年索罗斯500万美元起家的量子基金,那么在未来30年内它的规模将变为100亿美元,你得到的回报
率是惊人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功的开放式基金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使自身规模无限扩张,反之,投资人要求
合理赎回投资,基金面临的只有被淘汰的结局。这种机制使基金管理人面临更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更大机遇。
发展起来的开放式基金将有助于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市场投资理念的形成拥有资金的保障。如果利用现有银行网
点交易,好基金的资产增值率与银行已小得可怜的储蓄利率形成很大反差,必然会使持币者对基金表现出更大的偏好,这同时
会更有力地推动产生社会储蓄存款向证券市场分流。
正是由于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强,投机性小,使它相对于现有的封闭式基金短期风险大大降低,更能吸引社会多方面的
资金,这将对后者产生一定的冲击。一方面部分投资者投资方向的改变,可能使封闭式基金市场价格脱离资产净值的贴水现象
会更加严重,另一方面,现有基金可能会变为投机性更强的品种,更容易受市场供需力量的支配,易出现短期暴涨暴跌的投机
现象。
虽然开放式基金有许多长处,国际基金业的发展史也启示我们,它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最初建立的基金,也会象封闭
式基金一样得到政策大力扶持,将其风险降至最小,但是我们并不以为目前在境内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生长环境未发生根本变化情况下,就让一个物种替虿糠痔娲硪桓鑫镏质俏?BR>背自然发展规律的。认为条件
已成熟的人的主要观点是现有基金存在诸多缺陷,但抑制现有基金发展的诸多因素仍然会作用于开放式基金。
首先,市场目前的投资工具不能满足基金的要求,尚未推出基金的避险工具(如指数期货),使几十亿规模的基金几
乎无法抗拒系统风脸。但避险工具的缺乏会给开放式基金带来更大的操作难度,长期熊市加上"自由买卖"很可能使基金面对
的是大面积赎回的灭顶之灾。
其次,基金生存的土壤是证券市场,这个土壤贫瘠还是肥沃归根到底取决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上市公司的总体
素质。目前的上市企业中还未看到中国"微软"或中国"可口可乐"的出现,而今后一段时间内上市重点将是大批重组上市等
待营养的国企。由于"要素市场"中"优秀资源"的缺乏,使得规模庞大的资金的收益性受到制约。 "商品"本身品质不能
保障,将打破原来"消费市场"供求的平衡。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管理层监督调控的手段和能力不断提高,市场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参与各方是否已满
足开放式基金平稳运行的条件还不能肯定。
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时间还很短,从第一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去年四月问世到现在尚不足两年,从运行成绩看,其管
理人的水平和队伍规模及素质还有待提高。而开放式基金需要管理者具有更高的市场操作能力,还要注重基金销售自身的能力
和服务意识。任何形式的"塌方"都不仅会带来投资者的损失,还会出现相当程度的市场动荡。
对开放式基金发行和赎回网点进行监控的难度会比对其经营及信息披露的监控的难度大一些,但如果基金管理人或中
介服务机构披露的信息有虚假成份,所造成的危害却是巨大的。"虚增"或"隐藏"资产数值,使投资者不能真实了解基金的
实际运作情况,一旦危机浮现,将严重损害"基金银行"的信用。
如果预见到了潜在的风险,对大资金而言,其投资的赎回可能难度更大。这种情况下运作的开放式基金吸收的可能多
数为中小资金的集合。因此所有这些危害的范围将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