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31日08:16 综合

  来源:微信公众号 激荡新三板  

  这是新三板年报“事故”第二弹!

  是的,不是故事,是事故。你说第一弹啊,不就是“至少408家挂牌企业在年报披露前一股脑地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吗?

  第二弹来得更猛烈,出招的是全国股转系统,剑指9家企业,历数30项问题。毫无疑问,新三板挂牌企业和执业中介机构迎来了最严、最严、最严的年报季。

  3月25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布了今年以来首批针对年报的问询函,涉及恒业股份(834041)、同济医药(430359)、九鼎集团(430719)等9家挂牌公司,要求上述公司对相关问题予以说明,并在4月8日前报送全国股转公司业务部。

  这30个问题是什么?

  问题包括年报披露中“管理处讨论与分析”,“重要事项”、“财务报告”等披露部分。“如其他应收款的问题。这是发现股东资金占用的主要科目,有4家公司的年报问询函中提到这个问题。”

  但是,很大一部分指出的是年报披露犯的低级错误。

  如“遗漏披露注册会计师、姓名、地址”这一问题,还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信息与财务报告不一致,如”对客户的销售金额、现金流量信息、各类比例“,”披露的信息明显与实际业务有冲突性的描述“等。尤其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附注中期初数与上期年报期末数不一致”,“财务报表加总数不等于合计数,且部分项目填列错误”等。

  这是因为少数新三板挂牌公司和中介机构的信息披露水平堪忧,对规则不了解、不尊重,事前审查不认真,甚至直接复制其他挂牌公司的内容。在健全公司业务管理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方面不严谨,等等。

  这个“最严”到了什么程度呢?

  举个例子。华东地区一家区域性券商营业部承做新三板项目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股转系统非常严格,我们编制的年报中错别字较多,竟然被约谈,要去北京解释有关情况。”

  OMG!大家自己体会一下,正准备要发年报,或者在写年报的新三板企业,紧张起来吧。

  其实,这9家公司既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既有拟报IPO项目,也有拟上创新层公司,很有代表性。股转系统在距离年报结束一个月前“挖典型”,用以警示券商和公司——今年年报如果出错,可能就不会像前几年一则更正公告那么容易了。可谓用心良苦。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