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正文
 
假MBA文凭蒙住了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17:57 赢周刊

  □赢周刊见习记者 林俊敏

  “我的一个朋友,是国内一个很著名的管理顾问公司的总裁,他的名片上印着‘哈佛EMBA’的学历,我们圈内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是他的‘独创’。因为哈佛是没有EMBA的…… ”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对于本报揭出假哈佛商学院一事,国内各名牌院校反应不一。其中比较统一的观点是:这是我们的社会习俗造成的。正是由于对高文凭的追捧,再加上部分本土企业对“洋”字号产品识别度不高,才使得假哈佛商学院有了生存的空间。真文凭也好,假文凭也好,市场总是盯着利润转。正如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春花所说:“越是名牌,越有人冒。”

  真假外国文凭何以畅销中国?

  李卫宁(华南理工大学MBA中心主任):

  外国文凭——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能够畅行中国,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国内有这种市场需求,对外国文凭有一种近乎迷信的追捧。第二,中国的教育改革偏慢,在国外的大多数MBA都已经缩短到一年的情况下,我们大部分院校仍然有两到三年的教学流程,这让一部分想读真正的MBA的人望而却步。第三,我们国家对教育管理的研究也比较滞后,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方法落后;二是大多数企业因为担心曝光而不肯提供自己的案例以作研究。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来读MBA的目的大抵可以分成四类:

  一是来拿一个文凭。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文凭高能得到的机会就更加多,所以他们才有这样的欲望和动力。

  二是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学生中的企业老板或管理层,由于在企业竞争中遇到一些凭借原来的基础难以得到圆满解决的困惑,希望借助MBA而有所增益。

  三是扩大人际关系。大部分人——特别是企业管理人——来到这里更多的是抱着一个广泛结交朋友的目的,希望能够结交到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人物,因为在中国,同学是一种很牢固的关系,可以作为商业竞争中的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资本。

  四是改变现状。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对事业现状不是十分满意,因此希望通过读MBA来达到谋求一个突破点,达到转换工作的目的。

  假哈佛商学院的出现,和中国文化市场中急功近利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部分人总希望在不费劲、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的情况下,掏一点钱来换取一个学位证明。

  对于这些假文凭,主要还有依靠国家的行政体系进行监管。应该说,目前中国的教育监管系统还不是很有效,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国家教育体系的组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中国,学生拿到的学位都不是学校的而是国家的。第二,同时存在三个可以颁发学位的体系:一是各正规院校;二是党校体系;三是社科院。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我们在学位管理上的混乱,并衍生出许多监督上的困难。许多假文凭也因此游刃在这些管理缝隙之中。

  假文凭对正规MBA冲击不大

  李有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主任):

  来到我们这里读EMBA的学生70%以上都是老总,他们在EMBA读书不单是自己受益,而且是让企业也受益:一来有很多思想他们可以带到企业,二是有很多老师也可以被请到企业当中。——这些都超越了文凭所能起到的功用。甚至可以讲,对他们来说,文凭是没有意义的。

  EMBA除了有企业家学生所需要的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还有一层社会关系网络也是他们所追求的。来到这里的人总能结交到一些陌生的但对企业以及他们自身都很有帮助的朋友,但是这个需求比起知识来说稍微靠后。而且在读EMBA时建立的关系,通常让企业家很有安全感。因为在中国,同学这个关系和上届普通的交际关系不同,它相对比较纯洁而且比较真挚,因此做起生意来安全感也比较强。

  类似哈佛商学院这样的假文凭的出现,其实是现在这个社会过分重视学位的机制造成的。肯定是因为先有市场,才有这种“伪商品”的存在。买假文凭的人和真正来读EMBA的人在目的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前者冲的就是文凭,而读EMBA的人冲着文凭而来的并不多。对他们来说,完成学业、拿到文凭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无论是国企的老总还是外企的老总,他们本身已经位于高层,工作条件和事业基点已经很高,有本科的文凭就足够用了。

  假文凭的出现对正规的MBA和EMBA没有影响,从学员的招收上来说,通过正规渠道来取得文凭的人不会因此而减少,因为只要有这种需求,就永远会有市场。从教育的效果上来说,EMBA重的是教学过程,它的文凭意义不大。因此来学的人都不在乎是否拿到学位。

  假哈佛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孔飙(中欧国际商学院EMBA项目经理):

  应该说,选择中欧学院的学生——特别是2002年国家教委承认中欧MBA学历之前,选择中欧学院来读EMBA的学员,可以说都是一群真正需要学一些东西,以面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挑战。和很多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的人不同,来中欧的学生对自己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

  大家之所以选择读EMBA有很多不同的动机在里面。学习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想拿一个学位也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如果没有学位或者学位不能被承认,总觉得有些缺陷的感觉。

  在中欧,读全职的MBA都是些年轻人,其职业生涯和起步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他们会比较关心毕业之后的择业,换句话说就是比较重视自己出来以后的市场价值。因此学位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重要。

  出现假的哈佛商学院这种事情,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是各有所需,就会有这个市场的存在。但用假文凭来换取某种利益,也只能在某一个圈子里面通行。我的一个朋友,是国内一个很著名的管理顾问公司的总裁,他的名片上印着“哈佛EMBA”的学历,我们圈内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是他的“独创”。因为哈佛是没有EMBA的。这个老总也坦然承认:他在哈佛读的是高级经理人课程,但是国内的人信的就是这个,所以他才有这样的举措。

  假的文凭不可能泛滥成灾,因为这种文凭只能生存在某一个特定的圈子里面。而且这个圈子会越来越小。对假文凭有需求的人,主要的目的在于求职——而他们肯定很清楚——他们不可能蒙住跨国公司,因为跨国公司能够很明晰地分辨出真假。因此假文凭的目标,就只能是那些比较看重文凭的本土企业。但本土企业也在成长,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它们辨别的能力也增强了。等到教育信息的公开程度和社会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以后,这种事情也就会自然灭绝。

  企业家学习是在向社会尽义务

  □中国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胡成中

  德力西成立到现在20年了,我重新开始学习也有10多年了,以前是为自己学习,后来是为德力西学习,现在开始觉得,是在为社会学习,企业家学习是一种对于社会的责任,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责任解读成义务,做一天企业家,就要为社会尽一天义务,活到老,学到老。

  当我还是十五六岁的时候,初中都还没有毕业,就出来跑供销,二十来岁的时候开始弄电器,办企业。企业是办起来了,那个时候靠的是时代、是机遇、是一股闯劲,当企业大了之后,光靠这些是不够的。没有学习,知识不够丰富,不仅管理上容易出漏子,难以留住人才,连宏观形势都分辨不清楚。当年宏观形势好,给我们捡到了机会,现在你看不清下一个机会在哪里,就容易被别人捡到,把你甩到后头。

  十年前,企业发展得比较好了,也开始意识到接下来企业将会面临到资源竞争、人才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根本无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引导企业的发展,加上那个时候相对空闲,就开始了重新学习的历程。

  现在算起来,十年间也读了不少学校,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美国洛杉矶大学,南加州大学,加起来有十多所。2002年获得了洛杉矶大学的硕士学位,后来继续攻读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不久前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答辩。

  当然这十年的时间不可能全部投入进去学习,大多数情况下是每个月抽三五天或者一个礼拜时间去读书。这样学得的知识或许没有全职学习来得系统,对我来说却是恰到好处。上个星期学的知识,回到企业就可以着手考虑要如何运用,有了结果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可以回到课堂和老师和同学交流请教,或者比比同样的方法,在哪个企业里表现得会比较好。

  就我的基础而言,在学习的初期还是有比较多的困难,回到企业后也不得不经常电话向老师请教。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对我来说,学习就是一种充电,假如自己本来很有知识,但长时间不更新也会报废,这就和新产品开发一样,不去更新,很快就落后了。

  在我坚持学习的这十多年,也是德力西稳步发展的十几年,自己学习的心得能在企业经营上获得成功运用,让我感受到很大的乐趣,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终生学习,要把这种乐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的经历对我触动最大,事后有不少对于人生的感悟。比如什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个人和企业是什么关系,企业应该如何去经营和管理等。从那时候我开始感觉到学习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德力西。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企业家的学习过程也是企业竞争力积累的过程。

  自己学出了兴趣,会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被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可。2000年以来我前前后后写了三本书,《集团企业创新论》、《企业文化和品牌战略》和最近的《财富与责任》。前两本主要是放在企业内部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后面这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准备通过新华书店来发行,

  我认为,创造财富的时候也创造了一种使用财富的社会责任。企业越大,创造和运用财富的过程,就是同步影响社会的过程,企业家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企业对社会产生的效应是正是负,是大是小。从这一点上来说,企业家学习是在为社会尽义务一点都不过分。

  不但是我自己在学习,也要给企业高层和普通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我把不少老师请到德力西来办培训班,也可以把10个高层派到上海去读CEO的高级课程班,德力西也有自己的商务英语和电器培训班供员工进修。

  说到假文凭的问题,关键要看企业家自己做什么打算,有没有尽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读的是上海复旦大学的交流项目,不一定要多名牌,但一定是对企业家、对企业、对社会有用。!

  刘志航:个人学识要不要诚信?

  广州BYC钢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CHEMBA项目学员

  对于企业家个人来说,要不要学习,去哪里学习可以是很私人的事情,去除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有最追求和放弃自己学识的权利。问题在于,企业家自己是否知道自己要什么?

  目前可供企业家学习的机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全日制学位班、兼职的课程班、培训班、总裁班等,不同习惯不同要求的企业家,可以很方便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有的企业家可能希望系统地去学习一些东西,那他可能去读一个全日制的学位班,更多的可能会是期望学以致用,课程班、总裁班反而是不错的选择,还有的企业家需要一个不同以往的人际圈子,他也可能去找圈子里的人习惯的那种学习方式。

  企业家都很忙,对他们来说抽身学习的目的在哪里?是更新自己的知识,或是结交一些朋友,或是有一张烫金文凭装点门面。对于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来说,装点门面的情况可能极少出现。对于企业家最重要的“管理”和“交流”两项功能,都是很考真功夫的。尤其是企业家在一起对话,哪个有水平,哪个没文化,两三句话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没有一些什么特质你会轻易相信他是剑桥的是哈佛的么?实际上没有什么学识的人,文凭帽子戴得越高不是越砸自己的脚吗?

  再说,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讲诚信,当你的合作伙伴发现你在对待自己学识的态度上就是不诚信的,又怎么会相信企业是诚信的呢?

  对于假“哈佛商学院”这种事情,我相信会出现,会有市场,甚至会有企业家接受,但是决不可能广泛传播,成为主流。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