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财经杂志秀之《中国工商》2004 > 正文
 
家族企业的宿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4日 12:58 《中国工商》

  根据美国的《家族企业评论》最近所发表的一篇报道,在全球500强企业中,37%是家族企业。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大约80%的企业与家族有关。在美国和欧洲,早期的工业化是随着家族企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经营。即使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家族企业仍然是企业群体中数量最为庞大的部分,也是各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成分。在美国,家族企业是经济的主导力量:75%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中由家族控制的超过40%;家族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企业就是从家族企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发展而来的,而且有的仍为创业的家族或是后来继承的家族控制着,如洛克菲勒、沃尔玛、杜邦、强生、福特、宝洁、摩托罗拉、惠普、迪斯尼等等。然而,据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结论是: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

  难道“富不过三代”是家族企业的宿命吗?

  中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中国的家族企业产生于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它们中的绝大多是家族企业,从夫妻档、兄弟班、父子兵、亲友团起家,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还处在幼稚期,绝大多数还处在第一代创业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成长中的问题,有的甚至“各领风骚三五年”,如爱多垮台、巨人倒下、三株风波等,引起了理论界和众多私营企业家深刻反思。如何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哪些问题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怎样解决等等,已成为理论界和家族企业老板们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有关研究指出,中国家族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例如,在企业战略方面,有的家族企业根本没有战略,满足于小富即安的夫妻店;或者,因为创业者知识水平所限,难以逾越专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的门槛,致使企业发展缓慢,虽可维持但难以长大;要么有的家族企业刚刚初具规模却采取盲目的发展战略,如不切实际的多元化,导致企业夭折等。在企业文化方面,家族企业老板个人的喜好和特征常常体现为企业文化特征,创始人个人的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的主体部分。家族企业文化受家族血缘关系及家族自身文化影响,在企业创办初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家族成员能在资金、经验和感情等方面互相支持,有很强的家族凝聚力。但是随着企业的扩大,非家族成员的进入,这种家族文化的不利一面将会显现,如家族成员间的产权不清晰、利益分配不均,“族外人”对企业缺乏责任和忠诚,企业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不能适应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等问题。总之,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企业传承、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是一个新的课题。

  研究中国家族企业史的学者发现,至少有80%的家族生意在第二代手中完结,只有13%的家族生意成功地被第三代继承。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死亡。

  于是人们发出喟叹:成也家族,败也家族,难道家族企业总是在如此怪圈中飘泊、生存和挣扎?有人甚至极端地戏称:家族企业的成功是“非典型的”,而其失败则更具典型性。

  然而,问题并不是如此极端或简单。有关专家指出,任何企业包括家族企业在内,都有创业——辉煌——死亡这样的生命周期,谁也逃脱不掉这样的自然法则,所谓要做成“百年老店”,那毕竟是美好的愿望。世界上,真正的百年老店极少。用常态的眼光来看,死亡和新生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家族企业如此,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即便是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也不例外。问题在于,不要把家族企业的缺陷无限放大。把家族企业看作普通企业也许能使我们的心态更加平常,看待问题更加理性。

  实际上,家族企业的自身优势也是别种形式的企业无法比拟的。比如,家族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会使企业具有无限扩张的动力。业主凭借自己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权威,能够在硬的预算约束下,灵活迅捷地根据市场情况调配生产要素,这种集中的股权结构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可以极大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家族股东真正体会到企业的利益和家族及个人的利益高度一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致对外的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家族成员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并为家族和自己的最大利益去努力工作,从而取得创业成功。

  唐山曙光集团董事长张春来说,“家族企业好就好在他们是利益共同体,有责任,有压力,敬业,爱岗,为了这个家族的兴旺,有强烈的荣誉感——说白了,死要面子,因此有搞好企业的强大动力。就这一点来说,中国家族企业的好坏不能一概而论。”

  张春来认为,家族企业必须在名利义三者之间找到平衡,只讲利或只讲义或只讲名,非垮了不可;如果既重利又兼义,它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如果名利义都有了,就像百年老店“同仁堂”,那么它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真正的家族企业应该名利义俱全!”张春来如是说。

  还有,对于初建和规模不大的家族企业来说,单一的产权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温州的家族企业的辉煌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反之,如果把温州的家族改造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可能做不好。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人文学者张颐武,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中国的家族企业,他说,“我们总是在谈国际化,事实上,中国的家族企业‘化’国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温州多年不衰的家族企业就说明了这一点。”

  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其他形式所有制企业,如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敢面对挑战,不能超越自我,其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当然,有死亡就有新生,这就是企业发展的铁律,谁也无法回避。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