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中国:收藏是智者理性的追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15:07 《艺术市场》 | |||||||||
有一句话讲得好:太平盛世,藏宝于民。如今我们赶上了收藏的好时候,中国的收藏大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也加入到这个大军的行列。收藏增加了我的生活乐趣,也帮助我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收藏起源
谈起我喜爱收藏的缘由,完全出自一个偶然机会。1986年底,我应邀担任日本第三届国际小提琴、钢琴大赛的评委,大赛期间有演出,由此结识了为我作钢琴伴奏、后来成了我夫人的濑田裕子女士。演出结束后,我应邀到她舅舅家做客,欣赏茶道。日本人喜爱茶道,茶道艺术对茶具非常讲究,我们当时用的那套茶具就是一套古瓷茶具,在那里我第一次近距离、真切地接触到中国的古代陶瓷艺术品。她舅舅就对中国的五大名窑很欣赏,家里存有几十本中国瓷器的图片资料,屋里也摆放着很多中国艺术品。当我欣赏着图片,端详着器物时,我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艺术之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原来中国古代艺术品如此精美!如此奥妙!如此吸引人!此后,我便一头扎进了艺术品收藏。 收藏情感 十多年来,风风雨雨,我搞收藏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还经常没事去古玩店转转。回想自己的收藏历程感受颇多: 首先,是养眼。收藏进一步培养了我的艺术眼光。作为一名音乐演奏家,我收藏古玩艺术品,不仅是为了欣赏艺术品本身,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艺术眼光、鉴赏眼力和理解艺术的能力。我经常与夫人一起欣赏所收藏的画作。细细品味一幅佳作,它的布局章法、艺术韵味、笔法技艺、用墨技巧等,都会让人产生无穷尽的想象,使我对艺术的理解也得到升华,这在我的小提琴演奏中有所体现。 其次,是养心。即培养纯净之心。收藏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的人品、心术检验的过程。收藏过程中,经常会有上当受骗的例子。为什么这种情况一再地发生?归根到底,就是心术不正,总想占便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买假东西上了当,骗子就是利用这个心理屡屡得手。收藏这一行,随时都可能产生纠纷,东西买错了,很少能有退换的机会。有的人有办法,“革命自有后来人”——把假货转手卖给别人。但我不这样做,我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买错了东西,多从自身找原因,认真总结教训,下次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另外,可能卖你假东西的人并不是存心骗你,他也区分不出这是真是假,这种情况我通常就不追究了。我处理假货的办法是把它们送给朋友做装饰品。 再有,在收藏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中,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油然而生。我经常想,博物馆应该多向中小学生开放,多让中小学生参观,使他们有更多接触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真正了解到中华文明的魅力与伟大,更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收藏乐趣 我与小提琴结缘,非常喜爱收藏小提琴。我非常喜欢的、经常在大型音乐会上使用的一把名琴的得来,还真是凭我一番运气。这把琴原来是被一位日本富商买给他女儿用的,谁知他女儿拉了一阵总觉得不适应,就送到一家琴行委托给卖出去。正好当时我在日本演出,抽空去了那家琴行。琴行的人向我介绍:店里收了一把琴,外观不大好,你要不要看一下?拿过琴来我一看,是把名琴,音质很不错,我极为倾心。于是,我就用我的一把好琴又添些钱,将其收入帐下。后来得知,这把琴是18世纪初萨蒂诺·拉瓦茶制作的、被载入《世界名琴谱》的一把名琴,并有由世界权威人士组成的提琴鉴定委员会开具的鉴定书。在今年日本东京我个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上,用的就是这把琴。 别人都知道我喜爱收藏会“喘气儿”的东西,这话不假。好的东西都有灵性!是能与之进行对话的。比如我收藏的一尊西汉陶俑,那是一个武士盾牌俑,这个陶俑的姿势是左手张开平伸出去,右手抬起后仰,好像握着一只矛的样子。当时家中恰巧有一颗小提琴形状的巧克力糖,我就将它搁在盾牌俑的左手上,大小正好。我又做了一个小提琴弓子,放在它抬起的右手上,猛一看好像是这人在准备拉小提琴。一天,我弟弟来我们家,他看到这个盾牌俑惊讶得大叫:“大哥,闹了半天,小提琴竟然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呀!”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收藏讲究缘份。一次,我弟弟到我家看我,正遇上一个人带来几件东西给我看,其中有一个宋代梅瓶盖,恰好我弟弟有这么一个宋代梅瓶缺个盖,他就在我买东西的时候,捎带手以极低价格把这盖子买下,凑成了完整的一套。这说明缘分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收藏神奇 收藏的意义不仅是拥有,更重要的是发现。我收藏有一组汉代乐俑,这组乐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弹古琴的、有吹埙的,有吹排箫的还有演奏打击乐的。开始,我只是单纯欣赏乐俑本身的艺术美,在反复观察之下,我突然发现,这组乐俑里的其中一人十分神奇:他神态自然,姿势优美、老到,这分明是一个乐队指挥啊!想到此点,豁然开朗。过去艺术界一直认为,指挥最早应出现在150年前欧洲的仪仗队中,而中国古代的乐队中没有专职指挥,都是由打击乐手——即板鼓兼任指挥。我收藏的这组乐俑如果得到确认,将是一个惊人发现——它表明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专职指挥。从音乐史的角度看,这可是件大事情,它将重新改写中国民族乐队配置的历史。 “走眼”的经历 喜爱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搞收藏没人能做到万无一失。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开始,我以为外表越陈旧的东西越可信,现在知道了,外表弄得脏兮兮、糊着泥巴的器物,九成九都是假的,哪有那么多的“漏儿”让你捡。今年在云南大理我就闹了一个笑话,得了个深刻的教训。我到云南大理演出,当地人知道我喜欢收藏,就向我推荐了一个人,说他有很多好看的石头。临上飞机前,我抽空儿去了他家。此人自称是退休的国家干部。我看了他藏的那些石头,无非是一些矿物标本,心里不免有些失望。这时,此人说:我还有一张古画,南宋大画家赵伯驹的《青山绿水图》,你要不要看?我当然要看。在我看画的时候,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们家祖上有一个将军,去京里办事时,宫里的王公贵族送给他这幅画作为礼物,这是一个手卷,长5米。后来这幅画上又陆陆续续添上了李宗仁、胡适、傅作义的题跋,再后来蒋介石觉得他碍眼,要杀这位将军,这个人就逃到了香港,手卷却留了下来。文化大革命时,家里人怕被发现,将手卷的两头的题跋都剪了下来,藏到了猪圈里,“文革”结束后才敢拿出来,得以重见天日。此人还说,他曾经在早些时候带着手卷到北京找荣宝斋的专家鉴定过,专家看到后惊呆了,说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东西,请他稍等,要让领导过过目。但他当时觉悟低,多留了个心眼,怕领导出来后将他的画没收,就赶紧跑掉了。我听了他这番说辞,当时信以为真,心想这次看到了真的宝贝!此刻我还有两个小时就要上飞机,时间紧迫,不能静下心来仔细审鉴,当时决定买下了这幅画。这时他又拿出了一幅破破烂烂的花鸟图说是当和尚的。我看画很旧,就也买了。买了画,高高兴兴地上了飞机。在飞机上,我把整个过程细细琢磨了一番,隐隐觉得不对,回来找专家一鉴定,果不其然,上了个大当——画、字、绢都不对,当和尚也从来没画过鸟。我心里这个不是滋味呀!我把自己这段经历说出来,就是希望大家千万别再犯我的错误,希望大家能从我的故事中总结一些对付骗子的经验。要想不吃亏上当,就要多学习相关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同时心术要正,遇事要冷静,不能受别人摆布。这件事会永远提醒着我端正心态,心无旁骛,以真正的艺术的眼光去从事收藏活动。 藏家有千千万,收藏经历有万万千。这么多年下来,收藏与我,我与收藏怕是要缘共今生了。(本文由本刊记者王洁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