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通公司潜行中国 信用卡大战蓄势待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3日 17:28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 |
★文/李琳 一直以来,创建于1850年的美国运通公司在中国衔枚疾走,用一种“安静”的策略去 谋求“迅速”的发展。随着今年上半年运通牡丹卡在国内的发行,信用卡市场的另两大巨头维萨和万事达顿时惊觉,伺伏已久的运通似乎在中国已经“有恃无恐”了……衔枚疾走的大鳄 美国运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返回”国内的跨国公司。1979年后,美国运通先在北京开设了4个代表处,1992年浦东开发初露苗头的时候,美国运通上海代表处成立。紧接着的1993年和1995年,美国运通广州和厦门代表处也相继成立。当时中国正值市场经济初期,市场还不够活跃,刚进入中国的运通的主要战略是开发“运通旅游有关服务”,这其中包含两大业务,一是旅游咨询服务,二是运通卡收单服务。运通公司在中国开办办事处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设立一个与国内银行及机构进行协调及联络的据点。目前在中国已有400个以上的城市接受美国运通卡签账,包括酒店、餐厅、商店、航空公司等众多行业。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起,中国国家旅游局将美国运通卡指定为“中国旅游卡”。 一直以来,美国运通顾虑于政策限制,迟迟不敢在中国落地,却又被中国市场的诱惑力深深吸引着,只好在中国的上方飞来飞去。运通所采用的,是一种逐步渗入的方法。“概括来说,在过去的这些时间运通是‘安静而迅速’地发展。”在谈及美国运通1979年以后在中国的发展战略的时候,美国运通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贾立军说,“‘安静’是因为由于政策的原因我们很多东西都不能做,不能使顾客期望太高而拿不到产品。在过去的时间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力争和国内合作伙伴把工作做好,在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有针对性地提高品牌知名度。” 2002年1月,美国运通公司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国旅)一起创建了国旅运通旅行社有限公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家中外合资的商务旅行公司。合资公司为跨国公司、地区性公司以及国内公司提供商务旅行管理服务,包括办理签证、国际及国内机票预订、酒店预订、会议服务以及其它地面服务的安排。其实,早在1992年,运通就曾在北京与中国旅游学院合办旅游培训中心,并同时为国家旅游局和国旅总社提供了一个海外奖学金项目,此后一直与国旅保持合作关系。这种种带铺垫性质的举措,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运通及其决策人的老谋深算。 对于运通的耐心与韧性,贾立军的同事席宇进说道:“这是一门艺术”。随着运通在中国的旅游业务的发展,其外卡业务也在悄悄地发展,国内收取运通卡的银行和各个消费场所也逐渐地增多。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措其实正是运通衔枚疾走的攻略体现,为运通近两年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而近两年,运通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开始从“安静”走向“迅速”。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