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催秀水市场:天价租位隐藏的升级陷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10:58 《中国市场》杂志 | |||||||||
京城批发市场近来硬件升级,风起云涌。作为在外国人眼中与故宫、长城等量齐观的秀水,在劫难逃。本来盖大楼、登大堂,风生水起、风光无限是件好事,但如不量入为出,盲目跟风,露了脸面,伤了元气,那不是劫数又是什么?孔尚任在哀江南中写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它楼塌了 文/本刊记者 陈亚南
引子: 风摧秀水 2004年6月21日,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里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拍卖会。拍卖师不断地给260名竞买者泼冷水:“你们好好算算,到时可要真交钱的。”没人理他。一个小时不到,一个市场10个摊位5年承租权的拍卖全部结束,最高价,达到了395万元人民币! 每平方米每月7万元租金!这个天价就来源于北京秀水街市场大厦服装摊位的拍卖,而这个摊位制的市场大厦,总投资不过8000万人民币。媒体纷纷惊呼“比曼哈顿还贵”、“新秀水成为世界上最贵的市场”。难道,北京真的比纽约还要发达了吗? 一方面,摊位竞价款的40%——852万元人民币已于一周内打入该大厦开发商新雅盛宏房地产开发公司账户,该公司总经理握着腰包乐呵呵的放言“大厦最迟5年内就能收回全部投资开始盈余”,另一方面,与新秀水大厦仅一街之隔的原秀水市场的多数商户却为老市场是否拆迁前途未卜已多日愁眉不展,对这场拍卖秀更是冷眼旁观。 如此高的价钱,难道就因为也叫秀水?旧秀水市场是否将被仅有一墙之隔的同名大厦取代而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秀水市场,位于北京市建国门附近,初建于1985年。这条长仅500米、宽3米的胡同服装市场,凭着比邻大使馆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凭着物美价廉,每天的客流量都在1万人左右,据说周末高峰时候能达到2万人。在中外游客眼里,秀水与故宫、长城、北京烤鸭、王府井齐名,有经济学家称之为“用改革开放的剪刀裁剪出来的21世纪的清明上河图”。可如今,“21世纪的清明上河图”可能要变成“清明散伙图”市场了。随着时光流逝,秀水街因其雨天不能经营,人流量大,通道狭窄,存在火灾安全隐患,而且又占用外国使馆的消防通道等等问题,与北京大都市发展规划不符,面临被拆迁的处境。中国加入WTO以后,秀水街经营的假名牌商品,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也使得秀水街的处境更加的尴尬。 2004年3月10日,在秀水的正北面,一墙之隔,一栋叫“秀水街市场”的新建筑正式动工,该大厦建筑面积达到28000平方米,工程造价8000万元,分地上三层 、地下三层,目前新秀水街的地下结构工程已经完工,地下二、三层停车场采用汽车电梯直接升降方式,工程将于12月28日前按期完工。届时,一座崭新的秀水街服装市场将亮相于长安街。 其实早在4年前,秀水市场就有过一次“拆迁”风波。1999年5月,北京某报报道,“秀水市场改造项目筹备组”的有关负责人称,要将秀水退路进厅,并力图保持其原味。那场风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商户们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经贸大学社会经济系的专家召开座谈会,共同研讨秀水市场存在的价值。按照当时专家的意见,秀水市场极具保存价值。专家们说:“秀水市场最早在北京开展民间贸易,享有极高的声誉”,“秀水并非简单的马路市场,它在一个较封闭的街道内经营,已成为京城一景。”秀水市场就这样被保留下来,直至今日。 新大厦,一个打着“秀水”招牌的新载体用拍卖惹人眼球火热招商,老秀水,再不舍迟早也难脱拆迁命运。然而,新秀水拍出天价摊位,开发商如此热情的叫卖,能否还吸引老秀水商户泼着血本来经营?做买卖,唯“利”是图,如此昂贵的摊位费,商户的利润如何保障?一条胡同服装街能屹立京城20年生意兴隆扬名中外的制胜法宝——物美价廉又当如何延续? 8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来到秀水市场,对商户和管理者等进行了实地采访。 调查之商户: 我只想把“根”留住 提到京城的秀水市场,每一位去过那里的人恐怕都印象深刻。—条狭长街市云集数百个大小摊位,货品琳琅,街市拥护,不同肤色的人在那里讨价还价……这个始建于1985年、由个体户组成的市场沐浴改革春风,走过了20年历程。这里的商户告诉记者,最早的秀水市场只是由三轮车和地摊形成的市场,那会儿,只能从地上铺的白布上“文明经商”四个大字来鉴别秀水商户的真实身份。没有人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秀水”两字成了老外们在中国的必会之词。如今的秀水街一共有摊位410多个,每个门面大多在三至五平米左右,门口一般都站着一两名商户招揽生意,不时地对经过的老外热情地“say hello”。 记者一提到新秀水,商户张先生马上摇头苦笑:“那拍卖会我也去了,可从头到尾我都没举过牌子,我也知道这老秀水迟早要拆我得尽早准备出路,可新大厦的那个价钱,根本就不是给人做生意的地方。”张先生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目前老秀水5平方米左右的铺面,刨去租金一个月大概能赚1万元左右,一年下来是12万,这样就要30年才能赚到395万元。新大厦一平米7万元的租金,“除非是抢钱,否则没有人能负担的起。”据张先生说,尽管拍卖会后,发开商称拍下395万摊位的也是老秀水商户,并称这位商户以自己的经验对将来盈利有十足把握,可更多的秀水人都和张先生一样,把这场拍卖会看作一场商业炒作,把天价拍下新大厦摊位的人看作是开发商的“托儿”,十分不齿。 张小姐也是秀水的老商户之一。她说,秀水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敞开的、露天的,顾客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地讨价还价。“老外喜欢用他们蹩脚的汉语和我们蹩脚的英语交流,虽然他们可能什么都不买。”“一样的东西,老外就愿意买秀水的。”“当时不明白,还以为外国人傻呢。现在才知道,这种交流叫文化。” 另一位王小姐更是一语中的:“秀水为啥能火?归根结底一句话——东西好,价钱便宜!不管做什么生意,只有物美价廉才能有人气。新秀水大厦租金比现在高上几倍甚至几十倍,我们要卖出多高的价钱才能保本啊?到时谁还来买呢?秀水的名气建起来花了一二十年,可如果失掉了物美价廉的老跟儿,要不了一年准关张。就算新秀水环境可以媲美五星级酒店,也根本不适合我们。” 记者对秀水街400余个摊位的部分商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记者采访到的25家商户中,有16家认为,是有关管理部门和开发商想利用新秀水大厦吃掉秀水街的品牌、客流量和知名度,利用他们创造的价值分享利润,却把他们剔除出局。另外9家不愿对此事表态,却没有1家对进驻新秀水表现出热情。 此外,有21家商户认为老秀水卫生环境差、存在消防隐患的现状不符合北京大都市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只有9家认为老秀水应该拆迁,同时他们也不认可新秀水大厦的“贵族”作风,25位商户都认为即使要拆迁,也一定要保持老秀水的原汁原味,退场进楼并非万全之策。 不管是4年前的“改造”还是今天的“拆迁”,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改变现有的秀水街市场经营现状。这才是商户们最担心的。“秀水市场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商业业态,我们希望政府对秀水的改造是在保留秀水步行街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旦把市场放入大厦,这种民间贸易的形态就不存在了,就会随之变成一个小商品市场,从此被湮没。” 还有商户表达了这样的疑虑:“秀水固然红火了这么多年,可并非北京城内无敌手。另一个服装市场女人街就位于西三环的燕莎商场附近,与莱太花卉市场比邻而居,新建中的美国大使馆就在其旁边,相对于秀水街,女人街的品位和档次更高,它经营的服饰除了外贸服饰,还有港、澳、台服饰、日韩服饰而且都是进口的,商品更精致。在经营管理上它借鉴已经成功的香港女人街,内地打响品牌的重庆、南京、合肥女人街的经验,布局合理,规划完整。面临拥有同样地理优势,同样拥有外国客源,经营的东西又有雷同性的女人街,秀水的优势还在吗?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才树立起来的秀水品牌将何去何从?” 调查之新大厦投资方:谁说唯“利”是图? 曾经有媒体记者做过这样的调查:1999年以前,秀水街418位商户,一年上交主管部门管理费255万元;2002年有关部门上调了管理费,一年达到354万元;2003年以来,有关部门再次调高了管理费,上交金额达到了551万元。而在上交的管理费之外,秀水街418位商户们每年仍还承担着300多万元工商管理费、1100多万元的国家税收。 北京市工商局查询的资料显示,秀水豪森有两个股东,一是北京市新雅顺天府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另一个就是原秀水市场管理中心所属的北京市朝阳建华贸易公司,而管理中心书记郭利文已出任新大厦管理公司的总经理,任法人代表。既是老秀水街的直接管理者,又是新秀水大厦的总经理,并为股东之一,郭利文的多重身份让很多人无法释怀,难免商户有灭“市”兴“厦”猜疑。 面对着新秀水大厦如此大张旗鼓的火热招商,又如此高调的“策划”了一出天价拍卖会,有人为开发商算了这么一笔帐:按新大厦1500个摊位算,押金每户5万元是0.75亿元,进场费每户10万元是1.5亿元,商铺租金按户均1万元一月计算的话,2年下来为3.6亿元,合计5.85亿元。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收回成本似乎太容易了,5.8亿的巨款,恐怕什么楼都盖出来了,而此楼的造价,却不过只有8000万。 面对着这种质疑,新大厦投资方保持缄默。无论是否是真的做秀,一场天价拍卖会,每摊位每月7万元的租金,新大厦投资方着力让媒体和公众把注意力放在所谓“商户对新秀水投资的信心”上,却极力回避这高额租金的所得者的既得利益。 真金白银落入腰包,新秀水投资方自然是喜笑颜开,然而这“秀水”的名头能吃多久,却不知道可能已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投资方是否还会考虑?只要租金在手,投资方似乎就可以“两耳不闻商户事”。被投资方忽略的一点是,这利益也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投资商和商户本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商户赚不来钱,投资方又能笑多久? 真不想说“无商不奸”,但不知摆出“公益”面孔高调吟唱“提高秀水品牌,弘扬秀水文化”时,这些投资者是否也曾脸红心跳过。 调查之消费者:新秀水还能“秀"起来? 从秀水街的南门一眼望去,大大小小摊位沿狭街两侧笔直地向北延伸而去。摊位上或摆或挂的形形色色商品,覆盖着整个狭长的秀水街,煞是绚丽。接踵不断的人群中,流动着不同的肤色,张张脸上带着新奇兴奋的表情,不时被淹没在这狭街纷繁的人流和货品中。 走在秀水市场中,你常会听到周边摊主略显生疏的外语与地道的北京话、浙江话、安徽话搀杂一起,而老外们用蹩脚的汉语讨价还价更是别具特色。“Hello,Hello,Can I help you……”,秀水街那多种语言汇成的叫卖声里,人们似乎在开始着一场比眼力、比智慧的“寻宝”的游戏。讨价还价,褒贬货色的交谈,仿佛变成了人流中飞跑起来的音符,涌动在这条滚动的商河里,不断更迭变化着每天的乐章。一位导游对记者说,他带过很多外国旅游团来北京,游客最急切的不是去长城、游故宫,而是逛秀水。正是这一切凑成了秀水市场今天的人气。这里平均每天两三万人的客流量,年销售额上亿元,税费上千万元,使得这条狭窄的街市真正成了一块“宝地”。 秀水市场的魅力何在?一位在附近大使馆常驻的白皮肤蓝眼睛老外告诉记者:“我基本隔个十天半月就会来秀水逛逛。秀水的环境是差点,没有中央空调,冬天冻得人缩手缩脚,夏天热得人满头大汗。但我就喜欢在这个狭窄、拥挤的街巷市场里走摊串店,挑东拣西,就是喜欢和这些商贩们讨价还价。一来秀水东西好又便宜,衣服很合我们的身,我们也希望能够少花钱买好东西,二来我觉得这有浓厚的中国味儿,北京味儿,所以我有亲戚朋友过来,秀水是我推荐的No.1。他们也很喜欢这里。” 在秀水,有中国传统的丝绸制品和精致的手工艺品,据说前两年颇为流行的绣花真丝肚兜,第一条就是从这里流传出去的。记者又相继询问了几个老外,他们也大多是冲着这些做工精细又便宜的“地道中国货”而来,而秀水很少让他们失望。 而面对一墙之隔的新秀水大厦,消费者却基本没有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记者随机询问的30名消费者里,有22位表示听说过新秀水摊位拍卖之事,其中13人对秀水搬家表示赞同,6人反对,另有3人持中立态度;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进入“贵族”式的新秀水大厦会使秀水丧失原有特色,就此失去这个品牌。 正如消费者梁小姐所言:“我们来秀水是冲着它东西好也便宜,新大厦弄得那么高档,东西一定很贵,那就没意思了,如果一样的价钱,还不如去大商场呢。” 调查之市政:泼水不把孩子泼掉 随着市场不断的成熟发展,秀水街在国内外享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希腊雅典市市长、奥地利总统等都曾到秀水市场观光购物。《人民画报》以“活跃在北京市场的外国人”为题,反映秀水市场吸引很多外国人。该画报以15种文字出版,向30多个国家发行。秀水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的一道风景线。 另一方面,秀水设备陈旧、火险隐患突出的弊端却越来越显著,朝阳区委书记和区长都曾到秀水市场进行调研。然而,面对“秀水”这么一块含金量十足又响当当的品牌,如何能既保住秀水的特色又能使其符合北京大都市的发展规划,却着实成了一个棘手问题。 于是乎,四年的“拆”与“不拆”论证后,尽管老秀水能否保留到目前为止仍无定论,可新秀水大厦还是一天比一天盖的高。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老秀水的路,快走到尽头了。 然而,要符合北京的大都市发展规划,是否一定要退场进楼呢?摊位制也是一种文化,保留秀水街文化,就是保留一个历史的缩影。朝阳区有关政府部门组织几次座谈会又找专家学者充分研究论证,直到目前也没拿出一个明朗的态度,其谨慎作风自然也是怕就此失了秀水之风。市政改造,势在必行,可“泼水不把孩子破掉”大概才是根本所在吧。 调查之专家:退厅进楼未必一试就灵 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新教授说,一个城市最怕的不是破破烂烂,怕的是建些不伦不类的,拆了可惜,不拆又很窝心的东西。秀水怕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了。 中国商业协会副会长万典武先生提出,秀水街是20年里诸位经营户所创造的很有特色的北京市的名牌商业街,这样的商业街世界各国都有。美国也不一定都是第五大道。买卖方式要多样性,这是一种文化,是商业发展必然出现的现象,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也不能说这种一手钱一手货讨价还价的形式都是落后的,进厅并不就意味着先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李成勋教授也认为,从保持和培育城市文化特色,从商业经营特色,从国际影响来看,秀水市场在北京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可轻举妄动。 全国高校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暄教授也曾发表这样的观点:全球的商业组织形态经历了杂货店、百货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后,又回过来连锁经营到社区便利店。但无论怎样变化,马路市场始终草色新鲜。马路市场反映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平民经济和平民文化,符合社会进步的民本主义标准。秀水既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一个文化窗口,也是正在发展中的民营经济的一个缩影。 点击案例之雅宝路市场:盲目膨胀租金跌半 雅宝路市场成立于1992年,最早主要经营服装批发业务。当时,前苏联刚刚解体,中俄边境贸易和官方贸易大大缩减。这时,“雅宝路”因其强烈的市场需求、充足的货物供应和明显的价格优势,迅速成长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民间对东欧贸易集散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私人贸易公司在此租赁摊位,把它当作对外贸易的窗口。在雅宝路鼎盛时期的1996年,这里的商户几乎人人都赚钱,每天,拉货的大卡车都有上百辆。有关数据表明,当时每年整个雅宝路市场的流水额约300亿元人民币。 1999年,因为有着各种治安隐患,雅宝路旧市场闭市,位于朝外大街的雅宝路新市场同时开始试营业。2002年,临时的雅宝路市场再次拆迁,进驻规划中的朝外大街市级商业中心。在一次次硬件升级的同时,曾经以每月每平方米租金109美元和100%出租率创下北京楼市两个第一的雅宝路市场,目前租金较市场鼎盛时期却下跌了一半之多。单位面积为15平方米到20平方米的商铺,过去的月租金在8000元至18000元人民币左右的,现在每月最多只能租到3000元至7000元人民币,租金最高下跌了近70%;即使是生意较好的,租金也较2001年以前下跌了30%以上。尽管如此,大跌的写字楼租金并没有令雅宝路市场出现满座的景象。在雅宝路市场内的20个大厦中,几乎没有一家大厦的出租率能够达到100%,能有一半的出租率就算是好效益了。 雅宝路某大厦负责人认为,造成雅宝路市场租金下跌和空置率上升的一个致命原因是雅宝路市场几次搬迁盲目进楼,导致写字楼数量的激增,失掉了原味儿。尽管如此,雅宝路市场的规模并没有就此打住,记者看到,在雅宝路市场周围,还有几座大厦正在建设中,市场内每天都能听到有关附近拆迁的传闻。 雅宝路市场主要商铺租金今昔比较:物业名称 建筑面积 单位面积 原每平方米月租金 现每平方米月租金 (平方米)(平方米) (美元) (美元) 吉利大厦 31000 14-60 96 48-67 雅宝大厦 20000 20-40 80 16-56 北斗星大厦1000 10-40 48-73 24-37 国星大厦 5000 10-60 65-109 24-42 点击案例之隆福大厦:十次转型仍陷麦城 上世纪90年代初,隆福寺街成了北京最火商圈之一,隆福大厦是北京第一家拥有中央空调、第一家引进自动扶梯的商场,当时主要是大型批发市场,“五金”用品很受青睐。1993年8月,隆福大厦遭受意外大火。2000年,隆福寺商业街重新改造,定位在小吃与服装上。2001年8月,隆福大厦闭门谢客,要改造成类似秀水街的服装市场,后又曾致力于纺织产品。2003年10月,隆福大厦数码广场悄然试营业,至2004年6月宣布关门停业,所有商户几乎都撤出大厦,这个北京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商厦的转型又一次“夭折”了。 隆福大厦遭遇大火洗劫重建之后,曾先后调整过约10次。最近的一次改造后,其建筑由加拿大BDCL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现代化商业设施的营业楼,并有可容纳300多辆汽车的地上、地下停车场,成为首都一座大型现代化零售企业。尽管硬件条件不可谓不丰富,环境不可谓不好,然而等待隆福的,却仍然是失败。 有商业专家则认为,隆福大厦在失火后进行重新装修,面积扩大了,可是没有解决好经营商品的定位问题。当初隆福大厦是个老百姓的商场,可是重张后经营的商品档次没有提高,价格却提高了,新隆福不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隆福,隆福大厦才会无法摆脱失败的结局。 升级岂可拔根 文/本刊记者 陈亚南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近9万个商品交易市场,像秀水这样的马路市场并不在少数。如果从业态上来算,马路市场自然不登大雅之堂,与大多数城市规划改造目标也不甚一致,不可否认的是,硬件升级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升级却是一个关键。是否应该“一刀切”硬性退场进楼呢?有关专家指出——如果都采取封闭型的厅内市场,必然会导致“千市一面”的效应。应允许街区型市场、厅内市场、MALL型市场、拍卖市场、中远期市场、网上交易市场等多种商品交易市场存在,才算因地制宜,才适应我国目前现在阶段国情。 在采访中,商户、消费者、新秀水大厦投资方,甚至是朝阳区政府,各方意见都不尽相同,那么秀水究竟该不该拆?如果要迁,迁到一个什么样的场所才算合适?本刊记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升级的时机——忌好高骛远,宜水到渠成。哲学上认为,事物发展都有内因与外因两种因素,外因起重要作用,而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拆迁就意味着硬件升级。为何拆迁在秀水街营业了近十年之后的1999年才会被首次提出而直至今日仍未动手?原因只有一个——时机未到。这里的时机,包括秀水本身营业效益是否能够保障升级所需足额资金的积累,对于升级后秀水所处同类型市场营业状况的考察等等。如果秀水本身并未发展到一个必须硬件升级的程度,而只是被人为硬性的“拽”上一个台阶,只能是“伤根伤身”,不可能长久。 事实上,在被称为“购物天堂”的香港,花园街、通菜街这样的街巷市场照样存在;在巴黎、伦敦这样的世界性商业大都市里,大型露天市场、旧货市场甚至跳蚤市场各具特色,不但受到个阶层消费者的欢迎,甚至也成为旅游景点。 在采访中,有许多秀水商户都提到了雅宝路市场的前车之鉴,认为雅宝路市场各大厦就是因为比环境争升级,盲目扩张才会导致一蹶不振。对于秀水是否会蹈雅宝路之覆辙,忧心忡忡。 2 升级的关键——保留核心竞争力。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都认为秀水的“旺”靠的只有四个字——物美价廉,这才是秀水市场的终极核心竞争力。其实不只是秀水,任何一个市场想要有好发展,都离不了这四字法宝。白领们喜欢到大商场去shopping,无非是看中了商场的好环境和名牌效应;然而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却是习惯于在市场里用尽量少的钱淘最中意的东西。 因此,硬件升级不能涸泽而渔,更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新秀水大厦尽管打着“秀水”的招牌,可高昂的租金已经让大厦丢掉了“秀水”品牌物美价廉的内涵,失去了生存最根本载体。那么即使留着“秀水”的虚名,又如何能算是真秀水呢?就犹如耗资6200万元停业装修全面转型精品百货的西单商场,年销售额降幅竟高达46.75%,最终总经理黯然下台。尽管西单商场已决定再次转型,可这盲目升级的硬伤,又岂是一时半会就能恢复过来的呢?。 3 升级“样板间”——要升,更要务实。市场硬件升级势在必行,可升级并非一升就一定要升到五星级酒店的高度。为了保留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延续物美价廉的老根儿,升级就必须要控制成本。秀水换市,务须高贵,只要价廉。北京万通小商品市场,能够放下原来大商场的架子转而经营小商品,秉持的只有两个字——务实。大商场并非一定尊贵,有好的经营效益,才算是英雄。 秀水街是一个品牌,具有品牌价值;秀水街是一种文化,保留着中国的一种民俗贸易风俗和传统。摊位制也是一种文化,保留秀水街文化,就是保留一个历史的缩影。新秀水的投资方只握着一个“秀水”的名字就摆着高身价的姿态来招商,图的无非是眼前高租金的回收。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失去秀水内涵的秀水大厦,只能是有“名”无“实”,从长远看来,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链接 历史秀水街 1982年开始有人在北京秀水东街南口、外交公寓墙外悬挂各种杂货、工艺字画、民间饰物等,并逐渐蔓延为一条自发的,无固定人管理的小街; 1985年朝阳区政府组织成立秀水市场,月税15元,给每位个体户发一块印有“文明经商,保持卫生,保持质量,收费合理”字样的白布,作为合法经营的凭证。当时的摊位有三轮车,有竹竿挑起的大布搭摊。 1988年夏,在区政府的号召和要求下,当时140多个体户每户出资3000元,建立户户有防火措施的商亭,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