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修改募集资金投向
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上半年上市的公司变更了9.67%的拟投资项目 以金额计 ,就拟投资项目数目而言,变更了15.28%;1999年下半年上市的公司此两数据分别为17.65%和43.23%;2000年上半年上市的公司则分别提高到了21.14%和41.97%。2000年至今,已有22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变更了募集资金投向,其中近90家是融资公司,其余多为首次募集资金企业。2000年如期履约募股资金投向的上市公司尚不到一半,按原计划实际投入金额的公司更是有限。
募集资金不同程度闲置
由于募集资金到位后不能按计划投入,造成了上市公司不同程度的资金闲置。据统计,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发以及配股的公司为样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经历了半年以上的时间后,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资金的46.15%;而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业于是将资金购买国债,或存于银行,或参与新股配售。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要进行再融资,才不得不将前次募集资金使用完毕,资金使用效率无疑大打折扣。
利用募集资金委托理财
由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募资投入,为寻求稳定的中短期回报,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委托理财业务。据全景网络统计,截至今年7月初,先后共有2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近50份委托理财协议,平均每家公司投入资金达到1.65亿元。虽然较多上市公司用的是自有资金,但用募集资金的也不少,如亚星化学,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1亿元分别委托银河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进行管理等。有不少公司委托理财期限多在一年左右,怎能对募资使用效率没有影响?或许,这些公司确实没有比委托理财更好的项目。
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滑
企业融资后业绩下滑是一个最应值得关注的现象。通过对募资金额在前30名的上市公司统计后发现,1996年前,上市公司配股后,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一般都有稳步上升而1996年以来,再融资后,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下滑的现象不断增多。据巨潮网的不完全统计,在56家去年融资的公司中,34家配股及增发新股的公司发股前后的年度净资产收益率,有26家降低,仅有8家提高,收益率提高的公司占总调查数的四分之一。另有13家配股公司2000年净利润大大低于上一年净利润。
再次融资如火如荼
随着今年初《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出台,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较以前大大宽松,导致公司再融资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沪深股市全年增发企业24家,而今年上半年,就有逾百家企业提出了增发,计划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去年刚上市的新股以及刚实施了配股的企业,在募资尚未见取得明显效益的情况下,也急急忙忙推出了增发方案。如去年刚发行的上港集箱、兰州铝业,上市不到一年又推出了增发方案。一些去年刚配股的企业,如华光陶瓷等今年也提出了增发方案。
分析与对策
当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低,募集资金未能有较好的投入产出。如果一个企业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它就不太可能让募集资金闲置,甚至委托出去,更不会不假思索地就采用增发方式融资,来稀释降低自己对优质企业的控制。因此,从整个市场而言,为了让有限的资金能够被高效者使用,有必要采取适当提高再融资门坎,适当减少再融资比例,而增加新股发行比例等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1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只有构建完善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
2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为了让投资者判断是否参与上市公司的融资,就必须提供充分的公司信息,其中特别是拟融资公司最新的经营情况及公司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打算用配股资金进行收购的现有项目的信息披露,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关联交易的项目。只有充分的信息披露,才能让投资者判定一个拟融资企业的投资价值,对一些没有价值的企业用脚投票。
3提高大股东融资成本
之所以目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与流通股东在融资方式上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是由于大股东与流通股东在股权获得成本上的不一致,导致了他们在利益实现手段上的部分对立。目前诸如配股、增发等再融资手段,往往是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而使大股东获益。有鉴于此,必须提高大股东的再融资成本,尽量使其做到与流通股股东同股同权,迫使公司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4提高公司再融资条件
以前几年,上市公司再融资主要采用配股的方式,且对反映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求比现在要高。新的股票发行管理办法,不仅对再融资企业的盈利要求明显下降,基本上是鼓励企业采用国外成熟市场较为流行的增发方法进行再融资。采用增发融资的前提条件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股票价格基本反映股票的价值。而在国内,这一前提条件尚值得探讨。
目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在现行的上市公司项目决策审批机制下是很难解决的。但是,只要提高对再融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要求,上述现象就可能大幅减少,因为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会比较高。
5减少再融资增加发新股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应该减少再融资比例,而相应增加新股的发行。相信中国除了目前1000多家已经上市的企业,还有更多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的未上市企业。而新的发行制度下发行的新股,公司质量肯定会好于盈利能力平平的老上市公司,因此完全没有必要降低再融资标准,让资金流入一些使用效率较低的上市公司。
6鼓励配股和重组后增发融资
如果提高公司的再融资要求,势必会使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渐死亡而退出证券市场,因而有利于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但同时必须鼓励市场化的公司收购兼并,以促进对现存资源的利用效率。至于配股融资,也应该受到鼓励,由于目前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一次募集大量资金容易引发投资失误或资金浪费。而采用配股 最好取消必须经历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要求 等方式,上市公司采取连续、多次募集,每次募集金额相对较少的方式,同样可以满足公司的投资要求,上市公司的投资可能会理性一些,同时也能对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有一定促进作用。
7加大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从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来看,基本上都是从加强信息披露和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两方面着手。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必须有法可依。因此要提高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必须在新股发行办法中,对参与各方的违规责任及处罚办法进行详细的界定,而且处罚要从重,从而提高违规成本,使法规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同时,应完善股东追究责任人的机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