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变色龙”一族 证券市场一大景观

2001年07月10日 10:1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黄 丽/文

  目前已有120余家上市公司变更了募集资金用途,其中包括48家去年上市的新公司;募集资金变更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47家,超过3亿元的有5家,其中单项变更金额最高达7.36亿元;近10家上市公司变更的资金量占其募资总额的比例超过50%。这一系列数据向投资者展示出:

  近年来,“募资一落袋,即刻就更改”的风气开始盛行于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各类上市公司也似乎越来越热衷于扮演“变色龙”的角色。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这种现象正在迅速蔓延着。

  “变族”声势浩大

  上市公司频频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已成为近年来证券市场的一大“景观”,今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仅上半年就已有122家上市公司变更了募资投向,其中变更招股项目投向的有77家,占63.11%;变更配股项目投向的有44家,占36.06%;变更增发项目投向的有1家。而去年全年沪深两市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上市公司也才百余家。今年上半年变更募资的上市公司较去年全年多出了近二成。

  其实,“变色龙”一族的壮大主要是基于近年来上市公司重融资,轻使用,造成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下降所致。资料显示,2000年度深沪两市共发行新股141家、配股166家、增发新股24家,全年共筹集资金1548.86亿元,比1999年的773亿元增长了一倍。随着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的迅速提升,部分企业的资金使用能力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一些企业并不重视如何合理运用筹集资金,由此造成上市公司变更募资项目的现象比比皆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论证不够,或是客观环境的变化造成投资项目不得不推迟。如三峡新材(600293)日前决定变更3300万元募集资金投向,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原投资的槽型玻璃项目在国内尚处于市场开发的初始阶段,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规模生产的时机尚不成熟。二是上市公司为追求短期效益,盲目多元化投资,频繁变更投资项目。如某农业类上市公司在主业经营尚不稳定之时,还将募集资金改投到与主业不相关的几个行业,如巨额投资创业投资公司、收购某路桥公司股份等。三是圈钱思想严重,某些公司为扩大融资规模,不惜以拼凑资产(或项目)的方法达到目的,这种视圈钱为首要任务,而不认真考虑资金实际使用效率的上市公司为数不少,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新公司沦为“变色龙”一族的主要原因之一。

  “变资”数额庞大

  上市公司变更的募资金额日益庞大也是今年的一大特色。在记者统计的122家上市公司中,募资变更超过1亿元的有47家,超过3亿元的有5家,其中单项变更金额最高达7.36亿元,平均每家公司项目投资变动额为1.09亿元。而统计2000年度进行筹资的331家公司,平均每家公司筹资金额为4.67亿元。如按上述数据计算,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变更的募资额约占筹资总额的20%以上。

  上市公司如此大范围、高比例的变更募资投向,早些年并不多见,客观存在的事实说明,上市公司募资使用效率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东北某公司,自上市以来近5亿元的巨资一直被挪用,而不久前,该公司又公告称将变更原投资的两个公路项目,将高达5.3亿元的募集资金改投到另一高速公路项目当中。无独有偶,华中地区某上市公司近日也表示将再次变更募资投向,公司称由于原项目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该部分募资近期内难以及时见效,因此公司决定改投一新项目。据了解,这是该公司自去年底以来第二次变更募资投向。

  针对这一现象,有专业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如此大比例地更改募资投向,显然违背了公司在招(配)股说明书对股东所作出的承诺。此举不但加大了上市公司经营的风险,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信誉。因此,上市公司在使用募集资金时必须坚持规范、高效的原则,此外,上市公司要真正转换经营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