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集团欲上市 著名画家在资本市场作画

2001年07月01日 10:1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记者 郑晓舟

  从纸醉金迷的《海上旧梦》到鬼魅迷离的《人约黄昏》,从表现周庄水乡风情《桥》到被以百万港元买走的《洵阳遗韵》,从电影到服饰,从油画到城市美化设计,陈逸飞似乎总在掀起一个一个的热点,他的逸飞集团也越做越大。

  采访陈逸飞,记者原想探究一下一个艺术家变成企业家后的管理“艺术”。

  没想到,记者还未发问,陈逸飞就说“逸飞集团也在考虑上市,考虑进入资本市场”,显然是摸准了“证券报”记者的口味。“当然,我们上市不仅是为了钱,而是为企业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作为企业家的陈逸飞,已经很懂得资本市场与企业间的关系。

  企业做大以后,不可避免地就会考虑到依靠资本市场来发展。陈逸飞说,上市是把双刃剑,企业变成上市公司后,就要受到更大的压力,拿不出好的财务报表,等于砸了牌子。因此关于上市问题,陈逸飞称目前还只是谈的多,想的也很多,但真正落到实处做的,还没有。“上市不是为了到证券市场捞钱的,因此我们进入资本市场一定会非常谨慎,会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和需要而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证券市场”。但他同时也承认,从证券市场融资往往是企业获得规范化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陈逸飞透露,自从去年包括软银、伊藤忠等四家机构对逸飞服饰、模特公司和网站进行风险投资后,逸飞集团已经在今年年初完成了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目前,陈逸飞个人占有逸飞集团82%的股份,而四家机构共占18%。

  美创造价值

  陈逸飞说,他只懂得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因此他的逸飞集团做的只有一件事:创造和传播美,并且在这过程中实现并创造美的价值。

  至今还保留着华人画家单幅画最高拍卖价格纪录的,陈逸飞说如果自己整天呆在画室,可以无风险地“赚钱”。但选择办企业这一颇具有风险且费力的方式,又是为哪般呢?“的确,当时办公司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反对”,陈逸飞说:“如果自己呆在画室作画,把钱交给朋友去投资股市,双重的收益可能会远远超过办企业。”但是如果从股市中赚钱,一来没有乐趣,没有成就感;而一心呆在画室里,“不能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因此这也不是理想。

  陈逸飞以为,对已经步入小康生活的中国人来讲,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需要。而他想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点。因此,才有了那些唯美的电影镜头,才有了引领时尚潮流的逸飞服饰,才有了浦东世纪大道的尽头那璀璨的日晷……这些,就是陈逸飞希望把自己的艺术观带给普通人,让普通人在生活中能够领略艺术的美。

  采访间,有员工拿了若干张设计图纸过来,请陈先生定夺,这是某个小区的大门设计。陈逸飞把这些图纸比较着看了看,随后又提了一些建议。尽管企业当企业做大后,他需要更多地精力放在管理上,但他依然会对手下的设计师给出很多建议。

  “外观设计非常重要,因其能够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陈逸飞随手拿起自己的手机说,“手机的基本功能查的不多,而人们挑手机很重要的是看其外观,看其手感”。因此,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前景非常看好。“为什么同样的家电,国产的价格买不过日本的”,陈逸飞认为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国内企业不是那么重视外观设计。谈到兴奋处,他说“如果中国的企业都来重视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国民经济就能迈出一大步”,企业成功了,资本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陈逸飞说,前来游说他进行资本融资的国内外券商,希望对逸飞集团进行投资,想同逸飞集团重组或投资的上市公司也是络绎不绝,但目前都还在谈意向的阶段,他觉得,对企业来讲,关键是要把业绩做好。尤其引进风险投资后,更要把销售做上去,这样才能给股东有好的回报。他说,无论逸飞集团今后选择哪个伙伴进行合作,关键是要看双方的资源有没有互补性,能不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逸飞集团发展至今,从最初的服饰开始,已经辐射到电影、网站、杂志在内的“大视觉产业”。陈逸飞认为,资本市场各方实际上垂青的是这块“逸飞”的品牌,而这个品牌之所以有了今天的魅力,正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

  艺术家的天真

  “逸飞集团一开始的时候,没有贷款,没有外来投资,实实在在都是我自己的钱在运转”,陈逸飞告诉记者。为什么不申请贷款?面对记者的疑惑,他解释说,用自己的钱,能够承担100%的风险。

  陈逸飞说,自己还做过几项注定赔本的买卖。比如,当时拍《逃往上海》这部纪录片。尽管作为企业家的陈逸飞深知做买卖当然要赚钱,但作为艺术家的陈逸飞却又觉得,当艺术需要金钱,金钱作为代价的时候也很值得。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数百万犹太人遭遇德国纳粹大规模反犹、灭犹暴行的屠杀和迫害,只得背井离乡、四处逃亡。他们一路漂泊,但所到之处,一些标榜民主和自由的国家都紧闭大门,拒绝接收无家可归的犹太人。而上海这个当时的自由港,在1938和1939年先后接纳了近三万犹太逃亡者。是上海以开放、包容、博大、友善的胸怀接纳了他们,使他们不像那些未逃离家园的亲人那样死于法西斯的屠刀、焚尸炉和集中营。

  好莱坞的犹太人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艺术地记述了辛德勒从纳粹德国的魔爪下营救出千余名犹太人的史实,轰动了全世界,而犹太人″逃亡上海″的历史,这史诗般壮丽的一幕,却几乎被历史淹没。

  陈逸飞在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中了解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深深为之感动,决心将它搬上了银幕。陈逸飞与他的摄制组马不停蹄地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珍贵的纪录片资料,摄录那些当年逃亡上海的犹太人和他们后代的叙述。这部史诗般的纪录片电影《逃亡上海》是陈逸飞电影《海上三部曲》的压卷之作。

  为了这个片子,陈逸飞花了几百万,但他却没有后悔。这也许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天真和可爱。

  “我不羡慕凡高”

  中国的艺术家不少,下海的也不少,但真正做实体企业,并且对企业经营颇有道道的,陈逸飞是其中的翘楚。“是不是除了艺术细胞,也比较具有商业头脑”,记者问道。“呵呵”,陈逸飞笑了,“我是宁波人,宁波人做生意可是一流的”,而且,他认为自己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已经被市场经济潜移默化了。

  他不喜欢被称为“艺术家商人”,一来“商人”这个字眼充满了太多的金钱的味道;二来因为某些“下海”艺术家的所作所为,也让这个称呼带上了不少的贬义。陈逸飞称自己是个“艺术产业家”。

  “做企业,实际上也能够给我很多灵感”,陈逸飞说尽管比以前更忙碌了,但每天下了班,或者到了周末,他大多会呆在画室里作画。作为英国Marlborough画廊的签约画家,他每年要向画廊提供20多幅画。

  “如果要现在的艺术家过一辈子清贫的生活,而他的价值要在百年后才被承认,比如凡高,那是社会对艺术家太苛刻的要求,是笑话”,陈逸飞如是说。他说,以前的艺术家往往带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但现代社会中艺术家和普通人的距离大大缩短,因此艺术家应该努力把自己的艺术观传递给大多数人,让艺术,让美的事物走向普通人。从这一点来讲,陈逸飞不羡慕呆在画室里的凡高。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