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物流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的作用突现,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出现了进军物流业的热潮。目前,进军物流业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交通运输业(如:外运发展、中储股份、深圳机场、上港集箱)、商贸业(如:华联超市、友谊集团)、制造行业(如:青岛啤酒[微博]、青岛海尔、燕京啤酒)。
内容和特点
从各上市公司从事物流活动的内容来看,几乎涵盖了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代理、信息服务等物流全过程。由于各行业上市公司的优势领域不同,其物流活动的侧重点又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点:
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主要是应外部客户要求而提供的第三方物流,提供服务侧重于仓储、城市间配送和实时信息;商贸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多局限于城市内,发展物流主要是满足企业自身实行连锁经营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需要,因此物流活动的内容主要以城市内或城市间短途配送为主;制造业上市公司市场范围遍及全国甚至全球,其物流活动的目的更多是健全企业营销网络、降低库存。
但从整体上看,除了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上市公司从事物流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
经营效益分析
在交通运输业投资物流的上市公司中,除大众交通等少数公司近期可以从物流项目中获益外,其他公司可能不会立即从中受益。但从上市公司对物流项目的巨额投资以及项目服务范围来看,上市公司进军物流业并非一时概念炒作,而是认识到第三方物流服务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预计今后两年,部分物流项目可陆续产生经济效益。
与交通运输业不同,商贸行业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其他经营活动服务,从2000年年报披露的内容看,上市公司通过重组企业物流活动,起到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的作用。
发展前景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年2月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将物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支柱产业,并着手研究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可以预计,未来十到二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将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投资于物流领域,上市公司物流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会不断增加,物流也将日益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