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募资投向并不奇怪部分公司关联交易令人忧

2001年06月01日 11:2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并不奇怪,从目前的公告来看,几乎每周都有公司刊登董事会公告称变更募集资金投向。据初步统计,近一个月来,已经有10多家公司公告了变更募资投向的事宜。但令人不解的是,其中4家公司变更后的募资项目缘何都成了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

  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种种“联想”。虽然这些公司在相关公告中口口声声称,决定变更募资投向是“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作宗旨,为使募集资金尽快投用并产生效益”,但这些议案其实还是占有上市公司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的决议。如果上市公司真将中小股东利益放在首位,也许不应该让变更募资这样的事频频发生。因为这些公司在融资时都将原项目描绘得天花乱坠,似乎任何一个项目都是“金矿”,待到要将募资用作它用时,这一座座“金矿”突然不名一文,无任何投资价值。对这些公司而言,目前最有价值的项目显然是收购大股东的相关资产,收购的受益方究竟是中小股东还是大股东,实在令人怀疑。

  以大连一家上市不久的公司为例,公司变更募资后所要收购的大股东三家公司中的一家公司2000年全年亏损39万元。尽管公司在公告中解释其亏损是因2000年生产线刚刚完成技术改造所致,但变更原来的募资项目来收购大股东所持的一家亏损公司的股权,这不是冒险了一些吗?再看云南一家公司,该公司招股时的募集资金到目前才算真正有着落,但这笔早在1998年就变更却迟迟没有项目可投的资金此次却用于购买集团公司的资产。虽说募资总算有了归属,但大股东的资产究竟能为上市公司带来多少利润实在让人难以确定。

  应该说,上市公司在运作过程中,为调整产业结构,使得利润最大化而变更部分募资的投向本无可厚非。但变更的募资最终充实了大股东的口袋却不得不令人担忧,因为已有前车之鉴让人至今心有余悸。好好的幸福实业硬是毁在了关联交易上,该公司也曾用募资购买过大股东的资产,但该笔资产一直没有真正过户,最终,大股东是“鱼与熊掌兼得”,中小股东却一无所得。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与大股东错综复杂的关系,加大了其业绩中隐藏的风险。而关联交易大量存在,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不排除关联方借机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造成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对此,投资者还应提高警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