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融资改在国内 基金掌控宝钢增发命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2日 23:12 中国经营报 | ||||||||||
A股市场上最大融资方案——宝钢增发有可能被基金联合否定。 在宝钢增发事件利益各方的博弈正进入第二轮时,本报记者在与十几位基金投资总监或基金经理的交流中,得到的一个明确信息,如果宝钢增发配售比例和增发价不合理,宝钢增发方案可能将在9月27日的股东大会上被否定。这意味着,如果宝钢不想面对这一结果,只有一个办法——调整修改增发方案。
上市增发何太急? 几位重仓持有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的基金经理至今还没有从宝钢增发的公告中缓过神来,因为他们自始至终还不相信宝钢增发50亿股的事实。 面对事后宝钢掌门人谢企华在公开场合一再强调——“我从来没有说过宝钢不在国内再融资!”一位基金经理们深感受伤:“去年我们就与宝钢高层讨论过再融资这件事,他们那时也有整体上市的打算,但是主要考虑在海外融资。” 而在去年年底“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上,面对本报记者所提出的“宝钢有没有再融资需求?”的提问时,谢企华非常坚决地表示,“宝钢的现金比较充裕,宝钢是否融资要看资本市场的状况。”事过大半年,宝钢终于打出了A股整体上市这一张牌,不能不叫人吃惊。 从市场流传的消息来看,宝钢增发有较深的背景。“作为国资委试点的6家整体上市中央大企业之一,宝钢必须开个好头,加快整体上市步伐。” 而在此前,宝钢一直在进行海外整体上市的准备工作,当时钢铁工业正步入上升景气周期。但到了今年上半年,全球市场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全球经济进入一轮复苏增长周期后,通胀率高企,许多国家开始紧缩银根。在这种情况下,钢铁概念股在海外市场并不吃香。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和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对中国国企股的价值认同存在较大的分歧。 “既然现阶段海外市场发不出去,国内管理层又催促改革的步子,在A股市场上整体上市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一是前有武钢整体上市做范例,二是不担心像香港市场一样发不出去或者割肉发行。”前述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基金欲掌控决定权 “宝钢增发推介会议后,已经有几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来到宝钢,再次讨论增发方案的具体事宜了。主要是商讨宝钢股份的最终方案。” 由于本次宝钢增发属于关联交易,大股东回避表决,所以,那些重仓宝钢股份的基金经理们实质上已经撑控了宝钢增发的“生杀大权”。相对于招行可转债风波,现今的基金经理更为从容。 “宝钢现有18亿流通股,宝钢增发方案要超过9亿股的流通股股东的赞成才能通过。即使大的方案通过了,在募集资金投向议案表决上,只要有5亿股左右的反对票,20%~30%左右反对比例,就足以否定宝钢股份的募集资金投向议案了。募集资金投向被否定了,即使融了资也没用,还是要重做方案。所以宝钢现在也很紧张,如果宝钢和基金沟通不好,增发方案极有被否决的可能性。”一位深圳的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说。 据一位基金经理透露,本次赴沪谈判的基金代表主要是想确定两点——一是配售比例,二是增发价。配售比例是谈判的最大关键,武钢增发向老股东的配售比例为10∶6,大多数基金的观点是宝钢绝对不能低于这个水平,而且应该远高于这个比例。主要的原因在于,武钢被收购资产赢利能力强于宝钢被收购资产。 二是增发价应该降低。根据融资280亿元,发行不超过50亿股的宝钢增发方案。这表明增发价底限是每股5.6元,远高于宝钢首发时每股4.18元的价位。降低增发价有两种可能,一是增加发行股数,二是直接减少融资额度。但这两者的改动让宝钢管理层头疼不已。 赴沪的众基金代表能说服宝钢改变方案吗?一切谜底要等到9月27日股东大会上揭晓。 作者:刘晓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