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广传媒圈钱潜规则--“有利就起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5日 15:1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刘安民 在电广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自上发生的一系列现象,只能在中国股市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在成熟的国际市场上,几乎不可想像,笔者也没有找到类似的例子。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大股东和上市公司是不同的公司,不同公司之间的欠款,可以正常讨回,讨不回的话,可以起诉。而且大股东欠上市公司的款子,一般都是关联交易产
有利就起早 在全面做了电广传媒大股东和流通股东的成本与盈亏分析后,笔者发现,大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竟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电广传媒1998年7月发起成立,同年12月就发行上市。它们之所以走得通,是因为它们知道传媒第一股的价值,同时恐怕还会有一些不言自明的特殊手段。1999年证券市场搞市场化改革,可以按市场价增发新股后,公司又很快决定当年增发新股,并于次年实施。于是它们又一次踏上了“高价圈钱”的第一趟车。这次管理层刚刚宣布以股抵债,他们又拔头筹。这说明什么? 一连三次都赶得这么早,每次电广传媒都不落下,说明了什么? 说明公司管理层极其聪明。任何时候,他们都明白巨大机会和巨大利益之所在。 第一次圈钱,快,是大机会;第二次更高价格圈钱,不慢,是更大的机会;而这次机会更让人不由不佩服他们的处心积虑。 1999年决定增发,为什么等到2000年10月份才实施?我们可以从公司的分配上看出端倪。1999年中期10送3,大股东股本扩大了30%。先把大股东的股本做起来,再增发,大股东的控股比例就会高些。 我们再看公司的股价变化。2000年春,电广传媒股价经过一年半炒作,到了历史高位。庄家在三四十元的位子让股票横在那里,慢慢出货。当货快出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股价仍横在三十几元的位子,于是就发布利好,高价增发,吸引散户和基金进场接货,买高价增发新股。增发完毕,股价就跌。然后在2001年春天做出一波反弹行情,主力就撤庄。其后公司股价就一直跌了3年。 大股东优先 这一次以股抵债,他们又赶了一个大早。他们在这件事上所做的手脚,包括宣布对流通股东是利好等近乎撒谎式的做法,特别是弃简就繁,采用极其繁琐的流通股东表决程序,目的无非是想表明公司管理层“以股抵债”非执行不可的决心。 管理层的这种心态,恰恰与电广传媒两次发A股、一次减持国有股的赶早有一点一脉相通——公司管理层坚决服从大股东的利益。 高价发行和增发A股,以股抵债,以至收购荣涵投资,客观上公司的每一重大举措,无不指向大股东的利益和流通股东的钱袋。所以,电广传媒那70%的中小流通股东,才亏了28.5亿元以上。 公司管理层之所以这么做,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利益没有任何监督,也不存在任何风险。 即流通股东对他们形不成任何制约。他们是大股东任命的。大股东不满意,他们就得走人。中小股东损失再大,他们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项目“引”资 1998年12月以来,电广传媒两次筹资20.49亿元,除去发行费,超过19.8亿元。另外公司还欠银行21亿多元的贷款。两项合计超过40亿元,胃口大得很!公司业务包括媒体广告、影视节目制作与交换、有线网络、旅游、房地产、酒店、投资等多个行业。可这些创造了多大的利润呢? 2004年中期总资产50.7亿元,长期投资12.1亿元,净资产23.9亿元。 50.7亿元的资产,中期才创造3138.77万元的净利润,还不及1998年中期的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才1.31%,全年不会超过2.8%。而1998年,剔除发A股的因素,公司的净资产14812.89万元(12月份发A股,筹到的资金还没有产生利润),全年利润6414.8万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43.31%。也就是说公司这些年筹来的和贷款的几十个亿所创造的价值,与1998年同期相比,总体收益为负数。 几十个亿的资金投进去了,却没有任何效益。这些年来,既然投下去的资金没有效益,怎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找银行贷那么多的款,继续投入那么些没有效益的项目呢?须知,银行贷款要付5.49%的利息。公司只要把那些没有效益的资产卖了,把银行的钱还了,就可以减少多少财务费用?就可以提高多少业绩? 可公司就是不这么做,它们还是要扩大银行贷款,还要做更多的项目,还要在更多的项目上赔钱,令投资者感到痛心。为什么?这应该不只是决策的原因。 我们知道,以中国传媒第一股的形象,电广传媒将寻求海外上市融资,一些投行准备把它包装后送到国际市场上去圈外国人的钱。因为在国内,电广传媒再也不可能筹到资金了。它的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要求。为此,公司有可能把最挣钱的一块儿给剥离出来,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把报表做好看。果真如此,将再一次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 可是,像这样从不为中小投资者利益考虑的公司,能够取得国际市场的信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