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争夺战之后 “双面”李少林收拾宏智残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 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邹愚 福州报道 这是一个有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战争的硝烟散去,争斗的双方都败下阵去,观战者从废墟中爬出来,清理战场,清点战果。 8月5日,福州铜(资讯 论坛)盘路软件园,蓝白相间的两栋宏智科技(600503.SH)办
第二座大楼同样空空如也,只有一个保安在前台值班。唯一没有变化的,只有楼顶上的天蓝色中英文的LOGO“宏智科技”,不但没有褪色,反而在盛夏的阳光下显出一些精神来,似乎只有它,在默默见证着脚底下所发生的一切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保安告诉记者,现在宏智的高层都在武夷中心16层办公,李少林所掌握的福建银泽投资有限公司也在同一层楼,与宏智科技废弃的办公楼遥遥相对。 李少林时代 7月23日上午,由ST宏智(资讯 行情 论坛)第二大股东李少林提议召开的股东会顺利通过决议,罢免了黄曼民为首的第二届全体董事,李少林提名的李曙、张念民等人取而代之,组成了第三届董事会。 ST宏智董事会再次大换血,标志着这家几经磨难的公司,在继“林起泰时代”、“黄曼民时代”之后,进入了“李少林时代”。 第一大股东王栋似乎与李少林达成了某种协议。在这次会上,王栋本人没有出现,而是委托一位年轻的女士带着他的授权书参会,对于李少林的所有提案,她均代王栋投了赞成票。 王李联手了吗?但是记者电话采访时,王栋的说法却十分暧昧,他说:“现在宏智主要是李少林在搞,我不清楚。” 为什么会将公司控制权拱手相让? “给她(李少林)总比给黄曼民好。” 这么说,李少林不是最大的赢家了吗? “她本来就是最大的赢家!” 根据公开信息看,王栋所持有的1983万股的大部分已经没有直接掌握在他手里了:4月29日,王栋将其1503万股质押给崔建平,次日,福建省高院发出判决,王栋诉股东大会决议一案终审败诉。7月23日,王栋805万股自然人股遭福建省公安厅冻结,期限为一年。 王栋称,股份质押给崔建平与目前的李少林接手宏智没有任何关系。至于其他问题,现在还在敏感时期,他不方便说。 在宏智科技股东之战的不同阶段,李少林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003年6月25日,宏智科技股东大会,王栋提名黄孙奎、黄曼民等为公司新一届董事会成员。李少林没有入选董事会。随后,在董事候选人的逐个表决中,李少林的代理人福建银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秀梁对于新的董事及独立董事候选人均投弃权票。 2004年1月11日的宏智科技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上,李少林参加了黄曼民主持的股东大会。在表决时否决了王栋提名的新的董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 如今,李少林又结束了黄曼民的“统治”。 李少林为什么不早点站出来结束混乱局面的? 宏智科技现任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张念民说:“依我看,在那个时候,她是被排斥的,大家都‘不带你玩’。” 而如今,原来在台上的黄曼民、杨云等都已经相继隐去,在交接的时候,只有庄缦,原宏智科技的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出面,交给张念民等人的只有几把钥匙和简单的资料。 甚至李少林本人,都力图淡出公众的视线,她本人并没有进入这个新的董事会。 宏智何处去?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那些曾经把目光留连于宏智科技股东争斗的人,已经厌倦了王栋、林起泰和黄曼民之间无休止的口水战、官司、辩解与申辩,甚至对于这些前任高管是否已经身陷大狱都已经漠不关心,他们唯一关注的是,现在的宏智怎么样?宏智将向何处去。 张念民说:“现在的确很难,但是我们认为宏智科技还有翻身的本钱。” 宏智科技的内战最直接的后果是人员的流失,在上市之初,宏智的员工曾经高达千人,现在留下来的有多少呢?一位宏智科技员工告诉记者,“整个公司留下来五六十人左右。” 张念民承认,这些人不足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公司,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几乎都跑光了。 那么,宏智科技还有钱吗? 2002年6月,宏智科技上市募集资金3.4亿元。 2002年10月16日动用募集资金8945.33万元购买设备,被质疑有人涉嫌从中牟利;2002年底,宏智科技存放在光大银行的5000万元募集资金被盗;2002年12月23日,宏智科技公告以自有资金3500万元购买国债,同日,宏智科技7000万元被划入原董事长林起泰胞弟林起伦所控股的福建昆仑科技公司。 至此,宏智科技已经有约2.4亿元的资金去向不明。 而在黄曼民时期,宏智科技又有多少资金流失了呢? 2003年8月,黄曼民等人以总计3735万的资金设立上海宏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福建宏智信息产业发展公司,再通过增资等手段,使宏智科技丧失对这两家公司的控制权,达到转移资金的目的。这样黄曼民等人共转移资金6835万元。 2003年11月,黄曼民、杨云、蔡茂富、洪波等人,在上海华夏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浦东分行以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开设账户,存款3100万人民币,并最终将该笔3100万人民币汇出占为己有。 至于合同的转让造成宏智科技的损失,无法一一统计。 从这些公开信息来看,迄今宏智科技去向不明或者被转移的资金合计至少在3亿元以上。剩余的募集资金用于支付公司管理费用等,估计目前已经所剩无几。 而如今,宏智的日常运营都相当困难。 张念民认为,宏智流失出去的这些资金还是可以追讨回来,虽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损失。 张念民告诉记者,下一周的某个时间,公司会发布公告,内容是公司近期清理下来的有关情况。 关于宏智科技的新班子,张念民说:“我们是一个实业的团队。” 张念民告诉记者,此次进入董事会的李曙任董事长,而公司总裁赵维原来在TCL任职。李曙、赵维以及他本人都是李少林力邀而来。他们这个团队基本上是搞IT的出身,而宏智在IT领域仍然有积累,以后也将沿着这个方向走。 反思:谁毁了宏智? 这是一个迟来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追问的问题。 “混乱也就是去年下半年的事”,张念民说,2003年6月,黄曼民等人取代林起泰,进入宏智科技管理层。 张念民认为,宏智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能是宏智科技的这批创始人,在上市之后,不熟悉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被某些人利用。”而这些创始人缺乏资本,想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完成上市,最后却是所有的人都一起入套。 不过,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宏智科技迅速坠落的轨迹中,监管部门是否可以置身事外呢?一位曾经参与重组的人士尖锐地指出:“有关部门早就有机会制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在2004年1月11日的双份股东大会出现后,监管部门为什么没有出来做裁判,而是让这种怪现象持续,如果提早制止,也许宏智科技不会陷入今天这样糟糕的局面。” 如今,宏智科技的小股东们,只能寄希望于李少林和她推荐的董事会们,能够让宏智科技走上正轨。 张念民说:如果把公司做好了,对我们这些管理层来说,是好事,对于大股东李少林来说,是更大的好事。 唯一令人担心的是,宏智科技的股东争斗真的结束了吗?更何况这个公司的现状是如此让人难以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