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鹏泰借壳梦断 折腾一年半后退出宁窖重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30日 11:15 南方都市报 | ||||||||||
本报讯 折腾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北京鹏泰和ST宁窖(资讯 行情 论坛)(600159)最终还是以“分手”收场。ST宁窖昨天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宁城县国资局已于4月27日与北京鹏泰签订协议,双方同意解除于2002年11月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和托管协议。同时,北京鹏泰负责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撤回诉宁城县国资局(继续履行)委托合同纠纷的诉讼,宁城县国资局负责向宁城县人民法院撤回诉北京鹏泰(解除)委托合同的诉讼。
ST宁窖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的有关人员昨天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积极寻找资产重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新的对象。” 北京鹏泰借壳梦断 据了解,宁城县国资局与北京鹏泰投资在2002年11月12日签署了《国有股份转让协议书》及《国有股份的托管协议书》,拟转让占ST宁窖总股本71.1%的国有股。同时,宁城县国资局将71.1%的股权全部委托给鹏泰投资经营管理。这一切在当时被认为是北京鹏泰“借壳上市”。 但是,从签约以后到去年11月份,ST宁窖一直不满意北京鹏泰的不作为。去年11月23日,第一大股东宁城县国资局发布公告,称托管方北京鹏泰在托管期间,未对ST宁窖进行实质性重组,其行为违反了托管协议的约定。随后,宁城县地方政府接管了上市公司,同时宁城县国资局单方面解除与北京鹏泰投资的托管协议,并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罢免现任董事会全体董事和监事会全体监事的职务。 但鹏泰方面表示,公司一直在做ST宁窖的重组方案,将宁窖的分、子公司剥离,进行重大资产置换,完全改变其主营业务,将一部分地产和国美的资产注入。而宁城方面则认为,鹏泰投资入主宁窖后没有给宁城老窖投入过一分钱。至此ST宁窖重组双方彻底反目,最终还将此纠纷升级到法院。 在4月23日,ST宁窖公告称最高人民法院就此案已做出裁定如下:撤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有关民事裁定;本案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时过六天之后,北京鹏泰和ST宁窖却以签约的方式解决了此纠纷。 宁窖主营业务萎缩 有关人员分析,北京鹏泰人员的不作为,其实与ST宁窖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有关,2001年底宁城县国资局及其控制的宁城集团占用ST宁窖资金50595万元,而这也是ST宁窖陷入资金困境的重要原因。虽然宁城集团制订了还款计划,其中包括用出让股权所得偿还欠款。但是,北京鹏泰进入ST宁窖后,发现宁城集团没有能力偿还全部欠款,由此北京鹏泰控制的董事会对宁城集团的欠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引致2002年ST宁窖年报巨亏6.8亿元。 而ST宁窖2003年度实现盈利,则是由去年年底发生的两件事情改变了ST宁窖的业绩:一是获得宁城县财政局的财政补贴2300万元;二是收回宁城集团的部分欠款6019万元。不过记者了解到,ST宁窖仍然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这已经体现在ST宁窖的年报上。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上提出,宁窖公司2003年度生产经营情况不正常,主营业务萎缩,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1569万元,为2002年19.36%,截至2003年末短期借款已经全部逾期,宁窖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情况。(记者 邓瑞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