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同仁堂有没有更佳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 07:57 中华工商时报

  王义伟

  这场诉讼迟早要来。

  度过五一长假之后,在医药界堪称中华第一老字号的中国北京同仁堂(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同仁堂)有可能面临近年罕见、标的巨大的一次患者索赔诉讼

  笔者之所以判断这场诉讼迟早要来,原因有四:其一,龙胆泻肝丸造成部分患者肾功能损坏,早在去年2月就被媒体曝光,并且引起社会各界巨大反响。其二,由于媒体报道后国内暴发非典疫情,致使龙胆泻肝丸事件没能继续在社会上扩散、发酵,但是这不等于该事件已经结束。其三,虽然国内有276家医药企业生产同类药品,但是由于同仁堂无人可及的声望和地位,患者要想找医药企业讨要赔偿,同仁堂是当然的首选。其四,2003年年底,已经有患者将同仁堂告上法庭。

  正因为以上原因,当越来越多的龙胆泻肝丸的受害者听说或者意识到可以通过打官司索赔时,愈演愈烈的诉讼将很难避免。事实就是如此,今年2月,该事件被媒体曝光1周年之际,超过20名患者集体委托北京炜衡律师所,准备状告同仁堂。该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全国各地的患者闻讯而来,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找到该律师所的患者已经超过百人。代理该案律师计算,这些患者索赔金额将可能高达2.6亿元。如果全国有1000名同类患者,损失将达数十亿。

  对于同仁堂来说,这场诉讼,说它是一道坎也好,说它是一次风波也好,总之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处理不好,同仁堂的声誉可能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处理好了,反而可能会对同仁堂的形象有所助益。

  截至目前,同仁堂在处理该事件方面,表现出了三个特点:

  首先,态度坚决,甚至是强硬。该公司党委综合办公室主任金永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同仁堂已经为消费者尽到了法定的责任和义务。金永年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当于制药的法律,同仁堂生产的龙胆泻肝丸是严格按照药典配方生产的。不但如此,“同仁堂早于2000年就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了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肾病的情况,并于2001年下半年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用不含马兜铃酸成分的木通代替关木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仅仅要求企业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做出报告,并没有规定其他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认为同仁堂已经对患者尽责了。

  其次,绝口不提其他因素。虽然患者找上了同仁堂,但是事实上,与龙胆泻肝丸事件相关的至少还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有关医药监管部门;二是生产同类药品的另外200多家医药企业。但是,同仁堂可能是不愿殃及他人,或者其他原因,自始至终没有提及这些因素。

  第三,已经结束的官司受到质疑。2003年年底,北京患者李玲状告同仁堂,结果败诉。在这次诉讼中,北京崇文区法院启用了特殊的简单审判机制,由一个法官独任审判,且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对于这样一种审判方式,目前代理患者准备状告同仁堂的律师发出严厉的质疑,甚至认为该案审判员涉嫌枉法裁判。

  综上,同仁堂在处理患者准备发起诉讼讨要赔偿这一事件上,总体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被动、抗拒、不牵扯别人的心理。这样的应对方式,虽然也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如果继续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不但患者的诉讼不可避免,而且,在由此引发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在新闻媒体的集中报道中,同仁堂有可能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是批评。这对同仁堂的声誉的影响,不可能是件好事。

  那么,同仁堂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当然有。在笔者看来,同仁堂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绝对不能对发起诉讼的患者恶语相向。到目前为止,同仁堂尚未对这些准备告状的患者有任何的微词。但是,如果诉讼开始,在情绪激动之余,同仁堂以及其代理人也有可能会说出一些严厉的话语。这应该是同仁堂的大忌。

  其次,对患者表达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同仁堂可以继续重申自己在该事件中的无辜角色,但是,与同仁堂相比,那些龙胆泻肝丸的受害者是弱势群体,患者境况相当悲惨,甚至有患者父子二人以乞讨维持生活、积攒治疗费用。这样巨大的反差,使得同仁堂在表达自己无辜的同时,必须同时表达对患者的深切同情,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员工募捐等方式,做出实际的援助行动。这样的举动可以在坚持立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赢得患者的理解。

  第三,将责任勇敢地上推、平移,化解自己的压力。正如前文所述,在龙胆泻肝丸事件中,有关监管部门和另外200多家生产企业,是避无可避的重要因素,压力不能由同仁堂一家承担。同仁堂应该明白无误地向外界表白这样的观点。

  第四,不回避任何解决方案,并且在必要时有所付出。在2月份患者准备状告同仁堂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社会上曾经出现过发起一个救助基金的呼吁。笔者相信,在该事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的时候,类似的提议还会不断涌现。这样的解决方案,虽然未必是可行的,但是同仁堂至少应该表现出不回避、甚至是欢迎的态度。在必要的时候,同仁堂甚至可以考虑必要的付出。

  总而言之,同仁堂可以继续申明自己尽到了责任和义务,是无辜的。但是,作为一家享有很高声誉的老字号,同仁堂更应该表现出的是自己的爱心、同情心以及在不损及公司利益的前提下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诚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患者的理解和谅解,才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

  否则,诉讼早晚要来,同仁堂的声誉难免受到影响。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