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府依然寻寻觅觅 深发展并购还有续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4日 15:35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蓝姝 广州、深圳报道 “其实我们存在的这些问题很难说其他商业银行不存在,好多年了都是这种情况。”在深发展的一些员工看来,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在近期巡回检查中发现的16项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状况系列问题并不奇怪,他们倒认为最近才被监管部门审查出来是不是监管的标准有了新的变化?
然而,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银行,这16项问题的背后,表明深发展面临着新形势下的种种压力:早期成就深发展成为市场呼风唤雨龙头的气候与光景早已不再,政府掌握话语权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使得深发展依然深受国企病的影响,而一场不成功的股权并购所带来的包括经验与教训仍然需要消化,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资产成为两大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其他上市银行差距的加大,地方政府关于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希望寄托。 症结 “这些不是企业本身的问题,我们每个员工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希望企业朝好的方向发展。”一位深发展的老员工对记者称,而知情人士亦指出,巡查发现的16项问题基本上都与大股东有关,深发展前十大股东中有六家与深圳市政府直接或间接掌管的投资实体有关系,这意味着深发展的话语权在政府手中。 报告称,深发展董事会人数与有关要求不符,但这个董事会的局面从2001年6月份就形成了,而且董事的选举与组成都是由股东单位提名,深圳政府认可后,现在还有银监会那里的任职资格审查,有相当的董事在股东单位担任要职,并不常在深发展上班。 而信息披露的问题,尤其是新桥过渡期管理委员会进驻期间的动态被巡查指称披露不及时并有误导成分。收购期间,深发展发布的几则公告都言辞甚少,甚至到后来外资收购不成功还是由新桥方面透露的。 该知情人士称,其主要原因也在深圳市政府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认为金融企业的股权问题事关重大,相当敏感,担心万一收购不成造成的影响与冲击过大,连当地所有媒体都被要求“不做报道”。至于有关的重大问题提不提交股东大会讨论,也就是政府有关部门认不认可的问题,“反正开股东大会到场的也是代表政府的股东”。 巡查报告中提到的有关关联交易深发展与几个大股东之间的资金存放、同业拆借、发放项目贷款问题。而这些问题上,基本上不由深发展自己来做主。 巡查报告中提到的深发展在财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则反映出了深发展的经营现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欠谨慎、有关财务政策的执行标准不够严格、规范,以及资本充足率低于央行的有关标准。 伤痛 另一知情人士透露,自从通过受让中煤能源集团所持民生银行1.75亿股权获该公司董事会通过后,新桥准备撤回在国际商会仲裁院的仲裁申请。这个消息已经得到了深发展一内部人士的证实,他称待消息进一步明朗后,深发展准备就此发公告。 但与新桥谈判失败,无论是在其他银行同业的眼里,还是深发展内部,深发展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均蒙受了很大损失。 从全行上下适应过渡期管理委员会时带来的以查账摸底为主的气候再到重新回到原来的路上,以广州分行为例,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包括原来正在进行的关于围绕产业链的新业务模式推广以及新的信用卡发放工作都停止了下来,“这个结果等于是将一切打碎了之后,又不得不回到原来的模式,从头开始,中间耽搁了时机不说,恢复工作还得花时间。期间所有的一切工作都停止了下来。”深发展在被收购前后的内部人员岗位与部门调整也发生了很大变动。 新桥收购失败的原因,坊间流传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新桥出价太低,大大超出了深圳市政府即引入实力战略投资者,自己功成身退的预期;二是认为在收购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最后的结果是“不出让”占了上风,几名董事联名给上级机构写信认为出让深发展是严重的贱卖国有资产行为,结果直接导致了收购搁浅。 出让深发展股权本是深圳市政府在种种权衡后做出的一个战略性举动,但收购事件的搁浅以及幕后原因的种种不透明甚至会使得新的收购者产生种种猜测,而不敢有所作为。 自1997年以后,早期依靠政策环境以及股本扩张所成就深发展不败的神话正在越走越远,与浦发、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相比,深发展不仅在次级、可疑两项不良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上都存在超过10个百分点的差距,而且在赢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上也有较大差距,早期规模相当,后来上市的浦发在资产规模、外资入股步伐上已经远远跑在深发展前面了。 于是,深发展试图作出一个商业银行的通常努力:重新大力推动公司业务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和细分市场、加快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同时加大力度优化负债与资产结构,将中间业务打造成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在一些人士眼里,这种“戴着枷锁跳舞”的自发动作毕竟太辛苦而且不见得立竿见影。 整改 很多业界专家均认为目前金融股适逢大发展的时刻。已经步伐有些放缓的深发展能在这个利好的大背景中抓到前进的支点,实现快速发展吗? 在持续经营能力与增长潜力上,资本充足率不足与不良资产已经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深发展去年8月份发布的延长配股有效期公告表明,像以前一样常服用的“配股药方”已经失去了再融资的魅力。除了法人股东继续的放弃配售之外,更多的是机构投资者与广大流通股股东在配股问题上的用脚投票。 而“配股药方”的失灵是否可以像浦发一样通过发次级债的方式来补充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取得央行的批文并不容易,是否有购买者也值得怀疑。 而从政府层面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示,继新桥之后,深圳市政府依然不放弃继续寻找一种“来自外部的、根本性的力量”的努力,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与教训,所有的意向性、接触性的谈判均在机密而慎重的状态下进行。 深圳市政府退出与减持深发展的决心与动作是明显的,在去年上半年与新桥收购谈判期间,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成功减持深发展流通股1241.35万股。 总股权的高度分散与非流通控股权的相对集中,令深发展的股权结构天生是一个并购概念。在外资并购的浪潮里,深发展的故事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