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上海启动国企产权改革破冰之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 09:01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上海电气65亿资产挂牌寻买家 上海轻工换帅推改制

  2004年,上海注定要上演一场叫板国企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重头戏。

  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进行股份制改造,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上海市属一级,归属于上海市国资委统一管理,全市共计80家左右的企业,尤其是一直颇受关注的36家大型国有控股集团,一个都不能少,齐刷刷被推到必须深化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风口浪尖。

  这批上海国有集团公司产权改革的成与败,一定程度事关上海所拥有的庞大国有资产的出路,最新统计显示,这一数字为2万亿元。

  殊途同归改革路

  一跨进2004年,上海国资改革便甩出大手笔。有着中国GE之称的上海电气集团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签订委托招商引资协议,上海电气集团四大设备制造业及下属17家子公司的总共为65亿元净资产在网上公开挂牌,面向全球寻找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海电气集团的先试先行,牵动着密切关注上海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境内外人士的热切目光。此举被认为上海改制重组大型国企集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工作的实质性启动。

  此举更在上海一大批大型国企的老总中间引起强烈反响。尽管没有想到改革的风暴来得这样迅猛,但在上海两会期间,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匡宇、上海房地(集团)公司董事长徐林宝、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生等一批上海大型国有控股集团的董事长接受本报采访时,不约而同肯定上海电气的示范效应,并就各自集团的改制之路发表了不同的精辟见解。上海国资委主任凌宝亨也明确向记者表示,2004年上海国资改革将有重大推进,推动上海国有控股36家市属集团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是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的重点。

  余音尚在耳边缭绕,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已别无选择地被快速推上加快改制重组的征程。而上海轻工集团的此番改革是由人事变动来引领。2月11日,在上海轻工集团举行的集团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国资委宣布,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史丽雯兼任上海轻工集团党委书记,集团原总裁吕永杰兼任集团董事长,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立平另有任用。

  上海轻工集团此刻换帅备受关注。这一重大人事变动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上海国资部门通过换帅,在为上海轻工集团下一步产权改革的具体操作创造条件。实际上,在上海国资改革的战略布局中,上海轻工集团的改制重组当初是先于上海电气集团被考虑和设计,2003年下半年,有关重组的方案已在市场中流传。但因面临一定程度的阻力,最后不得不搁浅。

  如今,上海轻工集团卷土重来。有权威人士透露,其具体改制重组在方式上将有别于上海电气集团,不过还是异曲同工,轻工与电气总的改革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路线图的第二步

  新年伊始,上海国资改革的一系列运作充分显示,当前,上海国资改革正步入路线图的第二步。

  2003年7月25日,本报独家推出的《上海勾画国资改革路线图》的深度报道中,上海国资改革专家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上海新一轮国资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一步是对39家集团公司重组,也就是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第二步是改制,也就是实施产权或制度结构的调整;第三步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2004年,上海国资改革以厚积薄发之势,开始向产权改革这一纵深层次挺进。

  据了解,目前,上海几十家集团公司都在考虑和酝酿进行产权改革的战略规划,而正在启动的国资国企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将不可能是一个面孔。

  比如,轻工与电气的改制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本身的行业跨度很大,所属企业参差不齐,从市场角度讲,如果其中一些企业以及产品能够在全球实现产业链对接,就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引进外资,而另一部分企业及产品市场需求主要在本地,可能更多吸引民营资本的进入。

  上海掀起的国企加快重组改制的风暴,将采取多种形式,演绎多种模式,走通多种道路,而目标则是围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一个共同目标。

  上海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最终实现形式,将落脚在两种类型上。一个是国有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另一个是社会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前者虽然引进的资本还都将是国资背景,但比单一的投资主体还是好得多,仍然有利于防止内部人控制、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行政干预以及改善公司治理。后者则将积极引进民营资本以及外资的进入。

  专家强调,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观念上有所突破。目前大力推进的产权改革,不拘泥于传统的国资保值增值做法,而是更加注重如何从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更高和更深层次的改革。也可以说,在充分发挥国资社会属性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其经济属性,使国资的两种属性实现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实现更长远的增值。

  2万亿资产份量重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2万亿元国资,上海国有资产至少值2万亿元!

  对于这一最新出炉的数字,有关人士解释为:不仅对上海国资的帐面资产数据进行统计,还包括对资产增值以及无形资产的加总。软硬结合的数据,应该更科学,也体现出上海对国有资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心。不过,目前这一数据还没有被证明为可以成为权威的官方引用数字。

  与此同时,上海对全市到2010年的总体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经明确,并已得到市委的肯定。参与这一方案设计的权威人士表示,方案总体原则是,将改革与发展与开放这三大战略结合起来,探索不同企业的不同国资改革道路。

  从2003年到2004年,记者接触了不少的上海国企。面对重新洗牌的新一轮国资改革,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每一家企业都对自身的发展作出很好的战略规划,似乎每一家控股公司都应该继续保留。在取与舍之间,考验的是国企老总们对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如何协调,更考验上海国资部门的调控以及驾驭改革的高超技能。

  上海国企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向纵深推进,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积极推动这场改革的上海市有关方面人士,对此充满信心。据透露,下一步上海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改革也将启动。从宽口径统计,这一块国资至少事关2000亿元。

  怎样操作?过去,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有明确的进入限制,现在,启动新一轮国资改革,将如何盘活这部分资产,是否以及如何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道路,目前上海方面正在作调研工作。

  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同样牵动着证券市场的神经。上海几十家国有控股集团的产权革命,无疑将涉及到上海100多家上市公司的何去何从。由于对上市公司的操作非常敏感,因此,上海国资部门将非常谨慎,一般不会轻易动。

  不过,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对此还是比较乐观。他表示,上海将实现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中的有进有退,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让最好的资源,进入上市公司。[资料链接一]2004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主要任务

  按照管理、营运、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和营运机构产权代表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促进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收缩国有资本的管理跨度、运行层级和股权比重,实现国有资本向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集中,增强国有资本的主导竞争力。

  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行股份制,进一步形成国有资本、境外资本、民间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进一步促进本地上市公司调整重组,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效益。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摘自上海市市长韩正在2004年上海市人大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资料链接二]上海市国资委归口管理的36家国有大型控股企业

  上海百联集团、上海水产集团、上海轻工控股集团、上海广电集团、上海建筑材料集团、长江计算机集团、上海市农工商集团、上海久事公司、申能集团、上海申通集团、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上海仪电控股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医药集团、上海市机械设备成套集团、上海有色金属集团、上海光通信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上海良友集团、上海糖业烟酒集团、上海外经集团、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兰生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上海东浩国际集团、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市衡山集团、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团、上海市蔬菜集团、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彬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