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A股带H股 民生银行拟赴港上市筹资10亿美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06日 09:3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何华峰香港报道 据接近民生银行最高层人士证实,民生银行(600016.SH)已决定在香港上市,筹资10亿美元左右,以补充资本金,维持高速增长之需。上市方案约在9月底公布,明年上半年实现在香港上市。 该行曾设想同时在美国上市。但这位人士称,香港上市是肯定的,美国则肯定不可能。 高盛、花旗环球金融和德意志银行担任此次上市的保荐人。有香港媒体称,三家保荐人有机会成为民生银行的策略投资者。 民生银行董事会秘书高峰表示,目前尚未到信息披露的时候,按规定不便对媒体证实或否认。 资本扩张冲动 对于高速增长的民生银行,资本是制约发展的最重要瓶颈之一。2000年11月,民生银行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后,海外上市自然而然地成为下一个目标。 而香港上市的最重要意义,也在于补充资本金和形成一条筹资渠道。尤其在上市后,民生银行呈现“超高速”发展势头。2002年1月,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就曾提到海外上市。 民生银行于2000年11月A股上市,是年末总资产为680亿元。在招股说明书中,该行的目标是2003年的总资产达到1000亿元。实际上,2003年6月30日,该行的总资产已经达到3298亿元,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总资产增加了接近4倍。 其实自上市以来,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几乎每年都在翻番,2001年末已经达到1389亿元,2002年末为2463亿。 但硬币必有正反两面,总资产的“超高速”增长,亦令其资本金“捉襟见肘”。 上市前,2000年6月,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48%。上市后,2000年末,资本充足率猛增至21.45%。但一年后的2001年末,其资本充足率又骤跌至10.1%;2002年末再度下探到8.22%。 今年6月30日,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低至7.11%,低于8%的监管标准。 该行中期报告中的解释是:由于报告期内各项资产业务的快速增长,导致该项指标低于监管标准。 为补充资本金,该行在2003年2月27日发行了40亿元可转债,不过按监管标准未计入上半年资本净额。 而且,即便40亿元可转债全部换成股票,民生银行今后两年发展所需的资本金依然不够。 民生银行现在的发展模式依然是,主要通过机构网点和人员扩张带动业务增长。在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的机构数量是最少的,因此加大营业网点的建设一直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但这些都需要资本金的补充,如果能成功在香港筹资10亿美元,对今后的发展无疑十分有利。 此外,如能在香港上市,也意味着民生银行成功地向国际化迈出了一步。该行早就有意在香港设代表处;甚至有消息人士透露,该行曾想去美国设点,但因美国监管标准过高而未成功。 首家A股带H股? 如果民生银行香港上市成功,应该会是首家A股公司上H股的公司。去年中兴通讯(000063.SZ)曾有望成为首家A股带H股公司,结果未能如愿。 中兴通讯原拟在2002年第四季或2003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但遭到众多基金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后者主要是担心A股的市盈率向H股的市盈率靠拢。当时A股的市盈率约在20倍左右,而预计H股的市盈率只有10倍。 基金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反对也反映在A股的股价上:中兴通讯的股价一度跌至人民币12元左右,接近H股的预计发行价10港元。 2002年8月,中兴通讯的临时股东大会仍然通过了去香港上市的决议,原因是大股东希望去香港上市,而大股东占的股权足够多。但最后,中兴通讯的H股发行计划终以筹资未达到4.5亿美元的目标而告吹。 民生银行到香港上H股的计划,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大股东通常更关心银行的长远发展,而且香港上市通常能够增加每股净资产;但像中兴通讯一样,基金经理和中小股东一般只在乎股价,他们可能会反对。 业内人士称,基金经理和中小股东反对,进而股价大跌,对H股成功上市的信心会有所打击。 据香港媒体报道,为避免发生中兴通讯A股股东反对赴港上市的情况,民生银行已经拟定方案,构思多个方法,尽可能令A股股东不会有所损失,其中包括在派息方面作考虑。但具体方案不得而知,而且有待市场检验。 不良资产率之思投资界认为,如果民生银行能在香港招股,预计会有不错反应。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区主席梁伯韬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民生银行若来港上市,应该会受到追捧。 民生银行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没有国家股,股权结构清晰,而且报表业绩连年增长,没有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从今年中报看,民生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只有1.74%,在香港亦属优等银行。 而且,从成立之日起,民生银行就按照国际和国内两个会计准则编制报表,并一直由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审计。对于保荐人来说,上市操作会比较透明简单。 分析认为,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率较低,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国家股,在中国银行业中受行政干预相对最少。 第二个原因是没有历史包袱。民生银行一开始就实行严格的信贷员对贷款的终身负责制,惩罚机制也比较严格,支行、甚至分行一级领导因为不良资产被罢免的都不少。 在国内银行中,民生银行的贷审制度也可圈可点。民生早就实行了贷款审查委员会制度。董文标任行长后,发现这一制度的不足,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推行首席审贷官制度等。首席审贷官由总行垂直领导,独立于各分支机构,总、分行行长全部推出贷款审查委员会。从理论上讲,这些措施优于其它银行。 但很显然,1.74%的数字与资产的高速扩张有关。今年6月30日,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为29.69亿元。在不良贷款不变的情况下,当总资产迅速扩大时,不良贷款率自然会下降。 另外,一笔不良贷款的浮现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今年6月30日,民生银行的贷款总额为1703亿元,这一数字在2001年末为735亿元。也就是说,即过去的1年半中,民生银行增加了约1000亿元贷款,这1000亿元贷款的不良部分大多数还没出现。 而早前发生的民生银行市西支行黄谨事件、蓝田事件等高风险事件,也表明该行在风险控制方面还有不少待改进之处。 “台湾的银行也曾经经历过高速增长期,但近两年,台湾当局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花了很多心思,内地的银行业会否重走这一老路呢?”一位华尔街的分析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