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火炬(000549):打造重型车新航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02日 11:58 证券日报 | ||
在德隆系核心旗舰中地位举足轻重 资本市场屡出重拳2002年先后控股5家汽车及汽配企业 确立百亿销售目标重拳直取整车市场 特约撰稿人姚志刚 编者按如果要从沪深两市中寻找走牛时间最长的股票,那么湘火炬就是其中之一。打开该股的K线图可以发现,该股从1996年初的2.3元起步,按21元的价格向前复权,复权价竟然高达89.69元,七年多的时间升幅高达38倍,而且至今其股价仍然在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投资者不禁要问,湘火炬长牛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在此,我们选取了这篇分析文章供读者参考。 大牛股来自寻常百姓家 1995年底,湘火炬户均持仓为4226股,这个水平的持仓数字放在现在也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当时湘火炬仅有2元多,一般来说,绝对价格低的非控股股票要比绝对价格高的非控股股票的户均持仓高一些,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当时的市场户均持仓的平均水平。 1996年底,该股的户均持仓迅速下降到1445股,股东人数也由95年末的13272户激增到38800户,在96年12月的崩盘行情中,湘火炬也从9元下跌至3.54元。可以说这一年中,湘火炬还是随股指波动,没有走出特别独立的行情,年底的暴跌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1997年是湘火炬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当年11月,公司原第一大股东株洲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公司2500万股国家股以每股2.8元的价格转让给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转让后,德隆国际控股湘火炬25.71%的股权,超过株洲市国资局16.1%的控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当年底的湘火炬筹码分布还没有出现什么异动,户均持仓1583股,股东人数35419户,较上年末减少了3000多户,不过与德隆有所瓜葛的金信理财首次以持仓49万股的面孔出现在10大股东中。 筹码分布耐人寻味 1998年,湘火炬股票的筹码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格上也改变了“见10元就趴下”的毛病,股价冲出10元后,价涨量缩,上升通道做得非常稳剑考虑到此前在10元下方的箱体运行和高换手,可以确认机构在10元以内进行了非常成功的洗盘,将大部分筹码收入囊中,所以才会出现越过10元阻力后反而价涨量缩的现象。1998年底的户均持仓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股东户数由上一年的35419户下降到4886户,户均持仓也大幅上升至13778股,年底的股价也站上了17元。 1999年也是湘火炬大展鸿图的一年,当年5月实施了公司历史上最慷慨的一次分红,10送9股。股价由26元多除权至14元多,年末的股价已经填权至23元上下,户均持仓也激增1倍半多,达到36101股。 2000年新年伊始,机构便开始大幅拉抬股价,36.5元的历史绝对最高价就是在当年2月份实现的。8月公司以15元的价格实施了一次10配3的再融资,除权缺口将股价推回到30元下方,年底又锲而不舍地回到了30元上方。这一年年底的户均持仓进一步增长至48520股。 此后,湘火炬的上升节奏大为减慢,2001年3月实施了10派1.2元送6股的2000年分红方案,股价从31元多除权到19元多,当年最高也只恢复到25元,年末落在22元多,股东户数上升到4220股,但户均持仓再创新高,达到63044股。 2002年,湘火炬上涨到25元后,又进行了一次10转增5股的分红方案,除权后股价由16元多缓缓盘升到目前的21元左右,最新公布的2002年年报显示:股东户数继续小幅增加到4749户,而户均持仓又比去年底高出一截,达到户均持仓84033股的惊人水平。不过,这个水平已较2002年6月30日的户均持仓89982股的水平下降了5000多股。 从湘火炬的价格演变过程和户均持仓不断激增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机构操纵痕迹,股东人数由德隆入主的1997年的35419户减少到2002年末的4749户,下降幅度高达86.6%,户均持仓由1997年底的1583股暴增至最新的户均持仓84033股,激增52倍!总股本和流通股也由中等偏小发展到目前流通盘近4亿股的大盘股!虽然湘火炬的业绩已经由重组后的高峰期开始大幅滑落,但机构仍能用其强有力的控盘手法牢牢地将股价钉在“山尖”上,不管大盘指数如何山摇地动,颇耐人寻味。 从小家碧玉到汽配巨头 当然,资金面就是再强大,也不能过分脱离基本面,很难想象有哪个机构能在一家基本面乏善可陈或是急剧恶化的股票上疯狂做多。所以,这几年来湘火炬在产业运作上也还是有不少的可圈可点之处的。 湘火炬是一家由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也是国家火花塞生产重点企业,并且是全国最大的火花塞专业生产厂家。德隆接手之前,湘火炬虽已上市四年,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从1993年到1996年,主营业务利润由1123万元,逐步递减到亏损38万元,净利润从1022万元萎缩至164万元。德隆收购后即明确表示:收购目的是看准了汽车配件市场的前景,并将以此为桥头堡,努力扩充未来的汽车零配件国内外市场份额。市场人士认为这位新的大股东是以壮大湘火炬现有主业为己任,把自己的利益完全融入了上市公司的兴衰之中。 1998年是湘火炬重组后的第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一份令人满意的年报展现在股东面前,主营收入26595万元,净利润666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30%和189%,收益主要来源于三大块:一是努力开拓北美市场,火花塞的生产销售增加20%,;二是全部外销的车灯车镜;三是组织国内优势的汽配产品出口贸易。 1999年公司收购了美国MAT公司,通过该公司占领了美国刹车盘和刹车毂20%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跳出了火花塞单一产品结构,迈向汽车零部件综合产品规模经营的道路。当年实现净利润5204万元,主营收入达到了41568万元。 2000年公司又进一步开拓了汽车内饰件市场,引进国外著名的汽配厂家的先进技术生产车门框、密封条等车内饰件和轿车仪表盘骨架,并与桑塔纳、帕萨特、别克、奥迪等车型主机相配套。当年主营收入猛增至15亿元,净利润升幅放缓,仍有6114万元。 2001年公司的业绩相对稳定。2002年的净利润几乎实现了翻番,达到1.2亿元,主营收入39亿元,增长了17亿元。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屡出重拳,出资3600万元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控股60%;出资25000万元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控股51%;出资7650万元与綦江齿轮厂共同组建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控股51%;出资25500万元与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控股51%;出资3127万元与株洲齿轮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控股51%。 打造重型车新航母 湘火炬在资本市场上挥洒的这一系列大手笔,目标直指整车领域。公司在1999年开始实施由火花塞单一产品向大气配转型的同时,就已经“走一步看五步”,远眺整车市常目前,公司基本上确立了“以大汽配作为稳定公司业务发展的有力支柱,以整车作为拓展公司产业空间的强力引擎”的宏观战略目标,公司声称在未来几年内,将向100亿元的销售目标进军。中型载重车领域将是公司产业重整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是公司实现百亿收入的支柱,重型车领域需要的技术高,资金大,进入的门槛高,国内参与的企业不多。相比之下,竞争不如轿车领域激烈。另外重型车的关税从目前的20-24%最终也只能降低到15-20%,关税影响很小,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重型车市场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需求数量的增长,2005年的产销量预计可达到35万辆以上,接近美国目前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是需求结构的增长,向大功率、高承载车型发展,美国目前80%以上的重型车都在15吨以上,而我国15吨以上的重型车只占10左右%,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数年内我国15吨以上的重型车份额将接近50%左右,达到15万台以上的规模。 综合以上分析,随着公司在重型车领域的不断投入,重型车业务在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将占到总资产的半壁江山,从而成为带动公司进一步增长的强劲动力,随着大汽配与整车两个产业平台的齐头并进,100亿元的销售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