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长三角论坛:解码碳中和机遇挑战 氢能产业领跑绿色经济

北大国发院长三角论坛:解码碳中和机遇挑战 氢能产业领跑绿色经济
2021年04月19日 13:13 21世纪经济报道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北大国发院长三角论坛:解码碳中和机遇与挑战 氢能产业领跑绿色经济

  由碳中和掀起的能源革命,将为哪些产业带来腾飞的契机?绿色经济下,又有哪些挑战和投资机遇?

  4月17日下午,以“迈向碳中和新时代:产业变革与资本机遇”为主题的北大国发院长三角论坛,在氢能燃料电池企业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股份”)的上海研发中心总部召开。

  中国能源结构改革条件已经具备

  碳中和背景下,作为焦点的气候变化、能源环境,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宏观政策以及贸易政策紧密相关。中央领导在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议时提到,希望能在2035年实现GDP翻一番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翻一番。

  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席林毅夫指出,要达到收入增长的目标,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要达到4.7%,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增长的源动力。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42年中,依靠后来者优势实现了9.2%的年均增长。

  “过去追赶美国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利用跟发达国家美国代表的后来者优势,能够实现每年9%-9.6%的增长,从这点来看的话,我们从2019年到2035年16年的时间,应该也有9%的发展可能性潜力。”

  林毅夫提出,如今中国面临着与过去后发者不同的宏观背景,即新的工业革命。新的工业革命更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中国作为人口基数大国,培育的人才数量、孵化的独角兽企业数量,都具有显著的优势。从碳中和的角度,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换,为传统企业带来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制度层面,如何更好地保障能源结构的改革?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表示,中国进行能源结构改革的技术、成本条件都已具备,但需要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和建立分布式能源两个方面积极克服体制问题。

  “我们国家搞环保、搞能源结构改革,比较多的依赖行政、中央政府的资源,对市场机制、经济政策,相对来说利用得不够充分。”在碳交易机制铺开的过程中,徐晋涛认为碳税是容易实现的机制,欧盟边境碳税调整、美国或重拾能源法案等不确定性,有可能倒逼中国产生碳价,这也将对我国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社会发展的系统性改革,促使人类告别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中国过去在推动技术进步、增加非化石能源产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在未来的碳中和竞赛中,希望所有企业、科学家和地方政府都拿出创新态度,迎接挑战。

  疫情也是近年不容忽视的宏观因素。北大国发院金光讲席教授卢峰指出,疫情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一是人类对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的认识发生颠覆,二是产业的数字化变革加速推进,三是碳排放控制成为全球共识,引发产业变革;四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因为疫情的冲击加速变革。中国面对这些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在国内政策和国际治理方面做出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氢能应用空间

  在各种新能源中,氢能凭借其能量密度高、清洁和可持续的优势,被视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媒介。继学界对碳中和宏观背景的介绍,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专家和头部企业,分享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投资价值。

  国家能源局原副司长、国际能源署原署长高级顾问、北大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雷认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高的柔性,消费侧也要配合供给侧相应能源结构变革。除电力以外,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碳排特征和减碳路径,减碳需要系统化的改变。

  对于氢能,杨雷提到,“大型的氢能项目在全球已经是遍地开花,全球的氢能产量超过7000万吨,主要作为原料用在化工、合成氨、工业过程中,未来在交通、工业用能源、居民社区都还有丰富和多元的使用场景。”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中需要解决产业链中存储运输高成本的问题,在支持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系统灵活性方面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区域政策方面,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峰介绍了嘉定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政策布局。上海第一批获批加氢站布局规划的行政区就包括嘉定氢能港,2025年将建设15座的加氢站,目前投入运行4座。下一阶段将聚焦汽车的新四化,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强化支持保障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

  汽车工业是氢能燃料电池的重要应用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指出,未来汽车不再是单纯消耗能源的载体,还会是节源能源的重要通道,作为核心部件的燃料电池会启动全社会储能,“电动汽车必要时候就充电,必要时候就放电,和电网密切结合,可以把电源消耗的峰谷削平,实现10%的节能。”同时他认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将改变汽车形态,将汽车小型化、提高人均保有量。 

  从产业投资的角度,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认为,以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在科学上、工程上存在模糊之处,以能源转化为切入点实现产业变革的确认性更强,在这一过程中,锁死配额、明确规则、创新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氢能源作为一种能量的介质,其发展空间在中国国内是被低估的,其发展空间相当广泛,而对于替代移动的化石能源装置,终极的方向路径还有待探索,需要市场上多种力量的参与。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资本和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资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文生介绍,为应对两碳目标及能源转型,中国石化从供给侧变革入手,围绕生物质的“B链B圈”、电动汽车的“E链E圈”、“氢能氢圈”三大支柱进行战略投资布局。“我们提出未来的五年里,将布局加氢站,一共有1000座;我们也会通过投资来布局上下游产业链。”

  贵金属铂金是横跨氢能产业链的重要的催化剂。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亚太区负责人邓伟斌表示,由于燃料电池车比电动车、传统内燃机汽车更加低碳,在交通运输领域,未来氢能的应用大有可为。氢能产业发展将驱动铂金应用需求增长,预计2035年会增加62吨铂金需求,由于全球铂金年产量只有25吨,未来铂金供应将产生近40吨的缺口。“中国未来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充满了机会,特别在国产技术替代的过程中,会给国内企业带来很大发展空间。”

  在宏观环境和上下游的双重有力支持下,作为创新主体的氢能企业又当如何把握机会?

  重塑股份董事长林琦分享了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重塑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应用及商业化实践成果。“截至2021年3月底,采用重塑股份燃料电池技术的商用车累计行驶里程已突破6000万公里。随着这些数据的增加,代表着燃料电池的技术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它的可靠性逐渐满足市场的需求。”他表示,氢能经济跨越汽车、船舶、航天、分布式发电等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碳中和引发的产业变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公司也已在部分车用以外领域展开应用探索。

  人才与技术是科创企业的核心动力。林琦介绍,重塑股份研发团队成员来自全球各地顶尖的燃料电池领域,目前在燃料电池的系统集成和控制系统技术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未来将持续布局电堆和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并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化。

  林琦认为,燃料电池技术的创新突破,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针对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应用趋势,重塑股份持续攻关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突破,提高产品的效率、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加速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在燃料电池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的黄金十年之际,重塑股份将从能源端、产品端和场景端,积极构建氢能应用生态圈,和产业链上的企业通力合作,打开氢能应用的新局面。

  (作者:实习生张熙,张赛男 编辑:朱益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翔

氢能 论坛 北大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9 炬申股份 001202 15.09
  • 04-19 瑞华泰 688323 5.97
  • 04-19 致远新能 300985 24.9
  • 04-19 正弦电气 688395 15.95
  • 04-19 新益昌 688383 19.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