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江北家庭文化”理念 打造蔡甸人民家门口的协和医院

树立“江北家庭文化”理念 打造蔡甸人民家门口的协和医院
2019年05月31日 07:14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周舜尧 通讯员胡京

  5月28日上午10时,不断有小汽车出入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院内近千个停车位已经停满,门诊大厅内排起了长队,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蔡甸区居民看来,在一年半之前,这家医院还是大病小病都要转院的“转诊王”,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协和医院”。

  协和江北医院是由协和医院于2017年7月开始托管的综合性公立医院。从负债累累的“十差基层单位”到年度市级“文明单位”,在约一年半的时间里,经过协和医院正式全面托管,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医院管理、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医院因为显著提升的医疗服务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单位”。

  “托管之始,医院便确立了以文化体系带动医院发展的理念。”院长陈立波说,协和江北医院着力于打造“窗明几净、制度严明、崇善争先、温馨关切、团结活泼、宾至如归”的“江北家庭文化”体系,来带动医院全方位、跨越式发展。

  陈立波介绍,医院以打造“人民家门口的协和医院”为发展目标,秉承“协和技术、低廉价格、便利交通、家庭服务、优美环境”的服务理念,为本地区人民提供技术精湛、服务优良、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综合技术水平已达三甲医院标准

  近日,41岁的武汉市民刘先生在单位工作时持续胸痛,被同事送往协和江北医院就诊,接诊医生速查心电图考虑刘先生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医院心内科主任黄仲略即刻前往会诊,在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黄仲略立即与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同时通知导管室准备急诊手术。

  当天上午9时33分,病人由急诊送入介入导管室,遂即上台开始手术。在开始冠脉造影前,刘先生连续两次突发室颤,意识丧失。医院介入科请求麻醉科会诊,麻醉科医生迅速赶往导管室,随时准备气管插管。

  黄仲略指导导管室工作人员除颤、给药,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行冠脉造影。造影提示刘先生前降支近端闭塞,急需开通血管。在医院各科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D to B(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救治时间)仅用时28分钟!待病人血管开通后,医生随即为其植入两枚支架,完全消除血管狭窄。手术顺利完成,病人状态良好。

  上述这一幕,正是协和江北医院胸痛中心开展诊疗服务日常工作的缩影。胸痛中心和介入治疗平台,都是医院自托管以来提升新技术、开展新服务的样本。黄仲略是医院从安徽“挖”来的心内科专家,他已成为该院胸痛中心的重要支柱,他与介入科主任苏华俊是疑难疾病攻坚的“搭档”,两人合作做过多例复杂心血管导管手术。

  “此次D to B时间仅用时28分钟,再次证明医院创建胸痛中心意义重大,也标志着急诊科、导管室、心内科各科室的配合日趋成熟。” 医院医务科主任肖利民说,急性心梗的救治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要有明确、迅速的救治体系。为了让急性心梗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急诊科、导管室、心内科等多学科联合,优化诊疗流程。

  一年多来,借鉴协和医院管理经验,协和江北医院全面实行专科化运行、专家化培养。所有临床科室实行专科化建设,医疗技术人员进行专家化培养。迅速建立了38个临床专科,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健康需求。

  肖利民介绍,一年多来,协和江北医院新增了胸外科、肿瘤科、输血科等科室,改进设置了普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医院从原有的20多个科室增加到了38个科室,科室设置全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同时,搭建了介入治疗平台,整合各科室资源成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危重孕产妇中心,以及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平台。

  当前,协和江北医院有近30名协和医院专家在院常规开展诊疗服务,保证了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全面开展无痛诊疗、微创诊疗,显著改善医疗服务舒适化水平。建立院前、急诊、院内一体化扁平化体系,极大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急诊PCI时间达到半小时以内,挽救了诸多患者的宝贵生命。

  据介绍,这家医院已全面开展多种疑难复杂病例治疗,包括肝、胰十二指肠、肺、肾上腺、子宫附件等复杂病变切除,肝门胆管癌、食管癌、肺癌等多部位肿瘤根治性切除、内镜下肿瘤切除、椎间孔镜手术、前列腺电切等复杂手术。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等在武汉市领先,无痛分娩也成为产科工作常态。经相关部门评定,协和江北医院肛肠科、中医科获评武汉市重点建设专科,其他6个专科获评武汉市区级重点建设专科。医院综合技术水平已达到市级三甲医院标准。

  打造健康扶贫的江北品牌

  “先看病再给钱,没钱还有政府给,医生是协和的名医,这好的机会,就把拖了10年的手术做了。”在医院就诊的患者陈婆婆说,自从变成协和江北医院以后,从前觉得去市中心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就有病拖着不看的乡亲们都喜欢来这里看病,“这里是三甲医院的服务,二级医院的价格,不怕一生病就要花大钱。”

  在协和江北医院,不仅像陈婆婆这样的普通患者可享受物美价廉的服务,“健康扶贫”更是成了该院的一项知名品牌。2018年10月31日,是协和江北医院为贫困患者免费看病政策实施一周年,该院一年里为患者垫付145万元医疗费,最高一例医院兜底支付13480元。还有数名家庭贫困患者看完病后在该医院上了班。

  “治病不花钱,还给介绍工作。”这样的好事就落在了蔡甸区精准扶贫对象刘某的身上。如今,刘某身着保洁员服装,在协和江北医院外的停车场上打扫卫生。刘某说,他全家因病因残,生活困难,在这家医院看完病后,医院给他安排了保洁员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

  这是协和江北医院为推动健康扶贫出的实招:蔡甸区所有精准扶贫对象在该医院住院诊治时,除医保报销费用外,按政策应由患者自付的费用也全部由医院垫付,以实现精准扶贫对象住院治疗费用“零支付”。

  根据协和江北医院规定,精准扶贫对象入院看病自动识别,自动结算,医疗费用全免。患者在窗口挂号时,医院根据身份证或其他资料自动识别,并在医院医疗系统内标明“精扶”对象标志。出院结算时,患者只需凭证件签字即可离开,所有费用均由医院自行承担。

  陈立波说,除了全免医疗费用,该院还针对精准扶贫对象建立了全链条服务规范,专门空出或购买后勤服务岗位,帮助有需要的贫困患者解决生计问题。2018年,该院在索河街卫生院购买一个行政岗位,安排一名父母因病致贫、离异在家带孩子的年轻妈妈上岗工作。

  “我们希望主动搭建渠道,帮助贫困户自力更生,生产脱贫。”陈立波说,医院还与几名贫困户商量,支持他们生产蔬菜、养鸡养猪,供应医院食堂和超市。

  树立把患者当亲人的服务理念

  托管一年多来,曾经接诊量百余人的小医院,如今千余张病床都一席难求。接诊量大了,服务质量如何跟上?在协和江北医院,“双向转诊”机制让医疗资源得以合理配置。“普通手术在我们院就能做,器官移植、开颅这些大手术,就转去协和本院做,术后护理再回来。”陈立波介绍,这一年来,不仅辖区内“慢病”的居民扎堆来诊病,更有汉川、仙桃等邻近区域的病患慕名而来,该院也是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我们要树立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患者是我的亲戚我会怎么做’。”陈立波说,医院要求在医疗服务全流程中秉承“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品牌、敬畏岗位”的院训,践行对患者生命、健康和身心安全的高度敬畏,始终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

  “之前我中风瘫痪在床,不能走路,刘医生冒雨来到家里帮我看病。刘医生很有耐心,他一遍一遍的叮嘱我的家人关于中风病人的各种注意事项。还把他的手机号码告诉我们,遇到问题给他打电话,他就会来会诊。”提起细心给自己治疗的刘医生,蔡甸居民杨爹爹说,“这样的好医生,我们一家人都感激他。”

  杨爹爹口中的刘医生就是协和江北医院康复科主任刘永红,他1979年,他进入蔡甸区人民医院(协和江北医院)工作,成为一名中医科大夫,从医已达40年。

  无限期跟踪病人病情,细心询问,严格诊治,对病人负责;主动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病人,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联系。这40年来,刘永红一直坚持他的“跟踪论”,保持与病人病情的紧密联系。

  近年来,刘永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通过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中医康复科的性质,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016年4月,协和江北医院康复科被武汉市卫计委授予市重点专科(中医类)。

  “刘主任不仅坚持‘跟踪’病人,还‘跟踪’我们呢。”医院康复科的一位年轻医生笑着说,刘永红经常告诉他们要对患者负责,把学习当作一项终身的事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医术精进,“他要求我们多沟通学习,在沟通中互相进步。”

  “近年来,我们医院服务水平在不断提升,医疗团队变得越来越优秀,也能给蔡甸人民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刘永红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色江北家庭文化体系、把患者当亲人的服务理念”将深入全体协和江北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心中,促进医院全体同事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具特色、专业、优秀的医疗服务。

  据悉,在“软件”方面,一年多来,协和江北医院优化总体布局,改善门诊、住院设施、流程,为患者提高高效、舒适的医疗服务;在门诊大厅设立顾客服务中心,为患者及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和沟通;开展分时预约诊疗, 节约患者等待时间。建立医患沟通委员会,每月与患者开展全方位沟通,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在“硬件”方面,2018年8月,一架红色的小型救援直升机降落在蔡甸区高庙村村委会前的空地上,协和江北医院载有医务人员的急救车停到了直升机前……随着这场一场“空中120”紧急救援演练正在进行,标志着蔡甸区将直升机空中救援服务明确引入交通领域。

  2018年9月,协和江北医院一期续建工程:一栋11层综合楼、一栋感染病科楼和一座新建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开工。一期续建项目用地面积14498平方米,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站、停车场、道路、给排水、电气、消防、安防、绿化及设施设备购置等。2020年投入使用,将新增加床位数300张左右。届时,该院床位可达1000张。

  链接

  协和江北医院开展

  全链条健康扶贫

  为体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2017年10月以来,协和江北医院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中,结合医疗行业特点,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实行住院就医费用零支付等明显提高了精准扶贫对象医疗保障水平,显著降低了精准扶贫对象的就医经济负担。为尽一步提高精准扶贫对象的收入水平,医院多途径拓展部分精准扶贫对象的收入来源,包括:

  1.在院内外设置或购买工作岗位,保障部分对象获得稳定的收入。

  2.通过工会、超市、食堂以及职工个人渠道与精准扶贫对象建立生活资料供应渠道,增加了精准扶贫对象的收入。

  一.江北医院创出了一条健康扶贫新路径。

  (一).诊疗费用医院全兜底

  1.本区所有精准扶贫对象在江北医院诊治时,按照政策应由患者自付的费用全部由江北医院垫付,全区所有精准扶贫对象在江北医院诊疗全部实现零支付。

  2.江北医院共接诊本区精准扶贫对象2150人次,诊疗费用共计1700余万元,其中医院已为患者垫付200万元,占比11%。

  (二)通过分级诊疗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患者便利

  通过协和医院托管引进近26位专家开展诊疗服务,保证了精准扶贫对象的诊疗水平和效果,显著降低了患者就医费用,大幅节约了医保资金。患者在家门口就医,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减少了患者家庭花费。

  二.建立“五式”服务规范,提升服务水平

  为提高对精准扶贫对象的服务水平,江北医院建立了“主动式、全程式、精准式、一窗式、全免式”服务规范。包括建立健康数据库,全链条关心患者;派车接送患者;就诊全程绿色通道;入出院一窗式结算;医疗费用零支付等。五式服务规范显著提升了对精准扶贫对象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受到了广大精准扶贫对象的热烈欢迎。

  三.多途径增加精准扶贫对象的稳定收入

  江北医院结合自身特色多途径努力增加精准扶贫对象的稳定收入水平:

  1. 创造工作岗位

  医院针对部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精准扶贫对象量身定做,提供物业、保卫等合适的工作岗位保障其就业,并提供休息、午餐等条件。目前已有精准扶贫对象在医院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针对部分精准扶贫对象的需求,医院通过在其附近的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工作岗位,方便其在家门口就业。已有2人分别在其住所附近的村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岗。

  2.与精准扶贫对象建立稳定的生活资料购销渠道

  针对精准扶贫对象家庭可以生产蔬菜、养鸡养猪养鱼等,医院动员职工从扶贫对象家庭购买生活资料。也在协调工会、食堂、超市等服务部门和精准扶贫对象建立稳定的生活资料供应关系,提升收入来源。

  协和江北医院。本版图片 长江商报记者 吴薇 摄

  协和江北医院开设精准扶贫对象优先窗口。

  精准扶贫住院服务流程图。

  协和江北医院门诊大楼一楼大厅的便民服务箱,内有计算器、老花镜、蚊香等物品供患者取用。

  责编:ZB

心肌梗死 医疗 医院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3.4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