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泡装的背后:小罐茶的“大市场”

多泡装的背后:小罐茶的“大市场”
2019年05月27日 11:19 经济观察网

  左手杯装咖啡,右手笔记本电脑——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随处都可以见到如此“标配”的白领人群。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选择咖啡、茶包等便捷饮品,对喝原叶茶这一传统中国文化习俗反而无暇顾及。

  一罐,一泡,一杯茶。2016年,一款定位于“高端好茶”的原叶茶品——小罐茶金罐系列悄然问世,凭借标准化的创新模式将饮茶行为化繁为简,迅速俘获了大量国人,尤其年轻一代的心,也让中国茶文化再次受到高度关注。

  5月20日,小罐茶在延续金罐系列作为核心产品的同时,对外公布即将推出适合更大范围自饮人群消费场景的多泡装系列,迈向更为广阔的茶品市场。据悉,多泡装延续大师监制,同样是标准化的产品,预计在今年内正式上市。

  “之前产品更多的是满足高端人群待客用茶需求,多泡装这个系列满足的则是更大的自饮人群,他们也是茶叶消费的主流人群。”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指出,多泡装不止代表着一款新品,也意味着小罐茶进入了茶叶的主流消费市场,更是公司产品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多泡装再次体现小罐茶的消费品思维、工业化思维以及标准化产品,将对茶叶主流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改变

寻茶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较早发现、栽培,加工、饮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之一。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

  然而,由于价格不透明、品质不统一、饮茶繁琐化等问题,中国茶叶的消费潜力却受到了一定制约,特别是在年轻人群当中。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中国茶行业目前有两个痛点,一是好茶体验的高成本,二是好茶体验的便利性。

  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手段,让中国人简单方便喝到好茶?——这成为小罐茶入局的初衷。2012年6月,小罐茶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小组,遍访国内茶农、茶企、行业专家,开启了为期三年多的“寻茶”之旅。

  2014年,小罐茶团队在武夷山调研时,偶然看到一家茶企的墙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详细询问后,他们了解到非遗传承人是国家为了保护茶叶制作技艺,在每个茶叶品类制作人中甄选出的高技艺传承者。

  这次偶然的经历也为小罐茶团队带来了灵感。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经参与“寻茶”的徐海玉表示,公司拥有原产地的优质茶叶,如果能够结合非遗传承人的制茶技艺,就可以制作出高端好茶,让全国更多爱茶人群喝到真正的中国好茶,为其建立起统一的认知标准。

  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小罐茶接下来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通过产品设计和创新,方便消费者饮茶。经过长期调研,小罐茶发现中国茶行业存在“买茶时缺标准,喝茶时太繁琐”,以及“老气、土气”刻板印象等问题,农产品的思维和形态主导着行业。

  因此,小罐茶从一开始就把做标准化产品作为基本原则,通过统一等级、统一规格、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等方式,让茶叶完成从农产品到消费品的蜕变,让买茶喝茶变得更加简单方便,突破茶市场的非标准化、集中度低等弊端。

制茶

  在创立之初,小罐茶就确立了产品多元化战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2016年,小罐茶面向高端人群的金罐系列产品正式上市,以行业黑马的姿态迅速席卷茶市场,囊括普洱茶、大红袍、龙井茶、铁观音、黄山毛峰、茉莉花茶、白毫银针、滇红茶等主流品类。

  随着金罐系列获得成功,“让中国人简单方便喝到好茶”的初心也驱动着小罐茶再次创新,在产品多元化战略的指引下,今年打造出多泡装系列产品,从而满足更多自饮消费者在差旅、自饮等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点,完成了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又一次落地。

  据悉,多泡装从研发到上市经历了2年左右的时间,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始了研发工作,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拟定产品标准,从色、香、味、形等多个维度制定产品标准,保证一款好茶的顺利诞生。多泡装精选原产地原料,一罐重量40-50克(大红袍为40克),价格统一为150元∕罐,包括龙井茶、滇红茶、大红袍、普洱茶(熟茶)、铁观音和茉莉花茶六款。

  从品质来看,多泡装遵循小罐茶的统一要求,经过从鲜叶、毛茶到成品茶的3次农残检测,以及从茶园到工厂要经过6道挑选工序。更重要的是,多泡装和金罐一样,都是采用大师监制,制茶大师将从采摘、工艺到品控、审评等全流程,进行品质把控。在正式出厂前,还要再次接受专业的科学审评,只有通过审评合格的茶叶,才能被装到罐内。从其品质和价格来看,可以说,小罐茶多泡装是一款高性价比的好茶。

  徐海玉表示,“小罐装和大罐装从茶园采摘到生产工艺、洁净度和安全标准都是相同的,只是茶叶的采摘时间不同,成熟度有差异。”其还透露,多泡装目前只有龙井茶、滇红茶、大红袍、普洱茶(熟茶)、铁观音和茉莉花茶6个品类,为的就是品质管控。

  从保鲜存储来看,多泡装针对大罐装茶叶不易长久保鲜储存的问题,采用充氮保鲜、双重密封和食品级密封罐体,保障茶叶不受到氧化、水分等外部影响,实现了“一罐多泡”“大容量”“使用自由度大”,以及“茶叶长久保鲜储存”。

  同时,延续小罐茶对产品年轻化、时尚化的要求,多泡装深入洞察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整合一流创意资源, 推出了以简约黑色为主色调的设计,更加符合年轻人群的审美方式。

  对于新品渠道定位,梅江表示,多泡装推出后,公司会快速拓展其他渠道,包括茶叶分销市场以及超市等。因此,多泡装不止代表着一款新品,也意味着小罐茶进入了广阔的主流消费市场。

  “多泡装让小罐茶初步建立起一个机制,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体验,从而形成一个多场景、多功能、多消费层次、多需求市场。” 朱丹蓬指出,从小罐茶产品线布局的金字塔结构来看,多泡装正好在整个金字塔的塔腰,提升了受众的深度和宽度。

懂茶

  作为国内茶市场的后来者,小罐茶能够在短期快速俘获用户,离不开其思维从农产品到消费品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小罐茶在此过程中洞察到中国茶市场的产业痛点,试图推动行业走上工业化、智能化之路。

  在此过程中,行业标准化是关键一步。“中餐和西餐、茶叶和咖啡、中医和西医,他们之间的差异都是‘标准化’的问题。我们要把无序的、没标准的行业标准化,让用户的认知简单起来、清晰起来。”梅江指出。

  基于此,小罐茶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大研发”的战略,对茶叶的生产和种植环节进行现代化布局和升级,为市场、研发、工厂和茶园等上中下游产业链树立了行业标准。

  在生产环节,小罐茶成立了“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分别聚焦茶叶工业化课题,以及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茶叶产品。同时,公司正在建设全球茶业领域首家工业4.0智慧工厂——黄山中央工厂,该项目总投资将达15亿元。

  除了自我革新,小罐茶还联手高校的茶学、食品、医学等院系顶级专家团队,集合西门子、IBM等全球智能制造领域顶尖资源,以期共同加快中国茶行业转型的步伐。据了解,小罐茶与AI巨头IBM达成合作,IBM将为小罐茶量身定制AI自动除杂生产线,通过最先进的认知视觉检测(Cognitive Of Visual Inspection Analytics) 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同时自动化地完成从上茶、输送、拍照、分析、挑拣、复检、收集等茶叶除杂的各个程序,从而实现小罐茶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这对于中国茶业的创新升级意义重大。

  小罐茶带动的行业标准化只是起点。由于茶叶具有时节性、非标性等特点,行业的规模化经营绝非易事。例如,如何在短暂的采茶季节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采摘?如何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保障日益增加的生产规模?这些问题远不是一家企业能够独立解决的,小罐茶只是为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决提供了一个行业样本,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对此,梅江表示,小罐茶的商业模式就像一个催化剂,让大家了解到企业也能够把茶叶这样特殊的产品做到如此大的规模。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共同促进中国茶市场的工业化升级。

(本文来自于经济观察网)

金罐 大红袍 茶叶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