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代言公司麻烦不断 甘源食品陷销售诉讼未公示

黄晓明代言公司麻烦不断 甘源食品陷销售诉讼未公示
2019年04月25日 18:54 华夏时报

  黄晓明代言公司麻烦不断! 甘源食品深陷销售诉讼纠纷未公示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韩永先 北京报道

  排队中的IPO公司冲刺营销、美化业绩在资本市场上早已司空见惯,但是目前处于排队中的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甘源食品”)在报告期员工的销售行为或将面临踏空,公司未上市就可能不得不面临业绩调整风险。

  由黄晓明代言的甘源食品披露招股书,计划奔赴A股深交所市场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贵州省销售人员在2017年报告期内推出大型团购活动,但是收到贵州省内经销商付款并不发货,引起经销商大范围诉讼,要求退款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省市场引发的大面积诉讼纠纷,甘源食品并未在招股书中进行公示,经销商退款将影响公司多少业绩,是否在其他市场也存在类似行为,是否涉嫌经营业绩造假,公司并没有给予明确说明。

  深陷经销商系列纠纷

  公开资料显示,甘源食品的主营业务是休闲食品的研发,主导产品有瓜子仁、蚕豆和青豌豆系列。2016年至2018年报告期,甘源食品实现营收分别为7.08亿元、7.88亿元和9.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928.31万元、6212.77万元和11978.94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34%、37.81%和40.45%。

  看似靓丽的业绩背后却是公司混乱的销售体系提供,目前已经引发系列诉讼危机。《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天眼查资料发现,2018年8月起甘源食品已深陷与多家经销商的买卖合同纠纷。

  诉状资料显示,黔西南州祥富商贸、遵义市开盛商贸、六盘水市钟山区保利商贸等公司是甘源食品的经销商,在贵州省区域内代理销售甘源食品产品。2017年3月至5月间,甘源食品与上述经销商分别签订《经销协议书》,约定甘源食品授权公司贵州省市场负责人张柯与上述经销商的开展业务往来。在实际履行中,张柯指派甘源食品员工杨某具体经办相关业务。

  2017年6月,甘源食品在贵州省组织开展团购活动,由杨某向各经销商通知相关事宜,参加公司团购活动的产品,允许经销商低于甘源食品平时市场统一价的32%进行销售(比如平时售价是24.8元,参与团购时可以低至16.8元)。

  上述经销商在接到通知并向张柯求证后,分别向张柯指定的账户支付了团购货款。但是在支付货款后,甘源食品一直没有发货,引起贵州省各市州经销商不满,纷纷要求被告甘源食品公司退款。

  截至2018年6月6日,甘源食品代表张柯召集贵州省经销商对团购货款进行对账统计,确认共欠各经销商团购货款113.33万元。甘源食品代表张柯和杨某在贵州甘源团购明细表上签字确认,并承诺在2018年6月30日前拿出40万元退还给各经销商,余款待张柯向被告甘源食品汇报后再答复具体退还时间。

  此后,甘源食品却推说团购活动系张柯和杨某的个人行为,拒绝退款。因此引发了经销商与甘源食品多项诉讼。

  甘源食品在庭审中称,公司并没有进行团购促销活动,贵州省内的促销活动是张柯或者杨某的个人行为,并且经销商根据经销协议约定向甘源食品账户交付的货款,甘源食品已经履行交付货物义务,张柯或者杨某因团购活动所欠原告的本金,公司对此并不知情。

  虽然上述系列案件目前一审已经终结,甘源食品被法院认定,在贵州省的团购活动是张柯和杨某出于个人目的,单独或者与其他人合伙进行的团购活动,与甘源食品的经营没有任何联系,该行为并非为公司的利益实施。

  但是在一个省区市场出现大面积的虚假促销,可见甘源食品体系的混乱。

  而甘源食品的销售模式分为经销模式、电商模式和其他模式三种,其中经销商模式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95%、80.57%、83.78%;电商销售占比分别为14.67%、17.06%、14.24%。也就是说,甘源食品的主要营收均是依赖经销商完成,那么在其他的省市区是否也存在上述乱象问题,是否会引起类似的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重大诉讼事项,甘源食品并没有在招股书中进行详细的交代,并且2018年12月上述系列案件一审终结后,上述经销商、甘源食品贵州省市场负责人张柯是否会上诉目前也不得知,如果上诉是否会影响甘源食品的销售业绩也为未可知。

  销售面临困局

  虽然公司在上述案件中认为,2017年的团购活动是区域负责人的个人行为,但是在财务报表上,甘源食品却出现了多项异常。

  报告期内,甘源食品的管理费用在2017年出现大幅上升,达到3969.60万元,2016年、2018年分别为2389.06万元和3589.94万元。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在2017年出现大幅下降为6728.06万元,2016年和2018年分别为 9031.47万元、和 2.49亿元。《华夏时报》记者就此致函公司询问原因,但是截至发稿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甘源食品对经销商的销售采用款到发货的模式,预收经销商货款后才安排发货。

  而在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收款项分别为 3571.24万元、3418.37万元和 3535.80万元,同期的甘源食品营收分别为7.08亿元、7.88亿元和9.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928.31万元、6212.77万元和11978.94万元,预收账款并没有随着营收增长而大幅增长,那么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方面是,报告期内,甘源食品的产能并没有大幅提升,分别为48480吨、49110吨、50137.50吨,产量分别为37732.59吨、39096.04吨、 40559.71吨,2016年至2018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83%、79.61%和80.9%。

  公司的产能、销量并没有大幅增长,但是营收和利润却出现大幅攀升。有报道称,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报告期内的产品大幅提价完成。

  最近三年以来,甘源食品主要产品一直在提价,上涨幅度超过了10%。特别是在2016年4月及2017年4月,甘源食品两次上提了出厂价格。

  2016年至2018年,公司瓜子仁产品平均销售价格由18.96元/公斤上涨至20.71元/公斤;蚕豆平均销售价格由18.50元/公斤上涨至20.62元/公斤;青豌豆平均销售价格由18.02元/公斤上涨至20.19元/公斤;坚果类平均销售价格由25.33元/公斤上涨至40.03元/公斤,提价幅度更是高达58%。

  大幅提价无疑将降低甘源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快消品行业红海竞争的市场环境面临,公司依赖价格粉饰的业绩能否持续成为疑问,加之经销商的乱象行为,公司的真实销售数据也值得考究。

  不过,招股书显示,此次募资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330.4万股,计划募集资金约9.54亿元,分别投向年产3.6万吨休闲食品河南生产线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项目、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自动化生产技术改造项目。

  而目前公司的销售费用已经高企,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金额分别为1.55亿元、1.67亿元和1.73亿元,同期促销推广费分别达到3223.97万元、2805.44万元和3128.05万元;广告及咨询费则分别为154.58万元、494.59万元和979.39万元。高额的销售费用并没有带来销量的大幅提升。

  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再次扩产产能3.6万吨,几乎等同于报告期期初的产能,仍然依赖广告促销能否消化也成为公司不得不面临的经营问题。

  作为快消品企业,甘源食品也坦诚面临食品质量及安全风险,如果公司销售的产品存在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甚至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将会面临行政监管部门的处罚及舆论媒体的关注,对公司品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而目前公司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公司并没有进行公示,《华夏时报》记者将在后续的报道中进行调查采访。

责任编辑:张恒

黄晓明 甘源 食品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5-06 中简科技 300777 --
  • 04-30 宝丰能源 600989 --
  • 04-30 鸿远电子 603267 --
  • 04-25 新城市 300778 27.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