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门红 降准仍可期

中国经济开门红 降准仍可期
2019年04月19日 23:02 华夏时报

  中国经济开门红

  降准仍可期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上个月我在这里发布数据情况的时候,大家都普遍还有些担忧,1-2月的数据不是特别好,但是3月数据确实不错,有几个指标回升比较明显,明显好于预期。”4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面对众多记者,语气轻松。

  近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长6.4%,好于市场普遍预期的6.2%-6.3%。

  在此之前,中美贸易战升级的隐忧与内部去杠杆措施的加码,使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情绪也跌落谷底。然而,在经历了1-2月较为低迷的数据之后,3月以出人意料的成绩,拉高了整个一季度经济。

  “在宏观逆周期政策发力与中美贸易风险缓释的背景下,2019年3月中国经济数据迎来强势反弹。社零、工业增加值、出口、信贷、房地产等多项数据均有明显改善,且结合高炉开工、PMI、发电量等数据分析,3月经济反弹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带动一季度GDP增速达到6.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扭转了经济下行的悲观预期。”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增加值创下4年半以来的新高。在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看来,3月工业生产超预期回升,减税可能带来了“抢生产”效应。这成为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亮点。

  “从整个一季度来看,经济运行是开局平稳、稳中有进。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市场预期明显改善。”毛盛勇这样评价。超预期增长

  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90万亿元人民币。总量大,使得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量。

  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3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与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0.4个和0.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769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8234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17亿元,增长7.0%。

  从结构来看,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提高,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3%。需求结构方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地巩固,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65.1%。从生产需求两端来看,一端的主要贡献是在服务业,另一端的主要贡献在消费,均增长较快。在沈建光看来,这两个主导力量由于波动性小的特点,会带动GDP的增长更加平稳。

  此外,一个亮点是,工业增加值,创下4年半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大幅高于5.3%的前值。

  “3月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发电量当月同比增长8.5%、9.0%、5.4%,分别较1-2月回升3.2个、3.4个、2.5个百分点;采矿业同比增长4.6%,较1-2月回升4.3个百分点。不同经济类型中, 国企、外企、股份制企业增速也均有回升。重点产品中,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4%,反映下游需求仍在转旺。细分行业增速同步回升。”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政策效应正在累积显现。去年四季度推出的‘六稳’政策,加上今年年初,一系列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政策的不断推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减税降费的政策不断落地,此外,中美经贸磋商也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是政策效应的累积,给企业增加了信心。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年四季度也提升了3.2个百分点。”毛盛勇指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主要依靠基建投资等手段不同,本次财政政策发力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减税降费,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增值税、调降社保费率,以及对中小企业减税等措施。

  “目前来看,本轮积极财政的效果正在逐步兑现,且超出预期,也使得当前中国经济筑底企稳的节奏更快、时间更早;而随着4月开始增值税减税、5月社保降费等政策进入发力期,高达两万亿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将使年内经济走势得到更多支撑。”沈建光表示。

  一个有利因素是,从4月1日开始,增值税率下调的政策已经开始实施,配套细则也会很快出来。5月1日以后,社保费率企业上缴比率下调也要落地,一系列政策真刀真枪落实落地,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增加生产。

  谨防风险

  一季度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但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从外部来看,不确定性还比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包括国际贸易的增长在放缓;从内部来讲,结构性矛盾还比较多,这个6.4%和上年同期、上年全年比还是在回落的,说明经济运行面临压力,特别是实体经济还面临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一些矛盾和困难。”毛盛勇说。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外部环境一直不好。一些国际机构比如IMF在最新的报告中均提升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对我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从6.2%调高到6.3%;一些国际投行也纷纷上调了对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不管是国内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不管是从国内看还是国际看,大家普遍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是看好的,市场信心是增强的。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比较多的情况下,国内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比较艰巨的情况下,市场信心得到明显改善,这是来之不易的。”毛盛勇表示。

  然而,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朱振鑫看来,2019年一开年,市场底比预期来得更早,经济底也提前出场。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四十岁之后的换挡期远没有结束。

  “两个6.4%只是数字上的短期企稳,在经济减速的大周期下,依靠政策支撑的短期复苏可能只是中国经济换挡的中继站,而不是终点站。”朱振鑫表示。

  在熊园看来,一季度经济虽整体呈现向好态势,但仍需关注数据中的隐忧,尤其是出口、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后续将承压。

  “二季度是政策观察期,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根据尽职免责政策的细则、表外融资走势、PPP落地情况、微观调研和基建企业订单情况观察,各方积极性的回升尚需时日。仍判断全年经济增速先下后平,但小幅上调经济增长中枢。分季看,一季度6.4%,之后三个季度连续走平至6.3%,较之前判断的6.2%略有增长。”熊园表示。

  总体来说,二三季度总体无大忧,四季度可能需谨慎。鉴于经济有企稳迹象,意味着短期内不会出台更大力度的宽松举措,但年初以来已定的各项宽松政策大概率还会执行,比如降准仍然可期。

  “在经济企稳,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预期未来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降低。例如,央行一季度例会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与此同时,4月17日,央行通过续作2000亿MLF以及1600亿逆回购进行市场流动性调节,而非宽松信号更加明确的降准,也符合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放松的预期。当然,复苏中的中国经济仍需观察,政策转向的窗口不会提早到来。从长期来看,短期政策存在局限,新型城镇化、中美贸易协议的谈成以及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才是支持中国经济实现企稳向好的关键。”沈建光表示。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4-24 日丰股份 002953 --
  • 04-23 有友食品 603697 --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7 运达股份 300772 6.5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