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之“殇”过后,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2018年之“殇”过后,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2019年04月18日 17:50 《财富管理》

2018年之“殇”过后,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2018年的财富管理到底有多“痛”?收益率的普遍下滑,产品的逐渐收窄,监管的日益严厉,这些“痛点”让我们无所适从,却又不得不勇敢面对。

《财富管理》杂志

图片来源:WEALTH财富管理

作者:邓宇

2018 年的财富管理到底有多“痛”?收益率的普遍下滑,产品的逐渐收窄,监管的日益严厉,这些“痛点”让我们无所适从,却又不得不勇敢面对。

从“去杠杆”到“稳杠杆”,财富管理的监管要求金融回归本源,促使过去的财富管理产品被迫调整,回归表内,财富管理告别野蛮生长阶段。因此,强监管背景下,财富管理的规范化经营(合规)、专业化管理将决定财富管理机构的生存机会。

经历过财富管理“痛点”的我们,才能真正体味着来之不易的“奇点”,政策的引导、市场的理性回归、投资者的信心,这一切都指引我们重新出发,找回财富管理的“初心”。

 合格机构投资者崛起

国内财富管理的机构非常庞杂,既有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大型机构,这些机构在各大城市都设有财富管理中心,配备了专业的财富管理人员,新兴的私募、公募基金、P2P则是财富管理机构日益丰富的代表。

但是,由于国内的投资者人数众多,且较为分散,容易产生跟风现象,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则更为稀缺。新兴的P2P、私募机构等“踩雷”风险和债务违约风险持续困扰着个人投资者,市场呼唤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欧美发达国家独立的财富管理咨询机构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60%以上,香港和台湾地区则超过30%,国内不到5%,严重匮乏。今后一段时期,各大银行相继成立理财子公司和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则将彻底改变产品思维的老路,将给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也为今后的理财净值化、资产配置奠定坚实基础。

外资财富管理机构、合格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将进一步补充机构投资者多样性,能够为普通民众提供主动管理,深化与泛资产管理的融合发展,为投资者谋求更加稳健的收益,避免“踩雷”和风险试错。

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合格投资者将逐步壮大起来,而不合格的财富管理机构将不得不出局。

国际化竞争即将来临  

财富管理的国际化不可回避。一方面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仍然不足,一些外资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门槛较高,而且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财富管理的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产品单一,散户众多,配置观念较弱,远远不能达到国际平均水准

当前,外资开放的步伐加快,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变革:

其一是主动改善自身的资产管理水平,向国际顶尖的财富管理机构学习,引进外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或者设定合作机构,如家族办公室、私人银行中心,把握财富管理的主动权。

其二是要加快推进资产管理公司的落地,培育专业化的财富管理团队,借道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加强与香港地区的金融合作,如到香港设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财富管理中心。

其三是要借助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财富管理的有利形势,推进大宗商品与财富管理的协同,研究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实现财富管理的全球化布局。

资产配置走向深度  

普通投资者的财富管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多数以产品收益为取向,而且比较保守,持有定期存款、稳健理财和货币基金等仍然是主流,无风险收益成为普遍选择。相反,普通投资者对于权益类市场,包括股票、基金、外汇市场等处于浅层次阶段,盲目跟风现象、羊群效应明显,多次“牛市”行情高涨时普通投资者大举进入,最后无奈撤退导致损失惨重的经验历历在目。情绪化操作是财富管理发展的障碍。

随着国内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监管政策和整治,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洗牌,优质的、专业的、高效的机构投资者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因此经过数十年行业发展和监管指引,普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将最终走向深度。资管新规落地后,单一的理财产品已不再是唯一选项,资产的多样化、资产配置的观念逐渐深入后,财富管理将越来越精细化,从产品、营销服务过渡到资产管理。

价值投资成为主基调  

散户的大量存在,跟风的投资者不胜枚举,这不仅在股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财富管理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追求高收益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所有的平台最先打出的就是“收益率”,赤裸裸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显得“实在”。

国内的投资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追求短期收益,无论是在股市还是理财市场,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现象十分严重,最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互联网信息普及率越来越高,财富管理机构更加丰富,逐渐培育了一大批专业的投资者,大部分家庭对于财富管理的认知度也在显著增强。

不仅机构投资者高呼价值投资,普遍投资者同样在呼唤价值投资,因为短期的收益率和“价差”的模式已被抛弃。鼓励上市企业分红有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资管新规要求打破理财刚性兑付,净值化趋势明显。因此,这些外部制度和市场的环境进一步鼓励长期投资,采取专业的策略建议,注重分析市场的动态,这样能够避免“冲动”投资,也避免成为随机漫步的“韭菜”,实现财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科技助力治理优化  

国内财富管理的数量约5000家左右,数量不少,但规模偏小,治理结构比较模糊,行业发展缺乏国际化标准,以独立的咨询类财富管理机构为主,如理财公司、金融公司等,服务能力偏弱,民众认可度不高,局限于广东、福建等地方区域,辐射范围和服务范围有限。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存在品牌信誉不强、产品研发缓慢、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借助于金融科技将有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金融科技的主要魅力在于提升金融机构的数据和技术输出能力,搭建一个与用户深度体验的场景,增强服务能力和体验感,金融科技的应用将极大推进财富管理机构的升华。目前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工商银行的“AI 投”、中国银行的“中银慧投”等已投产应用,证券行业和保险行业也纷纷拥抱金融科技。金融科技主要在财富管理机构的前中后台的综合运用,能够极大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来源:《财富管理》

原标题:经验分享 未来财富管理行业的破题和机遇在哪里?

(本文来自于界面)

财富管理 机构 机构投资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4-24 日丰股份 002953 --
  • 04-23 有友食品 603697 --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7 运达股份 300772 6.5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