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大河风流》:回归传统叙事美学

长篇小说《大河风流》:回归传统叙事美学
2019年03月25日 18:00 中国新闻网

长篇小说《大河风流》:回归传统叙事美学

中国新闻网

    《大河奔流》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高凯 摄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作家朱东惠上中下系列长篇《大河风流》日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作品描绘了大辽河畔以冯氏家族为主的几个家族四代人跌宕的人生命运,其通俗而又颇具传统文化内涵的叙事被认为系对传统文学审美的回归。

  《大河风流》描绘了大辽河畔以冯氏家族为主的几个家族四代人中发生的传奇故事,缩演了从上世纪初到现今百年里中华民族的春秋大义,沧桑巨变,风云幻化。该作品中主人公的际遇成长、悲欢离合,映衬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衰兴,世事的炎凉,人心的幽明,显现了光明与黑暗、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磊落与无耻、无私与贪婪的缠斗和转化。

  这部作品故事性强而且富有哲禅味,在对历史的再现和人物性格的把握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日前举行的《大河风流》作品研讨会上,中国作协文艺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吴秉杰指出,《大河风流》丰富的故事性颇具价值,他表示,当代一些小说对于故事性不太看重,甚至认为作品的文学性就是语言问题,但其实文学性里,故事性肯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语言基本是表达感情的,那么这个感情是靠什么,要附在故事上面。《大江风流》的故事非常丰富,展开的非常多,随着人生展开,随着地域展开,随着环境矛盾展开,由于故事性的充分展开,把人生跌宕起伏写得很充分。我觉得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价值和故事价值是联系在一块的,中国文学里面最有代表性的,语言最美的《牡丹亭》的词,这么美的语意也是跟故事在一块才充分体现文学性的。”吴秉杰说。

  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指出,《大河风流》是对当下小说叙事的一种反叛。他表示,当下有的作家在小说叙事中一味追求厚重,但作品越发艰涩难懂,“东惠先生在这方面是反叛的,他追求的叫故事情节,特别是人物刻画,这是值得敬重的地方,而这其实是我们文学的传统。《大河风流》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是非常鲜活生动的不同的面孔。”

  评论家李云雷直言,七八十年之后,朱东惠再重新写那段东北历史,与当年肖军、肖红等作家所持的角度视野有很大的不同,“后视视角跟他们置身在其中有很大的不同,肖红强调的就是我们民族内心所受到的伤害,肖军写战士的勇敢突出反抗的精神,但是我们在这本书里边,它其实是一种历史的视角,重新去看那些人和那些事情,就把这一段历史整体塑造成一段史诗性的写法来写,确实是有一些跟我们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不一样新的看待历史的方法。”

  此外,他同样强调了《大河风流》的写法继承了传统中国的美学,“作者非常注重故事注重人物,很少看到现代作家有这样写的,比如每一章前边有几句诗,四句诗后边两句是别的词新诗这些。这跟我们传统的小说形式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前面有起到一个提示性的作用,但同时呢又似乎是一种闲笔,让我们从整个故事的情节,小说的世界里边可以起到一种兼离的效果,这样的方式特别类似于我们传统中国美学的追求。”(完)

大河风流 叙事 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2 迪普科技 300768 --
  • 04-02 博通集成 603068 --
  • 03-27 中创物流 603967 --
  • 03-21 三美股份 603379 32.43
  • 03-18 亚世光电 002952 31.1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