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近几年高速增长“天花板”已经初现

消费贷近几年高速增长“天花板”已经初现
2018年09月15日 05:17 华夏时报

一碗面要80元,出租车漫天要价,安检排队太长差点误机…你在机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首届金跑道奖·国内机场口碑评选”正在进行!【点击投票】为机场打分,你说了算!

  消费贷近几年高速增长“天花板”已经初现

  互联网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会否与电商对实体商场一样,引发颠覆性行业变革?

  最近,上市银行发布了半年报,互联网银行发布了去年年报。以腾讯旗下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已经在个人消费贷款上长驱直入,截至2017年12月末,微众银行累计发放贷款超8700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335%;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与几家上市城商行个人消费贷相比不相上下。微众银行成立才3年时间,而这些城商行成立时间几乎都在20年以上。此外,网商银行、百信银行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对传统中小银行形成了冲击波。

  “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拥有海量的线上流量,用户粘性太强了,在银行未能覆盖到的个人贷款上具有天然优势。”华南某城商行负责零售业务的副行长对《华夏时报》记者称。

  一路狂奔而来

  “我们是一个非常小的银行,仅有几项银行业务;我们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银行,成立到现在只有3年多的时间,从一开始我们的定位就是普惠金融。”上个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如此描述。

  微众银行只有“三岁”,战绩几何?前不久微众银行发布的2017年报显示,营收达到67.4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75.54%;净利润为14.48亿元,同比上年狂增261.1%。

  微众银行开业第一年亏损5.83亿,第二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4.01亿元,第三年净利高达14.48亿元,净利呈现几何式高增态势。

  A股26家上市银行营收、净利增速又如何呢?2017年上市银行营收增速处于-10.89%至22.82%区间,平均净利增速为4.8%。微众银行作为开业仅3年的互联网银行,业绩以裂变速度暴增,照这个速度下去,未来将会赶超部分上市城商行。

  “依托金融科技与BAT流量入口,互联网银行高速成长,与传统银行的个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微众银行成功背后是金融科技与流量相结合产生的巨大力量。

  微众银行目前核心主打产品为“微粒贷”,是一款针对个人线上小额消费循环贷款产品,目前该行贷款及盈利绝大部分来自该产品。截至2017年12月末,微众银行授信用户总数突破3400万人,“微粒贷”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与A股城商行个人贷款余额(剔除房贷)相当。比如,2017年末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个贷余额(剔除房贷)分别为1095.18亿、1045.38亿、976.81亿、887.44亿、548.99亿元。

  廖志明表示,微众银行业绩背后是互联网思维的“连接”战略。“微粒贷”的放款资金除了部分自有资金外,多数来源于合作的数十家银行。发放的每笔贷款中,微众银行与合作银行按2∶8出资比例放贷,利息收入按3∶7分成,截至2017年12月,微众银行联合贷款合作金融机构达到50家,而这50家机构分享了微众银行75%的业务量。

  易观的研究报告认为,互联网银行运营模式上都定位于“轻资产、平台化、交易型银行”,不以吸收存款为主,更注重搭建同业合作平台以拓展业务。

  不同赛道的竞争

  “传统银行很难去服务长尾客群,没有BAT的流量入口,组织架构也是基于传统银行的业务而设计,目前虽然也在喊互联网化,更多是原来客户搬迁至线上。”某国有大行深圳某支行零售信贷经理认为,两者处于不同轨道,也没有可比性。

  目前,互联网银行还只是基于BAT流量,从事个人贷款业务,服务的是传统银行未服务到的长尾客户。

  廖志明分析,BAT 利用社交、电商、搜索等流量入口,相继布局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及百信银行应运而生。微众与网商均聚焦于小额业务,但基于流量入口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客户定位,微众利用腾讯的社交大数据,定位于个人消费者,网商银行则背靠阿里系电商平台,聚焦于小微企业与农村用户,百信银行则主打线上场景式消费贷款。

  传统银行也在网络化,但是路径与互联网银行完全不一样,依靠打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渠道,以实现产品线上化。但是客户当中相当部分是由原来的客户迁徙而来,网上渠道新增客户仍需发力。由于缺乏应用场景的银行APP,对客户的粘性相对BAT来说较弱,银行APP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出现下降趋势。

  传统银行如何突破流量与应用场景短板?国有大行纷纷与互联网巨头展开合作,比如工行与京东金融合作,建行与阿里巴巴合作,农行与百度合作,中行与腾讯合作。不过,能够发挥多大的协同效应,提升多大的业务效率,最终要看合作的深度与执行情况。

  传统银行在对公业务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大中小型企业客户仍然牢牢地掌握在传统银行手里,互联网银行目前最多只服务微型企业。

  “互联网银行经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未来个人贷款可能会触及‘天花板’,需要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口。”上述华南某城商行副行长认为,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并未形成正面竞争,也没有造成直接冲击。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
  • 09-13 顶固集创 300749 12.22
  • 09-12 长沙银行 601577 7.99
  • 09-12 兴瑞科技 002937 9.9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