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平台故意制造逾期 现金贷暴力催收再现“变种”

少数平台故意制造逾期 现金贷暴力催收再现“变种”
2018年06月30日 00:29 华夏时报

  少数平台故意制造逾期 现金贷暴力催收再现“变种”

  ■本报记者 刘陈希婷 北京报道

  经历过野蛮生长的现金贷,在2017年底也经历了狂风暴雨般的管控。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现金贷不是主动整改,反倒为逃避监管另谋出路。

  “现金贷原本办理的是12个月,但到后来发现却变成了36个月,索性就没还了,目前已逾期大半年,不过,这两天突然有人联系我,说要冻结我账户,这是真的吗?”一位饱受现金贷之苦的受害者王东(化名)在某贴吧中爆料。

  少数平台故意制造逾期

  去年底现金贷政策落地后,表面上各家现金贷“老老实实”遵守36%的利率红线,但实际上,现金贷仍暗礁汹涌。

  上述借款是因为王东在买手机时手头拮据,所以将目标移向了现金贷。“如果你这笔款项在明天下午3点还没处理出来,将依法申请冻结你名下所有银行卡和信用卡,后果由你自己来承担。”王东看着某现金贷公司发来的微信,心里有些慌张。

  “包括你的浦发信用卡后四位、交通信用卡后四位我们都知道,如果你再不处理的话,将依法申请冻结你的银行卡和信用卡。”王东得到的消息是,等到合同涉及的所有费用计算出来后,对方将自动从他的银行卡把钱划掉,到时候也会将有关信息发送给他。

  目前,王东最为好奇的是,现金贷公司是否有这样大的能量,冻结他的银行账户。他表示,本来自己现金贷办理的是12期,在履约几个月后,却发现变成36期,由此他索性就不还,至今逾期已超半年。

  记者注意到,王东的情况并非个例。另一名现金贷借款人谢源(化名)也遭遇了在现金贷公司借款16期变成24期的情况。

  “他还叫我拿出证据我很无奈,因为当初的单子被我扔了,求支招,他说要报警。”谢源的期数莫名其妙被改成了24期,让他感到很生气,并拒绝了现金贷公司的调解。

  事实上,与王东、谢源境遇类似的投资者不在少数,更有投资者谈道,上述现金贷公司对于投资者的爆料删帖很快,甚至达到秒删级别。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对于一些现金贷平台,不怕客户逾期还贷,怕的是客户不逾期。逾期还贷时间越长,平台所获得的利润就越多。由于逾期罚金金额可观,部分现金贷平台存在刻意弱化逾期提醒甚至强制客户逾期的现象,如在贷款到期日,人为设置技术障碍阻碍客户还款,以收取借款人违约造成的高额罚金。

  陈音江认为,部分不良现金贷平台借畸高的利率和逾期费攫取暴利,导致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由于过高的利率可以覆盖不良损失,很多平台便不再重视信用风险的管控,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不良风险大增,这不仅直接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使得现金贷业务徘徊在违法的边缘。

  暴力催收再现“变种”

  去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141号)、《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0号)等文件,明确了规范“现金贷”等网络借贷行为的管理要求,加强对“现金贷”业务的监管并逐步化解其形成的风险。

  2018年5月30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提请对部分“现金贷”平台加强监管的函》(整治办函〔2018〕59号,下称“59号文”),要求清理整顿手机“回租贷”、贷款过程中搭售其他商品、通过虚假购物再转卖放贷等变相开展的现金贷业务。

  59号文还重点点出了部分“现金贷”平台的四类违规情况:一是以手机回租形式发放贷款。二是贷款过程中搭售其他商品,变相抬高利率。三是故意导致借款人逾期,收取高额逾期费用。四是通过虚假购物再转卖发放贷款。

  在监管函下发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2018年6月12日亦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审慎选择提供贷款服务的机构或平台,理性办理借贷。如发现不具备放贷资质的机构非法开展贷款业务,消费者应当向监管部门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监管部门加强现金贷监管后,催收行业人员大量流失,平台为了增加催回率,不停提高催收佣金,甚至达到了90%。不过,在利益的驱使下,催收员开始变得“不择手段”。

  记者注意到,近期某平台以“大字报”形式催收借款就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悉,某借款人从事装修行业,当时急用钱,就在现金白卡、借几天、现金速递、急用钱、花无忧、立下贷等十几家平台先后借了钱。但由于借钱后,无法及时按约还上最后一笔款,该借款人便遭遇了本人借款信息和身份信息被借款公司贴在胡同口的电线杆上,颇有“大字报”意味,甚至其家人还遭到了催收公司的恐吓。

  分析人士表示,现金贷对信用风险管控的漠视,必然会带来较高的不良率,同时还会催生非法催收和暴力催收问题,引发恶性社会事件。现金贷平台在运营过程中,风控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依靠暴利覆盖风险,催收能力也成为部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坏账率较高,导致催收难度较大,在暴利的驱使下,各现金贷平台的催收手段层出不穷。

  一位曾接触过现金贷业务的借款人告诉记者,由于现金贷借款需向贷款公司提供个人手机号、服务密码及家庭住址等相关信息。一旦借款人不按时还钱或还不起钱,放贷公司就开始发短信、打电话,骚扰借款人的家人或朋友,甚至通过威胁借款人的人身安全等手段进行暴力催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则表示:随着现金贷业务的发展,企业需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以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行业协会应加强自律指导,明确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及行为准则,建设行业自律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减少对消费者的欺瞒、不正当诱导行为。

责任编辑:李锋

现金贷 暴力 借款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