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松紧冲击波:企业家把自己推进借新还旧深渊

货币政策松紧冲击波:企业家把自己推进借新还旧深渊
2018年05月23日 02:32 21世纪经济报道

  企业家眼中的 货币政策松紧冲击波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稳杠杆真的意味着货币政策趋松?”这句话,一家地方大型民企创始人王群(化名)一口气问了三遍。

  对于市场根据《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未来货币政策趋松的猜测,他既兴奋又担心。

  兴奋的是,自己有机会从银行获得足够金额的贷款,有效减轻业务多元化与规模扩张所造成的沉重资金压力;担心的是,在资金链重新宽松之后,自己如何应对新的业务扩张冲动。

  “此前已经吃过不少亏。”王群告诉记者,2017年初银行出现天量放贷时,自己趁着银根宽松之际一口气募集了10多亿元投向新材料与物联网项目,然而随着此后相关部门持续加大防范金融风险与去杠杆的监管力度,导致市场资金抽离速度加大与融资成本日益抬高,如今这笔即将到期的16亿元债务很可能让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目前我们主营业务创造的自有资金,加上政府补贴款,只够解决约50%债务兑付额。”他透露,目前他已经做好最坏打算,要么出售部分公司优质资产筹资还债,要么干脆向民间机构拆入高息过桥资金,至少先确保公司看上去“不差钱”,否则债务危机将加速企业倒闭关门进程。

  “这段时间我们也在与地方政府沟通,希望当地银行能提供临时性信贷资金应对潜在还贷违约等资金问题。”他直言。能否成功,某种程度或许取决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宽松度”。

  紧银根下的规模扩张困局

  王群告诉记者,自己创建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当地算是颇有名气。2012年其公司总资产规模与年产值均突破百亿元,净资产也达到逾40亿元,负债率约60%。

  “2013年初当地政府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我们认为这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好机会,就一口气将业务范畴扩展到太阳能发电、清洁能源、新材料与物联网等领域。”他并不否认,自己对此也有小算盘——当时他们与地方政府有过“约定”,若这些绿色经济新业务发展迅猛,当地政府就考虑将这些资产注入到当地一家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实现“资产置换”,帮助他通过借壳上市方式尽早登陆资本市场。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当地政府还主动沟通当地银行,对太阳能发电与新材料等项目提供40%项目开发贷款。

  “当时真有种踌躇满志的感觉。”他告诉记者。但没想到的是,这也让他从此背上沉重的资金负担。

  2013年底当太阳能发电项目正式投资建设时,当地银行突然以银根紧张与放贷权限上交为由,暗示项目开发贷款审批流程将放缓,甚至不排除被否决的可能。但王群为了早日IPO,决定先动用企业自有资金填补贷款资金缺口。

  “后来,我才意识到一步错,步步错。”他感慨说。由于业务多元化布局导致企业自有资金耗费巨大,整个企业很快陷入资金链捉襟见肘的困境。为此他跑过多家银行寻求贷款,没想到银行方面抢先向他诉苦——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加之紧信用去杠杆措施接连出台,银行难以直接提供贷款资金支持。

  不过,在银行的点拨下,王群很快找到了其他融资方式——一是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以银行授信与资产抵押为基础发行企业融资类产品募资;二是通过非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与各家金融机构发行各类结构性资管产品进行融资。不过,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这些金融业务对应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利率高出7-8个百分点。甚至个别资管产品的综合融资成本竟然高于融资项目毛利率。

  为了早日登陆资本市场,王群决定“选择性忽视”,并决定将所募集的约10亿元资金(期限基本是12个月)悉数投入太阳能发电、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项目。

  “但市场格局变化太快,让我等不到丰收的季节。”他告诉记者,等到2014年太阳能发电项目投产运营时,整个行业由于激烈竞争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靠政府补贴维系不到4%的利润率。这让项目“借壳上市”开始变得遥遥无期。更重要的是,太阳能发电项目微薄利润不足以支付此前融资的利息支出。

  这反而激发王群新的“斗志”——既然太阳能发电项目“入不敷出”,干脆再融一笔钱投入利润率较高的新材料与物联网项目,打一场业绩翻身仗。到了2017年初银行天量放贷时,他通过地方政府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助,发行多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与私募债募集约16亿元资金(期限18个月至24个月),一部分用于偿还此前到期的贷款与融资产品本息,一部分则投入新材料与物联网项目研发。

  “这等于将自己推向借新还旧的深渊。”他直言,由于新材料与物联网项目研发生产进度慢于预期,相关项目现金流回笼速度大幅放缓,企业不得不四处筹措资金偿还这部分贷款债务;更重要的是,由于去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这16亿元融资对应的综合融资成本基本高达年化18%,一口气吞噬了企业1/3经营性现金流,导致整个还款资金筹资雪上加霜。

  有时他自己也挺懊恼当初没听朋友的建议,在2014年发起互联网金融业务,或许它能拓宽募资渠道从而创造更大的资金腾挪空间,进一步减轻当前企业还款压力。

  宁愿货币政策“偏紧”

  如今面对货币政策趋松的猜测,王群多了一份“谨慎”。

  “要说货币政策趋松的最大好处,就看能否帮助我从银行获得新的低成本信贷资金,解决眼前的债务到期兑付问题,不要让资金问题压垮企业,但我肯定不会将多余资金投向新项目去打业绩翻身仗。”他告诉记者。

  这些年与融资打交道的经历,让他渐渐感悟到,货币政策松紧对企业的最大冲击,体现在创业者心态层面——当资金泛滥时,企业家“不把钱当钱”,贸然开启业务多元化与规模扩张征途,梦想通过登陆资本市场一举解决资金回笼与高额回报等问题。但当市场资金面吃紧时,很多企业并没有及时调整策略,依然希望能靠“自己卓越资本运作能力”杀出一片天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却四处碰壁,直到企业资金链彻底举步维艰。

  “有人说这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薄弱所致。但我认为,有些事不是靠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就能解决。”他指出。很多新项目从投资到生产,从销售到产生现金流回款,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当货币政策由松转紧之间,很多银行突然对企业融资需求采取“一刀切”的回避态度,导致企业不得不寻求其他渠道高息融资,最终被高昂财务支出(主要用于偿还利息)拖垮。

  “在我们城市,四五家企业就这么倒下了。”他直言。这让他反而希望货币政策还能延续当前偏紧状态——以此克制他内心的规模扩张冲动,学会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环境下,如何将每分钱用在刀刃上。

  近期,他打算借鉴政府部门的做法,一是将旗下难以产生利润与现金流的僵尸项目关闭,从而给企业资金流“止血”;二是出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缓解当前业务多元化征途过程的资金难题。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货币政策 企业家 王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