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整治市场乱象:同业、资管成“重灾区”

银保监整治市场乱象:同业、资管成“重灾区”
2018年05月12日 01:59 中国经营报

  银保监整治市场乱象:同业、资管成“重灾区”

  秦玉芳王柯瑾

  5月4日,银保监会官方网站集中披露10张罚单,这也是银保监会挂牌以来公布的首批银行罚单。

  其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合计罚没约1.8亿元。招商银行金额最高,达6573万元,兴业银行5870万元。

  今年年初,原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今年银行业整治市场乱象的重点,聚焦八大类22个主要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各大银行正在落实《通知》要求进行自查排查工作,深化整治市场乱象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银行收大额罚单

  处罚公告显示,招商银行被罚款合计6573万元,违规事项涉及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违规批量转让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不良贷款、同业投资业务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等14项违规事由。兴业银行也因涉及个人理财资金违规投资、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变相批量转让个人贷款、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12项违规事由被罚款合计5870万元。

  从具体内容来看,上述两家银行违规事项多有重合,其中同业业务、内控管理、贷款业务、个人不良资产打包转让等业务成“重灾区”。

  关于此次罚单违规事项的原因及业务整改情况,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行历来重视合规内控管理,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工作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但此次现场检查暴露出我行在个别业务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我行是一种鞭策与促进。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我行高度重视,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加大整改力度,不折不扣将监管要求落实到位,目前总体已整改到位。”

  记者梳理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发现,银行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缺失、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以及与房地产相关业务的违规违法行为最多。

  某股份制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此前同业业务泛滥,渠道、品种等都比较散乱,很多银行通过挂靠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进行套利,最近监管严查主要是2016年以来的业务违规情况,对于大案要案可能还要追溯历史。

  此外,违规贷款问题仍是监管审查重点。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一季度共有12家银行的近20家分支行因房地产企业贷款违规及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等因素被处罚。此次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违规事由也均涉及该业务,分别因未将房地产企业贷款计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事项被罚。

  上述客户经理表示,房地产贷款未计入开发贷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企业申请贷款并不是用于项目建设而是用于拿地;另一种是,虽然企业贷款名目是开发贷,但实际上款项并未真正用于项目建设。

  据其透露,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四证不全银行就通过审批放款了,企业拿到款后并未用到项目建设而是办证或其他用途,违约成本很低,有些企业甚至用贷款冲抵资本金,贷款风险较高。这也是目前监管重点之一。

  他还指出,目前房地产贷款整体规模趋于紧缩,且今年较去年审核更严,如银行开展对房地产企业的委托贷款业务,也要参照银行的贷款审批标准进行审查。

  华南地区某地方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透露,近两年来房地产不良贷款上升明显,该行深圳地区不良率占比甚至高达65%以上,大部分都是房地产企业贷款。

  对于违规批量转让个人贷款主体的不良贷款,上述股份制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监管对银行不良资产转让是有标准要求的,虽然有些不良资产银行是可以经过自己处置回收的,但为了省事甩包袱,银行选择打折卖出,这会造成资产损失。

  财政部、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经[2012]6号)对不良资产的认定、转让范围及转让程序等都有明确规定,明确不能转让的不良资产类型,要求金融企业确定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和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整理,对一定户数和金额的不良资产进行组包,根据资产分布和市场行情,合理确定批量转让资产的规模。

  华东地区某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出于业绩和合规性角度考虑,银行会将允许期限内难以执行不能回款的、确认为死账核销的不良资产打包出售。他指出,前几年以对公不良资产为主,但近两年开始向个人小贷转变。“我们公司接收的个人小贷不良资产包中,四大行、股份制银行等都有,但不是很多,普遍还是以对公为主。”

  该总经理介绍,个人小贷不良资产基本都是打包转让,一般在10户以下,价格的折扣范围很小,银行覆盖本金多一些,有的利息也要覆盖一部分。“对公不良资产转让一般看银行和购买方的意愿,有的购买方希望打包转让,这样折扣率更高,竞争者更少,主要看双方谈判能力和溢价水平。”

  “目前市场上接收的不良资产还是以银行为主,民间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保证,未来非银机构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不良资产将会大量涌现。”上述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透露。

  市场乱象自查进行时

  记者梳理监管部门罚单案由发现,“内控失效”成为银行的“雷区”。事实上,自去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天价罚单”主要案由多次涉及“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以及“公司治理不健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今年银行业整治市场乱象工作的重点。

  原银监会在《通知》中表示,今年将全面开展评估工作。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分别于2018年6月10日前和12月10日前报送阶段性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及附表。各银监局应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并督促指导辖内机构开展整治工作,分别于2018年6月20日前和12月20日前报送阶段性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等。

  记者获悉,目前市场乱象自查排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基层分支行正在对我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和整改,目前还处于分行的整理阶段,总行汇总工作还没有开始。”某国有大行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称。

  “本次检查力度空前,涉及范围全,总行各级部门高度重视,董事长亲自召开多次会议部署检查工作。目前风险管理部正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22项内容,一一进行排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

  同样,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在谈到被罚后的整改情况时,也谈到了该行相关情况的治理。“我行已对内部相关责任机构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监督等手段提升相关机构和业务的管理水平。如加强公司治理基础建设,同时通过新一轮的体制机制和组织机构改革,完善组织架构;进一步梳理完善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规程,确保各项业务合法合规开展;加强系统建设,强化业务管理的系统硬控制,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和监督,规范处置流程,规范资产转让管理;坚决禁止办理不符合规定的业务,对各项具体的违规业务实施整改等。”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2017 年以来的金融强监管所造成的冲击大致可以分为三轮,而目前第二轮冲击正式开始,执行层面的冲击更为持久而不可预知;金融严监管之年,很可能会有大量的潜在风险在这里或者那里显现出来。

  除了大中型银行,城商行在公司治理,违规开展表外业务、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方面也有待整治。某城商行高管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该行对同业业务、表外业务持续自查和整改。期间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且涉及业务复杂,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从2014年到2016年的3年内,表外业务开展非常激进,曾一时将表内存量业务的80%转移到表外,各种信托计划、委托贷款都是那时开展的,且利率很高,而那些业务大多是5年期的,随着贷款期限的临近,很多被授信企业还款压力大,银行客户经理的日子也不好过。”

  该城商行高管称,目前该行在监管的指导下,正在努力扭转这种局面,开始将业务重心放在普惠金融和一些高新技术行业的上,但城商行辐射的客户群体有限,这条路还在探索之中。“一边自查之前涉及的市场乱象业务,一边调整全行的发展思路,一边是中高层的战略规划,一边是对员工的宣讲与福利待遇的保持。日子过的没以前那么‘惬意’了,但是心里踏实了不少。”上述城商行高管坦言。

责任编辑:关海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