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银行业有了“准入门槛”一说。有总行的,有分行的,那条件跟评先进似的。设计门槛的人比试着各自的聪明才智,力争把任何有风险隐患的客户拒之于门外,同时又能让优质客户能进入银行的怀抱。特别是当经济环境恶化的时候,门槛就更高了。最后这门槛越来越高,实则已是“抗洪”的堤坝了。

  所谓信贷“准入门槛”,应该是一家银行对信贷客户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最低信贷风险底线、偏好。再换个说法,是客户获得贷款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所以,信贷“准入门槛”是一家银行选择信贷客户的最低要求,不是最高要求;是放贷款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信贷审查、风险评估,不是拿着“准入门槛”这把尺去量贷款客户,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发放贷款。

  然而,自从有了信贷“准入门槛”这一说以后,银行反而逐步把设定“门槛”当作了风险审查。因此,“门槛”越设越高,导致一系列的弊病。

  由于“门槛”太高,几乎找不到符合“准入门槛”的客户。有些银行只好另开绿色通道,对达不到“准入门槛”要求的客户进行特别审核。经营机构为了能做成业务,必须千方百计把审查材料送入绿色通道,其间沟通成本之高、效率之低是可以想见的。对于业务人员来说,通过绿色通道,往往比做成业务还让人兴奋。曾见到多次,业务人员因为项目终于获得总行通过喜极而泣,那激动、那成就感,比与多家银行竞争在客户那里拿下项目还让人满足。

  由于“门槛”太高,对于业务人员和经营机构来说,怎么让贷款项目符合“准入门槛”,反而比风险审查本身更重要。结果造成,风险审查应该揭示风险,变成了如何掩盖风险。导致风险审查工作严重异化。甚至还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比如联保贷款、互保、无效的抵质押品、把项目贷款改成流动资金贷款等。

  由于“门槛”太高,迫使员工和经营机构选择客户和项目简单化、粗暴化。银行业贷款集中投放于国有企业、政府平台、房地产领域,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银行信贷“准入门槛”太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这些领域的客户和项目,相对容易符合“准入门槛”,即使不符合,也容易走绿色通道通过。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无论是前台还是后台,风险管理能力开始变得弱化、简单化。后台审计,拿着“准入门槛”当尺子,符合“准入门槛”的,即使出现了不良,追究责任相对也轻描淡写一些。中台审查,只要符合“准入门槛”的,就可以放行,自己感觉不会承担太大的责任。前台调查,尽可能找国企、政府平台、房地产等客户,然后往符合“准入门槛”的方向编材料。

  国内的银行业是时候调整信贷“准入门槛”的定位了。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支持实体经济、新兴行业,却效果不彰呢?高高的“准入门槛”如堤坝一样挡在那里。

  一个客户经理、一个信贷评审人员、一家银行,真正的风险控制能力,体现在对符合“准入门槛”条件的客户和项目的风险审查和管理上。也就是说,真正的风险审查能力,除了财务指标,更注重对行业、产业、技术的评估,对企业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的评估,对企业战略方向的评估,对当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中企业应对能力的评估。

  一家银行,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客户策略、风险偏好,设定基本的“准入门槛”。每家银行,由于自身的规模、所处的地域、人才等资源禀赋,会形成自己的战略。根据战略特色,确定自己的业务重点和目标客户。然后依据风险偏好来设定“准入门槛”。其次是对不同业务条线设定基本的“准入门槛”。在一家银行总体战略下,各业务条线又会有自己的策略,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当然就要对这些条线的客户设定相应的“准入门槛”。

  再次是对不同的产品设定基本的“准入门槛”。银行的各类产品,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设计的,面对客户需求的不同环境、不同交易模式等,其风险类型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相应的,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同。比如,个人消费信贷与个人经营性贷款,虽然都是面向个人客户,但却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业务,风险审查的重点和内容不同,“准入门槛”当然也不同。消费信贷,更多地审查客户的收入水平、资信情况、消费偏好和习惯等。个人经营性贷款更多地审查客户经营的行业、内容以及市场现况和前景,客户的经营规模和能力等。

  “门槛”是要让人跨的,但让什么人跨过,还是需要风险评估的。我们不是建筑“堤坝”,“堤坝”会把水不分青红皂白地挡在堤外。当水一旦漫过“堤坝”就是灾难。如果单靠“准入门槛”就能挡住信贷风险,那么这些年甚嚣尘上又一地鸡毛的互联网金融,真的就把银行给颠覆了。

  记得1982年毕业实习的时候,我的师傅在解放前就做银行的跑街。他对我说,我们做信贷员的,到企业要到处看、到处聊,厂里认识的人要比厂长还多,厂长、财务科长、会计、出纳、车间主任、仓库保管员、司机、开电梯的、扫地的各色人等,他们有各自看到、听到的信息,各个角落的状态也透露着方方面面的信息。你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就可以得到这个厂的完整真实的情况。光听厂长、财务科长说的,是不完整的。这一席话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也许,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能解决信息的收集、部分的分析功能,但最终的分析结论,还是要人来解决的。科技无论如何发展,相对于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终究只是星星点点而已。

责任编辑:张文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