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闲眺】

  中国的堪舆传统,论气脉必以山水,汤显祖却集矢于市井繁华,夷船洋舶,实最足以表现千年海丝古城广州以商立市的特质和风范。

  周松芳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汤显祖因上疏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为当时的“走广”风潮所激荡,绕道南下广州(正常行程应为三水—肇庆—恩平……),在广州盘桓二十余日后赴东莞为再从父扫墓并探抚至友祁衍曾遗孤,然后往游罗浮,留连四五日后,还前往澳门考察,最后才施施然就道前往徐闻。

  明代重农抑商,加之倭患,几乎一直实行海禁,大多数时间,只有广州这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获得“一口通商”的特殊待遇,因此就形成了有如20世纪80年代那种“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局面,当时则称之为“走广”或“走粤”。

  汤显祖与“走广”也别有渊源。首先他的故乡临川,就处在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江南和外贸中心岭南之间这一最重要的“走广”通道上,因而有着浓厚的重商和“走广”传统,汤显祖也撰写了《金堤赋》等予以热情讴歌;他的再从父老死东莞,或即因为“走广”。江西整个沿线的城镇都深受此惠,如唐文凤笔下的吉水清江镇:“镇市清江上,居民栋宇连。淮盐堆客肆,广货集商船。”《牡丹亭》故事发生地南安府更是仰赖于此:“南安居岭徼下,郡小土瘠,而广货所由,细民仰荷负为食,大姓则居积致货不赀。”(叶权《游岭南记》)许多江西人因此成为“打工仔”的先驱——“江西小民秋收毕,悉过梅岭就佣,广东地暖,可省寒衣,开春二三月复归东作,岁岁如之,广东人谓之使郎。”此外,汤显祖中进士后“观政礼部”,被贬前任礼部祠祭司主事,而礼部是主管外贸(朝贡贸易)的机关,对于“走广”,当更是会心。

  汤显祖对广州海外贸易的关注,在他早期的诗歌《送人之广州成亲》中也有反映:“送子灵槎海,瑶台彩日高。春年蝴蝶树,夜月鸳鸯桃。少和歌堂曲,还看大食刀。他乡奏龙笛,溪水自滔滔。”他抵达广州时,正值当时的“广交会”期间——每年两次准允夷商到广州城下交易,其余时间只能退居澳门——洋商夷舶及各省商人客船云集,繁华盛景,令其极为震撼,写下了堪称表现广州的最佳诗篇:“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中国的堪舆传统,论气脉必以山水,汤显祖却集矢于市井繁华,夷船洋舶,实最足以表现千年海丝古城广州以商立市的特质和风范。在《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嶴舶自吞吐,楼橹成烟墟。飞金出荧火,明珠落鲸鱼。吾生非买胡,万里握灵糈)《南海江》(时时番鬼笑,色色海人眠。舶上兼灵药,吾生倘自全)等诗中,汤显祖也对夷商洋舶,再三致意。稍后往游作为外商基地的澳门,更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赋诗纪行的作家,《香嶴逢贾胡》等诗礼赞一种全新的商品经济形态,非常值得关注:“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中国的传统往往是农商不分,商人发了财,必会买田置地,或设法跻身士流。

  “徐闻谪后愁无限,庾岭归来笔有神。”“柳垂横浦岭梅香,若士南归写丽娘。”(田汉语)当然, 汤显祖“走广”最深切的体现当属传世巨著《牡丹亭》的创作,所塑造的岭南才子柳梦梅,纵观中国小说史及戏剧史,不仅是第一个正面光辉的岭南人物形象,也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鲜明而强烈的地域色彩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位面海而生的岭南才子,一出场,便向海讨前程:“越王台上海连天,可是鹏程便。”(第二出《言怀》)紧接着便是前往澳门碰运气,巧遇钦差识宝使臣苗舜臣,并蒙恩赏赶考盘缠,最后还成为主考官,擢拔为新科状元。其前往葡商基地澳门谋取鹏程之便本身,便极具象征意义,也极能彰显汤显祖拥抱开放的心态和情怀,时至今日仍深具启迪意义。

  (作者系中山大学研究员、文学博士)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