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13:34 海外网

 

文理科生内心世界的区别漫画 (图源:网络)

近日,《纽约时报》刊发的一篇文章指出,人们对文科生找不到工作的认知,已经成为美国大学选专业的一大误区。作者指出,文科专业所注重的能力——写作、综合、解决问题——正受到雇主们的青睐。哈佛大学的教育与经济学副教授戴维·戴明(David J. Deming)2017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30年里,需要软技能和思考能力的工作,在就业和薪酬方面的增长幅度最大。

近年来,理科生“一统天下”的局面似乎正在被打破。在中国的知乎网站上,很多网友表示理科生不应再有一种胜过文科生的优越感,文理不分科也一度成为全国高考的趋势;在美国,政治人士将文科生作为一个攻击目标的喜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在日本,两年前,17所国立大学的人文系学部长联名向文部科学省递交抗议信,要求撤回裁撤教育学习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院系的通知,打响了“文科保卫战”……

对文科生认识的改观与经济发展不无关系。一般来说,在经济崛起时期,国家需要一批理科人才,为国家的军事和科技事业作出规划;而在经济稳定期,国家则需要大批文科人才,对国家治理和政治体制进行设计。历史上,各国的繁盛时期都不乏一批杰出的“文科生”,为国家走向指点迷津。拿破仑、罗斯福、丘吉尔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们不仅通晓政治,还拥有超凡的军事头脑,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正如知乎网友@磐僧所说,“理工科的东西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都是很直接的,文科的东西转化为生产力都是间接的、隐晦的”,正是这样一种间接和隐晦的力量,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不过即使文科的地位有所提高,普通文科生还面临找工作难、薪资低、传统观念对文科生的轻视等问题。是什么造成了文科生在当今社会的困境?

针对日本的“文科保卫战”,日本樱美林大学任教的高井洁司教授在凤凰周刊评论称,日本大学的自治,容易形成类似“地方保护主义”的氛围,造成大学趋于保守,过于注重自身利益,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文科在日本面临被废除的危险。北海道大学文学系学者押野武志认为,和理科生相比,文科生的培养难以通过量化手段测量其成果,造成人们认为文科生没有能力的印象,这加重了文科生的就业困境。生物制药专家徐实则对观察者网表示,文科专业在中国的“就业难”,是文科专业十几年来野蛮生长的结果,即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高校扩招的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失误,使得高校吸纳文科生过多,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供过于求,文科生因而成为这一后果的直接承担者。

不过,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摆在文科生面前的机遇没有变。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帮助自己的国家度过危机,似乎已成为文科生的使命。对中国来说,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文科生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广阔,因此文科生不应畏惧眼前的就业压力,应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文/海外网 刘思悦)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刘思悦、王少喆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