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美)胡迪·利普森 梅尔芭·库曼 著
  林露茵 金 阳 译
  文汇出版社
  2017年7月出版

  ——读《无人驾驶》

  ⊙郑渝川

  

  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早几天发布研究报告称,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近年发展迅猛,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的最前沿。过去三年,全球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投入超过800亿美元。在我国,百度拟明年发布全自动驾驶公共汽车,并已与金龙客车签约,预计明年量产无人驾驶巴士。此举将国内自动驾驶量产计划提前了两年。李彦宏称,百度正在与北京某汽车公司合作,计划到2019年实现部分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到2021年实现全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

  只是,我们的社会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规模运行做好了准备么?

  汽车被发明并推广使用的一百多年来,人在城市中的行动半径迅速扩大,为商业贸易、旅行等创造了极大的便利,再造了城市和生活。但是,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及安全事故频发等一大堆社会难题。从上世纪中期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开始,世人就希望让汽车及公路变得智能化,不需要由人来操作。这种期盼起初看起来是那样的荒诞不经,但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无人驾驶汽车所需的技术短板被一个个填补,幻想和奢望渐渐变成了现实。

  尽管如此,不少人仍然怀疑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如果无人驾驶硬件和软件出了什么问题,尤其是在都市繁忙的道路系统之中发生,后果真不堪设想。无人驾驶还不可避免会触发所谓的“电车难题”争议。质疑者提出,如果无人驾驶汽车面对必须撞向路人或牺牲车内乘客的两难选择,势必无法提交令人满意的答案——由机器而不是具备道德和感情的人来进行风险价值计算,这不能不让很多人深感不安。因为少量无人驾驶汽车投入道路系统,与城市里的汽车主要由无人驾驶汽车构成,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如果无人驾驶汽车大量普及,就需要运用交通预测软件、机器学习软件来处理海量的历史交通数据,并对实时变化做出反应。在极端天气等情况下,大量无人驾驶汽车都将面临数量和复杂性惊人的变化信息,其应对能力还有待验证。

  无人驾驶汽车的投入使用,还面临隐私安全问题。尽管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推广中,监管部门逐渐完善了相关的隐私保护,但无人驾驶汽车加入了能更深入、更精确匹配消费者个人特征、生活细节、出行方式和其他习惯的监控系统,由此产生的数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如何确保无人驾驶汽车制造商和软件运营企业依法尊重乘客数据,而不是私自将数据兜售给第三方?无人驾驶汽车的隐私,还涉及安全问题,即软件的脆弱性。

  对无人驾驶车的争议,此前在美国也此起彼伏,谷歌、特斯拉等企业与美国联邦及相关州的执法部门为此有过激烈辩论。有趣的是,2015年12月,美国加州机动车管理部门发布了首部无人驾驶车辆监管条例草案,要求无人驾驶汽车必须配备方向盘、刹车系统和人类司机——但这项要求招致猛烈批评,因为科学家有确凿的事实证明,如果人类驾驶员出现在无人驾驶汽车以内,并不会用心驾驶,也不会“无聊”到时时刻刻去紧盯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运行问题。

  但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专家、哥伦比亚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胡迪·利普森和创新企业家梅尔芭·库曼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他们在合著的《无人驾驶》中解释说,前沿科技能否普及推广,取得如汽车、计算机、智能手机一样的应用效益,取决于一个“零原则”:能否将一项或多项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甚至零。比如,蒸汽机大幅降低了动力行业的机械成本,计算机让计算接近于免费——无人驾驶汽车至少会降低四项核心成本:一,接近零伤害。将由人类汽车驾驶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降至微乎其微的程度。要知道,车祸在美国每年就会形成180亿美元的医疗成本和330亿美元的工薪损失。二,接近零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运输企业从此可不再设置客货车司机岗位,不再由这方面的薪酬支出。三,接近零耗时。无人驾驶汽车能大幅降低拥堵,还将更好利用路面空间。四,接近零尺寸。无人驾驶汽车的车型可设计得更小、重量更轻,并因此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无人驾驶》回溯了无人驾驶汽车在过去几十年来不同环节、领域内的发展。比如,机器人领域随着硬件传感器、人工智能软件和电脑的发展,技术设计逐渐成熟,一些领域的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精巧作业,这意味着控制工程的细节能力相比过去有了一个惊人的提升。由此为设计制造无人驾驶汽车的底层控制系统创造了条件。又如,在机器人工识别领域,经过美国等许多国家顶尖科学家、企业、研发机构的艰苦实验,机器识别检测技术也在加速迭代进化,错误率和故障率也在不断降低。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到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可以使之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运行,安全性超过了人类驾驶员。再如,车载传感器、GPS系统、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技术和装备的使用,让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行稳定性保持着惊人的提升速率。

  虽然《无人驾驶》的作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前景感到乐观,但也不无担忧地指出,无人驾驶普及的那一天到来之后,很可能个人出行里程、能耗都会出现大幅增长,加剧环境破坏,而这种新的通勤工具还会减少许多社交接触,这也可能加剧城市人的孤独感。

  在无人驾驶汽车这个大热门的角逐中,我们还能看到Uber的身影,这家共享汽车企业之于无人驾驶汽车有着天然的需求。确实,倘若无人驾驶汽车能顺利量产,且能安全运行,这就意味着,这会变成绝佳的共享交通平台,省去了专车司机和乘客的一系列麻烦。于是,Uber正不遗余力地促成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他们主动同传统汽车制造商合作,提供海量数据,帮助制造商完成测试,以期快速提升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的供给,大幅提高用户体验。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成熟,成本的逐步降低,想必会把城市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考虑到这种情形,共享无人驾驶汽车在未来或许会大有用武之地。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