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卢常乐 上海报道

    当前,以上海为缩影,中国利用外资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月16日下午,上海市商务委介绍了《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若干意见》从投资贸易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环境和研发环境4个主要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来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目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上海正在一步步推进相关政策布局。

    聚焦4个方面

    为满足在沪外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要素跨境流动、政府服务等方面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次上海市商务委发布的《若干意见》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共推出了16条具体措施。

    在投资贸易环境方面,《若干意见》提出了五方面的政策举措:一是支持高能级研发中心在沪发展;二是鼓励研发新模式,支持跨国公司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三是提升研发样品跨境流动的便利性,简化研发样品、试剂的进口手续等;四是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参与重大项目研发,支持外资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五是鼓励外资研发中心的研发成果在本地转移转化。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介绍称,此次《若干意见》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配置方面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将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方面起关键节点作用的外资全球研发中心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给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等的政策支持,来促进跨国要素流动。

    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此次《若干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最新举措,分别通过促进知识产权落地,建立多种途径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级,近一步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若干意见》提出了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这两条途径,且二者间进行了“无缝衔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季晓烨指出,此次新出台的举措重申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包括加大对知识产权的违反和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行政和司法的衔接,使维权更加迅速。

    此外,本次商务委发布的《若干意见》中,还对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与研发环境提出了具体政策举措。在服务外资研发活动方面,明确了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政府计划项目,吸收外资研发中心的科技人员参与政府计划项目专家库。

    而在营造人才环境方面,重点对便利外籍人才办理工作许可、出入境和优化生活环境提出了三点具体意见。其中包括简化手续、放宽外籍人才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限和支持各区开展外籍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等措施。

    尚玉英介绍称,此次《若干意见》提出的允许外资研发中心聘雇的外资研发人员直接申请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手续,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大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外资企业的角度来说,此次《若干意见》的出台正好契合了当下外资企业对生产要素布局的要求,外资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上海这个国际舞台与技术平台,进行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

    政策频繁落地

    实际上,上海市商务委曾于2015年10月16日发布《上海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意见》,彼时,该文件就从5个方面对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在沪发展共提出了18条意见内容。

    而在今年4月26日,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将积极利用外资的举措推向了新的高地。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国家战略,在此进程中出台的政策举措,正体现了在中国当前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外资与外商研发投资正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资金方面,利用外资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以上海为例,据上海市商务委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4万家外资企业贡献了上海GDP增加值的27%、税收总额的34%、进出口总额的66%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53%。

    与此同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外资研发中心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资源布置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载体,会直接促进知识与技术向中国传播扩散,更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创新效率。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崔新健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外商研发投资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创新体系,支持当地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研发和生产设备,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开发新的技能,促进产业的技术升级。

    (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lucl@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 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约50天

    本报记者 王尔德  杭州报道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再上一个新台阶。

    10月16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浙江省编办主任鞠建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8月份以来,浙江省各级各部门重点围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企业项目投资审批、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等问题,推动改革实施,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最近调研显示,今年1-8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从完成备案到核发施工许可证平均,审批时间从221天缩短到104天,提速一倍以上。剔除因经济回暖企业投资意愿增强等因素影响,初步测算,“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提速50天左右,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不过,鞠建林表示,“最多跑一次”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权力运行的“业务流”和“信息流”有待进一步整合优化,打通信息孤岛的任务仍然艰巨,受理与办理分离亟需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有待进一步攻坚克难,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和执法扰民问题同时存在等。下一步,将聚焦这些挑战和问题,推进改革落地。

    改革四大进展

    鞠建林介绍,浙江省近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继续深化。在开展“减证便民”领域,浙江省各级各部门依法为公民办理相关社会事务开具的各类证明事项从135项减少到97项,各级各部门需要群众和企业提供的证明事项从860项减少到359项。

    其次,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实施。其中,全面实施建筑工程“竣工测验合一”改革,推进政府职能从组织建筑工程现场验收的直接管理向制定验收标准、强化中介服务监管的间接管理转变,竣工验收时间从80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以内。

    据舟山市长温暖介绍,该市对省市重点项目实施“项目中心制”,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全权负责项目协调推进工作。对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推行高效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实行用地审批、立项审批、项目报建同步进行、并联推进,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快48个工作日完成,时限全省最短。

    第三,打破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取得突破。目前,个人综合库、法人综合库、信用信息库数据归集基本完成。

    浙江省直部门前100项办事事项的数据需求整理和数源确认工作已经完成,有24个部门的43个业务应用系统基本完成与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在市县层面,浙江的市县积极推进本地系统和“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累计打通76套市级系统和27套县级系统。

    同时,省市县可网上申请办理事项的开通率,分别达到79.9%、61.5%、55.9%。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累计缴费业务量达3090万笔,证照快递量达1081万次。

    温州市常务副市长陈浩介绍,针对长期困扰“一网”运行的“信息孤岛”问题,温州建立了统一的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现已归集了71类群众办事中最为常用的政务数据,并在45个部门中应用,日均数据查询量超过1万次。

    第四,公共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加速推进。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烦、排队长、住院难等这些最直接、最繁琐、最迫切的问题,创新思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就医流程改造,畅通门诊诊前、诊间、诊后信息化环节,完善服务体系,逐步减少挂号、缴费、取药、取单、检查检验等环节的跑动,实现看病就医少跑路。

    下一步工作重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浙江将采取针对性改革措施。

    鞠建林介绍,在权力运行的“业务流”整合优化方面,浙江进一步规范浙江省各地各部门办事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和业务流程,建立办事事项及其办事指南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构建标准规范的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体系。

    在投资审批改革方面,浙江重点推进以“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改革,建立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新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加快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多层级、多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

    同时,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鞠建林强调重点是落实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全面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浙江省各类国家级开发区的复制推广工作,着力营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鞠建林介绍,在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方面,重点是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要求,提速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与“一窗受理”系统对接,加快完成市县办事事项的数据需求梳理确认工作,大力推进“1253”公共数据共享技术体系建设,实现网上受理办事申请的全覆盖,年底前力争实现省市县三级办件量前100位的事项数据共享。

    绍兴市市长马卫光透露,下一步,绍兴将重抓涉民事项全市通办。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统一受理窗口,通过异地受理、受办分离等方式,力争年底前至少实现200项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在绍兴城区同城通办,明年底所有涉民高频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wangfan@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