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17:19 新华网

  9月16日,凉州文化论坛在甘肃省武威市举办。思客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本文为采访实录。

陈星灿:所有的东西跟人一样,它都是有生命的、有年限的。

思客: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陈星灿:

  我们要保护遗产,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因为它不可再生。要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他们也走过一条弯路,我们走的弯路就更多。尤其要在生态脆弱的地区保护好文化遗产,因为只有保护好了,以后才可以利用。不要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去毁掉真正的文化遗产,去建假古董。有时候为了发展,把不好看的、真正的古迹推倒,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做了一些复原,从城墙到大的雕塑,其实很多东西都跟保护遗产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是不可持续的。应该先把它保护好,即便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好好的利用,我们的子孙后代还可以利用,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我们不能把它毁掉了,再想办法去补救,这就是资源的浪费,一点用处都没有。

思客:

  “修旧如旧”这种做法在很多考古复原当中用到了,这又和原本的保护产生了矛盾,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陈星灿:

  所有的东西跟人一样,它都是有生命的、有年限的,总是会毁灭的。我们考古保护做的工作,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它尽可能地延长寿命。在这其中维修是必须的,但原则就是别造假,别把小的推掉、建个大的。修旧如旧,是其中一个好办法,目的就是让它保护下来,然后再让大家看、让大家利用它。

  比如说武威,过去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一个桥头堡。五凉时期到西夏时代,它作为副首都的位置在今天是不可能复制的,是不可能再造的,那是一种特殊时代造就的。今天我们只能利用这样一个中枢的地位,发展贸易和文化。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