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日,由中国科协、国家能源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联合主办的“科普中国——绿色核能主题科普展览”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展览宣传核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旨在传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对核科学技术和安全的认识和信任。

    

    如今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的国家,在2015年11月, 同世界15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著名的“巴黎协议”,决心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长远目标做出一个大国应做的贡献。中国明确表示到2030年,国内的二氧化碳排放总值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至少要达到20%左右,并努力引领全球绿色发展。中国在“巴黎协议”舞台上的担当,道出了中国为了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愿付出艰辛的努力。为力求完成削减温室气体的指标,推动和发展核能源不失为一种有利的举措。

    

    非化石能源中,核电具有清洁、稳定、高效等特点。从现有技术条件分析,核电作为一种可供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而且,除了停堆换料,核电可连续满功率运行,不受风、光、水等自然条件影响。比如,广东省在运核电机组10台,装机容量1046.6万千瓦,占广东电力总装机的10%,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千瓦时,为广东供应的电量占全省的17.5%。与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2480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6105万吨、二氧化硫约59万吨、氮氧化物约38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在珠三角地区种植了近16.8万公顷的森林。

    

    中国正在努力从煤炭能源架构转型到使用更清洁的核能源。据了解,目前中国在建在运核电机组56台,其中运行36台,在建20台,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三,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同时,中国积极与国外公司携手推进核能源的发展工作。多年来,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核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多个地方和企业开展良好合作,提供相应支持。法国电力曾参与到大亚湾核和岭澳核电站的压水反应堆建设当中,年发电量超过450亿千瓦时,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核电基地。之后更与中国广核集团携手成立了台山核电合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现代化、高效率的两座台山核电站,成为中国核能发展的坚定参与者。另一方面,比尔·盖茨成立的一家核能公司-美国泰拉能源公司,也将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署第四代核电厂开发及商业化合作协议,目标是提供价格低廉、安全、环境友好的核电技术。

    

    中国在核安全方面也是做的非常到位。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完成对中国开展的首次国际核安保专项评估,高度赞扬了中国对核安保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所形成的《国际核安保专项评估报告(中国)》中指出,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在核安保监管队伍建设、核安保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 。

    

    进一步保证核能的安全运行,中国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核安全法》明确立法目的是为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保护涉核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同时明确了核安全责任、制度实施、公众参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等一系列问题。

    

    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及消费一次性能源产生的气候变化问题,加上有限的并且日渐枯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储备,以及风能、光能供应的不确定性,促使核能应用不断扩大。世界核电事业在注重安全的基础上已稳步发展,并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国也同时会在高安全标准下继续实施2020年核能发展战略计划,以确保达成更加清洁可靠的中国能源结构。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