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嘴里的新周期

  【缘木求鱼】 木木

  一个“新周期”,起码蕴含了两层意思,而且,两者的差距还应该挺大。

  中国话,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耐琢磨的一种语言。

  比如那个最有名的例子,“中国队大胜日本队”和“中国队大败日本队”,虽然一个“胜”、一个“败”,意思完全相反,但揉进这个句子里之后,最终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是一样。

  正是因为中国话有如此奥妙,所以在听国人说话的时候,除了要认真听之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琢磨,否则,轻者会不得要领,重者没准儿就能被引逗到沟里。比如这个最近被人吵来吵去的“新周期”,理解起来就比较有意思。

  就字面而言,一个“新周期”,起码蕴含了两层意思,而且,两者的差距还应该挺大。一层意思,可以理解成周期的重新开始,原来那个老周期,又一次重新开始了,仿佛麻将桌上,一个人和了牌,八只手一通乱摸之后,重新码好了牌,接着打;亦仿佛新王朝代替了旧王朝,虽然好像都是新面孔,但骨子里,拉的还是老车,走的还是老路,还得有个“王”。

  另一层意思,就是一个全新的、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周期开始了,是对原来那种周期的一个否定,是一个全新的“生命”。这层意思,显然就积极得多,新陈代谢、继往开来,有了新的变数,有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途径,有了新的手段,当然憧憬的前景就大不一样,更容易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两层意思,大不一样。那么,最近大家使劲儿吵吵的这个“新周期”,到底是哪个意思呢?有点儿不幸,好像还是像以前那样,注意力都聚焦于前者。

  争论这样的“新周期”,意思真的不大。中国30多年的发展历程,早就反复证明了,拿教科书上的死理论硬套鲜活的现实生活,少有套准的时候;即使仅以中国股市20多年的发展观察,靠这个市场混饭吃的“大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遗憾的是,后来者总是不长记性,恐怕病根儿就是两眼盯“快钱”盯得太出神儿,以致失去了把握历史潮流的兴趣和能力。

  双方这种在云端的坐而论道,无益于对时代潮流的把握和指示,都是从一些零零碎碎,或者自己特别在意、特别喜欢的数字上得出的结论,恐怕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就很大。“盲人摸象”的故事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但知道故事,和在现实生活中免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是两回事,感情一较上劲儿,大多数人往往都会抱定了一处最爱死摸不止,并据此得出自己的“真理”。

  因此,与其整日坐而论道,不如静下心来,到现实中走一走,最不济,哪怕注意看看那些企业家们整天在忙什么,或许都能得出更接近现实的结论。

  前几天,马化腾跑到合肥去,签约合肥公交的移动支付项目。在别人面红耳赤地争论什么“周期”的时候,他东跑跑、西跑跑,不知不觉中,一个新的“脚手架”已经初具规模了。你觉着马化腾在乎什么“周期”吗?

  据说,马云的办公室别号“桃花岛”,会议室大名“光明顶”,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风清扬”。风清扬是个神仙似的人物,桃花岛主黄药师,是个世外奇人,而光明顶呢?就是个实实在在的“鬼窝”。马云这是摆明了要“三界”通吃的架势。你觉着这种人居然也会对那个被炒来炒去的所谓“周期”感兴趣吗?真感兴趣了,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对这种“周期”不感兴趣的还大有人在。不是有人说这个姓“周”的还趴在“L”型的底部不停地捯气儿,而且还要捯好长时间吗?董明珠就带了几百亿跑到河南投资去了。你觉着董明珠在乎这个“周期”吗?非但这些大名鼎鼎的人不在乎,马上就要“十一”黄金周了,到时你问问那些堵在高速路上和拥挤在各处景点的游客,估计也没人在乎。

  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在乎的东西,虽不能绝对地说一点儿价值也没有,但起码可以成为一种新思考的起点,仅就此而言,价值也弥足珍贵。因此,“新周期”应该有点儿新意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韩佳鹏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