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高=效果好?

真人秀一亿制作费,起码六成给明星?

这种说法早在真人秀井喷的2016年,就已经在网上流传开来。不论数字的真假,花在明星嘉宾身上的成本,和成为现象级综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似乎已经被业内认可。

但是明星为节目带来的贡献力到底有多少呢?换一种更加直接的问法来说,是不是明星越大牌,人气就越高?钱花得到底值不值?是时候需要面对这个残酷的答案了。

近日,今日头条算数中心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综艺节目影响力报告(电视综艺)》,报告里就做了一件很妙的事情——计算了每位诸位综艺明星在不同综艺节目中的贡献度。结果发现,至少有两类明星:

一种是明星对其参与的综艺节目贡献度大且均衡,属于综艺表现突出稳定型,例如何炅、谢娜、董卿、孟非,他们对手头每一档节目的贡献度都比较高。比如,接连在《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大放异彩的董卿,两档节目的贡献度都超过65%,台柱子可真不是白叫的!

另一种是明星对其参与的某一档综艺节目的贡献度较大,属于单一节目出彩型。比如大张伟之于《挑战的法则》,单人贡献度就接近60%(这个节目总共有6个嘉宾啊),不过他参与的其他节目就没有这么惊人的贡献力了。可见,即使是同一位明星,在不同节目中,他/她的贡献度表现也能有天壤之别,这其中就关系到嘉宾与节目之间的适配性问题了吧。在这个行业,解决适配性的问题提往往靠感觉、看经验,是时候换个思路用大数据为综艺节目找到最匹配的明星了。

头部综艺=赢家通吃?

2017年上半年所有卫视的主要综艺节目大概有83档,这个数字看上去有些震惊,因为平时我们在微博之类的社交平台上,似乎只能看到几大头部综艺的身影,在综艺乱斗的周末基本就是被这些话题综艺和话题明星所淹没。

不过实际的情况的确如此吗?我们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重要的环节?《报告》给我们暗示了一种新的视角——用户的选择。报告选择了用户参与度作为考察综艺的角度,这个指标涵盖了篇均阅读量、每次阅读时长、篇均评论、篇均收藏、篇均分享情况等多个数据,这些阅读行为都能直接反映出用户的偏好和接收质量,而这个就是我们在过去评估中所遗漏的环节!

结果呢,果然冲出了一大批黑马!《笑声传奇》、《中国诗词大会》和《欢乐中国人》占据了用户参与度最高的综艺节目榜单前三,小众的《梨园春》、《爱笑会议室》也闯进了TOP 10。

从节目的内容来看也同样反映这个结论,喜剧类、特殊才艺类和文化类这些非热门综艺节目类型竟然占据了前三名,而并非扎堆出现的音乐类、体验类。所以,仅从“声势浩大”来判断一档节目的方法早就已经过气了,那些能够充分调动受众参与的节目,将具有更大的潜力!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与今日头条算法分发的平台特性紧密相连的,根据用户真实的兴趣和需求推送资讯,而非强势的单向传播,最终导致了优质节目与优质用户在平台的相遇。

品牌曝光=商业诉求?

企业赞助综艺节目,就是希望当用户提起某综艺节目,就能想到某某品牌。品牌希望在综艺节目中曝光,提高经济效益;节目则希望通过节目效果帮助品牌传播,这是节目的商业诉求。但是曝光就等于达到诉求吗?这个等号可能并不是能轻易地划下。

《报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品牌和综艺节目的目标受众相契合度,当契合度越高,植入营销的效果也就更理想。比如说,vivo在《快乐大本营》、《王牌对王牌》、《来吧冠军》上都投了广告,报告分别分析vivo与这三档节目的匹配度,包括年龄、性别、地域三个不同的维度。《王牌对王牌》和品牌在年龄与地域维度上的匹配度最高,但《来吧冠军》在年龄分布上与品牌更为契合。

所以,品牌在决定与哪个节目牵手之前,不妨想一想自己是想要抓住那一部分目标受众,还是想要拓宽用户市场。找到一档用户契合度高的综艺节目,精准营销和高曝光率并非不能兼而有之。

虽然2017年的暑期档已经落下帷幕,但今年的综艺大战还远远没有结束。今年的战况如何?第四季度该如何排兵布阵?未来又该把眼光放到哪些节目类型上?如何将节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整个行业依然都还在探索中,《2017年电视综艺传播影响力力(上半年)报告》或许是一种解题的方案。(王禹/文)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