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来了,银行准备投了吗?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9月8日,多家公募基金拿到了首批公募FOF产品的批文。这距离2016年6月证监会对《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已经一年多。

  对于银行而言,公募系FOF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名银行人士,综合来看,银行更倾向于私募FOF或通过专户来做FOF,亦有银行人士表示更青睐MOM模式。而就银行代销方面,有城商行人士表示还在研究,更看好全天候和养老两个主题,同时也要进一步测算对应客群的需求。

  某城商行资管部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认为,“FOF一定是未来趋势”,但该行主要是通过专户或者投资私募FOF,目前还没有投资公募FOF的计划。

  该负责人表示,在选择私募FOF时,主要是可以看到私募明显的风格导向。“比如做CTA的,细化是做趋势的还是高频的。我们看FOF的时候,不会简单地去看一个所谓‘混合型’,或者一个单一的风格。”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相比于投资单只基金,银行投资FOF更多是从多元化投资角度考量,首先会优选母基金管理人,它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同时还要结合银行自身的需求。

  亦有多名城商行人士反馈,目前部门内有团队在跟进研究FOF投资,但至今还未落地,包括以专户、私募或公募形式。“持续观望”的态度较为普遍。而目前固定收益市场的情况,也导致某国有行资管部人士发出了“现在自己投什么都比给基金券商划算”的感慨。

  另有股份行资管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更倾向于做MOM(银行自己作为母管理人),因为相比FOF可以更好地管理子管理人(小M)。“选子管理人(小M)和子基金(小F)的区别在于,小F看不到底层持仓且不便于沟通。”另外,FOF涉及到母基金和子基金的双重收费,也是一些银行更倾向选择MOM的考量。

  某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分析,虽然小型银行机构通过专户投资FOF较难有动力投资公募FOF,但今年3月证监会通过《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发布了加强公募基金投资者集中度管理的若干要求,对银行投资公募FOF也可能有一定约束和影响。

  上述通报中,明确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的基金必须采取发起式形式,才不受单一投资人持有份额集中度限制。而发起式基金要求基金管理人及高管作为发起人,自己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基金,并不是基金公司的主流产品。否则,单一投资人持有份额不得超过50%。

  除了银行自身投资,银行和基金的合作方式还有代销。某城商行分管理财产品代销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公募FOF有一定兴趣,但还在研究当中。

  “对于城商行而言,销售FOF,第一看品牌,还是要选择老牌公司的基金;第二看历史包袱,过去几年,银行代销了一些亏损很严重的基金,要尽量避开这些伤了客户心的基金公司。”该负责人士分析:“第三看服务质量,一些大牌基金公司虽然名头响,但对于城商行不是很重视,但新发行的FOF基金一定需要渠道的培训和客户的路演,所以基金的配合度也是考量之一;第四看策略,我觉得全天候和养老基金是FOF最重要的两个主题,但这两类主题面对的客群不一样,还需要进一步测算这两类客群的需求。”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