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基金刘方旭:市场结构性风格延续看好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 项晶

  近期,随着中国联通混改方案落地、保利集团改革方案呼之欲出,投资者对国企改革概念的关注不断升温。这一波国企改革主题投资热潮将给A股带来怎样的变化?其中蕴含了哪些投资机会?下半年A股市场是否会发生风格切换?就上述市场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兴业基金国企改革基金经理刘方旭。

  公开资料显示,刘方旭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拥有9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就职于中欧基金、中国人保资产等公司,先后担任研究员、投资经理等职务。2015年5月,刘方旭加入兴业基金,管理兴业国企改革混合、兴业成长动力混合两只基金。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兴业国企改革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5.8%,在同期1359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业绩排名进入前1/9。

  国企改革驶入“快车道”

  “联通混改体现了中央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对其他国企混改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提升市场对国企板块的风险偏好。”刘方旭对记者表示非常看好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而且可能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多年。

  刘方旭表示,短期看经济增长相对平稳,政策预期稳定。尽管美联储缩表进程临近,但已在市场一致预期之内;下半年股票市场或将继续维持当前区间震荡的格局,指数向上向下的空间都不会很大,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市场结构性行情。在此背景下, 国企改革主题热点有望接棒成为市场主角。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虽然前几年国企改革试点有所反复,但可以看到很多国有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凭借实力在市场上取得了领先地位,部分国企甚至已成长为世界级的龙头,这些都说明了国企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次中国联通混改是国企改革挺进‘深水区’、开创新局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计将来国企混改会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

  刘方旭表示,他看好国企改革还在于混改能够实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时间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从8485亿元上升至1.1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3%;同期我国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从3191亿元上升至2.43万亿元,年均增速为22.5%。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国有企业有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因此,随着国企混改的大力推进,伴随民企、外资等其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原有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将不断提高。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政策引导和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将使相关上市公司价值在二级市场上获得重估,其中就蕴含了一定的投资机会。

  寻找国企改革白马股

  展望后市,刘方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A股市场将孕育重大战略性机会。在基金投资配置上,他还是以“白马股”为主。“国企改革前期力度较大的案例多数发生在竞争性商业领域,上半年,兴业国企改革基金主要选择了金融、食品饮料、汽车和医药生物等行业作为投资方向,原因在于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但估值低、具备很高的安全边际,而且均为国有优质企业,最能从国企改革的春风中受益。下半年在配置思路上仍将延续上半年的配置结构,以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蓝筹依旧是我们看好的主要方向。此外还会适当增配一些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主题方向的龙头国企。”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混改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据发改委披露的信息,国企改革前两批19家试点涉及军工、配售电、电力装备、铁路、航空等领域,而石油、天然气领域混改将在第三批试点中统筹推进。

  在此背景下,刘方旭认为,随着各行业混改陆续进入实施阶段,相关板块的关注度有望不断提升,短期市场预期的改善和中长期企业效率的提升都使得这些行业值得看好。此外,上海、山东、广东、山西、天津等省市的国企改革也值得重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