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9日10:4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9月9日消息,2017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于2017年9月7日—9日在郑州举行,期现货大咖云集,纵论服务国家战略,这将是我国聚焦期货市场的国际盛会。

  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广东中轻糖业集团董事长刘汉德出席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白糖分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当前榨季与上榨季相比,糖市比较难以判断,今年的情况比较复杂。

  一是2016/2017榨季市场供需情况

  从供给来看,可供量有1625.6万吨,其中产量929万吨,进口230万吨,走私200万吨,国储糖投放120万吨左右,2015/2016榨季结余146.6万吨,这个榨季消费1450万吨,估计结转165.6万吨。

  从市场变化因素来看,主面是供应、消费与走私几个方面:

  供应方面,后期国储糖准备出多少很值得关注。当前榨季已经拍卖83万吨,后面还有进口已加工的古巴糖40万吨要拍卖。是否继续拍成品糖还是加工原糖投资者应关注。

  目前来看,国储与地储糖拍卖对市场影响不太大。为什么?因为现在除了广西,整个沿海比较紧张,特别是好糖,价格比较高。

  消费方面,小用户用走私糖,大终端加量用淀粉糖,消费应该出现负增长。

  走私有多少?外商估计今年走私糖达220万-250万吨,单7月份通过台湾走私就达11万吨。内外价差过大,有暴利就有暴徒!

  二是2017/2018榨季供需状况

  从供给来看,市场可供流通量估计为1755.6万吨,其中产量1050万吨,进口330万吨,走私200万吨,其它有国储糖投放,以及2016/2017榨季结余165.6万吨。

  从消费来看,总量估计在1450万吨,这个榨季结余估计为245.6万吨。

  从市场变化的关键因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产量。由于面积增加,新植蔗比例增加,加上风调雨顺,甘蔗长势达到历年来较好一年,蔗糖产量估计增加。与此同时,甜菜糖利润可观,不断扩种扩建。

  初步估计,主产区产量分别为:广西610万—630万吨,云南195万吨,广东90万吨,海南25万吨,甜菜糖125万吨。

  第二是进口量。一方面是配额120万吨(含古巴糖),二是估计许可证下进口量210万吨,进口变数主要在许可证方面。2017年我国进口许可证数量从210万吨减为100万吨,2018年估计会恢复到210万吨。

  目前来看,应增长正规进口食糖数量,这好过走私,国家有税收。另外,增长进口会给原糖加工企业一条活路!

  三是市场分析

  第一是国内国外均进入增产周期,全球由供应不足向供应过剩转变,预计2017/2018供应过剩量为500万吨。其中,巴西3550万吨,持平。印度2400万吨,增产20%。泰国1200万吨,增长25%。欧盟2030万吨。中国1050万吨,增长13%。第二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替代品的增加,食糖消费增长将减慢,国内消费出现停滞或负增长。其中,中东和南非、北非不稳定,影响食糖贸易;有些国家外汇减少制约支付影响采购能力;中国淀粉糖增加和向东南亚国家出口影响中国及其它中南亚国家白糖消费;高糖价促进终端用户更多地寻救替代和低糖产品的开发,减少白糖用量。

  四是国内国际糖价可能处于下跌周期

  2011年国内糖价最高达7800元,不少人认为今后7000元以下的糖价见不到。2012年国家在6550元/吨收储白糖。结果呢?2014年9月底糖价3900元/吨!任何措施只能改变运动轨迹,改变不了大周期规律!

  五是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进口、走私总量的控制是糖业发展的根本

  国外过剩的糖就是要卖给中国的;贸易救济只是给行业提供喘息机会,正式进口和走私总量的控制才是根本;与其大量走私造成国家关税和增值税的大量流失,还不如增加配额外进口量,控制走私。

  六是成本因素

  国产糖生产成本2017/2018榨季估计会降低:产量增产13% ,固定生产成本会降低;糖料收购价格不可能提高。         

  原糖价格低位运行,配额外进口糖成本大幅度降低。

  走私糖成本降低:从10月份开始欧盟放开白糖出口,市场白糖不缺。

  2018年5月22日开始配额外进口糖关税调低5% ,按14美分计算进口成本调低150元/吨。

  国际原糖短期因增产周期的到来,长期看跌。

  由于1709合约有人愿意接货,而国储糖怎么出库还没确定,近期反弹。

  从糖业周期来看,牛市已经结束。

  建议制糖企业利用反弹机会对2017/18的合约进行套保。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