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个月原保费累计数180亿,上半年却为165亿

  人保健康调账背后:专业健康险公司转型难

  宋文娟、曹驰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实现原保费收入165.4亿元,实现净利润0.12亿元,这是来自人保集团半年报的数据。

  让人不解的是,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的原保费收入却为180.6亿元。此外,该公司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人保健康保险业务收入却为-3.2亿元,这一数字在一季度为168.7亿元。

  对此,人保健康解释称,2017年6月,公司按照半年财务报表审计的原则,全面复核了各个会计事项,对不符合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产品核算进行调整。该公司销售的某款产品,从实际承保业务来看,因投保客户大多未选择保障责任,仅选择投资增值部分,结果表明不能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经与审计师确认,需要将该险种2017年上半年业务的核算从保险合同核算调整为按照投资合同核算,这方面影响大概是50多亿元,所以二季度保险业务收入为负。

  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表示,人保健康此举也是挺无奈的,监管和外部审计越来越严,公司没办法才把保费调整为投资款。他坦言,之前他所在的公司也有过这样的处理手法,还是因为理财类产品销售多了。而多位专业人士认为,专业健康险公司异化销售理财类产品,主要是因为专业健康险经营范围受限以及当前保险行业和医疗行业割裂的状况所致。

  原保费越来越少?

  据了解,人保健康是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控股股东为人保集团。

  目前,人保健康已经在全国设立25家省级分公司、109家地市级机构、99家县区级机构和97家互动部,依托人保集团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分销服务网络可覆盖中国近100%的地级和县级行政区。

  来自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人保健康的原保费收入为180.63亿元,而1~6月为165.42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前5个月人保健康累计的原保费还高于今年上半年的原保费收入,而且6月份人保健康还在正常开展业务。

  除了保费数据的异常变化之外,人保健康的保险业务收入也发生了变化。来自人保健康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人保健康一季度的保险业务收入168.72亿元,而到了二季度该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变成了负数为-3.29亿元。

  究其原因,人保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销售的《补充团体医疗保险A款》产品条款责任本身符合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可以按照保险合同进行核算,公司的核算规则也是按照保险合同进行设定。但投保客户大多未选择保障责任,仅选择投资增值部分,结果表明不能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该负责人解释称,经与审计师沟通,明确需要将该险种的核算从“原保险合同”调整为按照“金融工具”核算,即把核算在利润表中的“保费收入、赔付支出、提取长期险准备金”等调整至资产负债表“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科目。

  在人保健康二季度将原来一季度的部分保费由保险合同调整到投资合同之后,人保健康的业务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保监会的数据来看,今年前5个月人保健康的原保费收入为180.63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6.41亿元。而到6月调账之后,前6个月人保健康的原保费165.42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58.25亿元,调账之后其保户投资款增加了31.84亿元,这代表人保健康的万能险业务占比提升了。

  对于本次调账所涉及的《补充团体医疗保险A款》产品,某险企精算师认为“这款产品很像是医疗账户式储蓄产品,没有特别的风险保障成分”。

  他指出,正常的健康险不管是津贴型还是报销型,如果出险给客户钱,不出险不给客户钱,这是比较典型的健康险。但这个产品可能存在理财的条款,所以有部分客户选择理财增值的部分,真正保障部分匹配较少,以至于外审不能满足重大风险测试条件。

  专业健康险的囧途

  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认为,人保健康挺无奈的。“谁不愿意把它做成保费,没办法才调成投资款,这样对公司的报表反而不好看,哪家公司不愿意把报表做好看一些呢?”他坦言,之前他所在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也有出现这样的类似的现象,“理财类产品占比大,公司规模又不是太大,很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纯保障产品肯定没有理财产品好卖,客户比较接受返还型产品,”一位从事健康险工作和研究的人士说。

  “正常的健康险,不容易上量,而像本次调账所涉及的《补充团体医疗保险A款》产品并不是常规的健康险产品而更类似理财险,但这样的产品容易上量、做规模。”一位精算师告诉记者。

  “专业健康险公司只能做健康险,不能做寿险和财险,经营范围受限,又要求规模,只能在这里面做文章了。一些健康险公司的长期护理险产品实际是中短存续期产品,而不是纯正的长期护理险产品,也是与此类似,”该精算师说。

  安永精算与风险管理团队发布的《2016-2017保险业风险管理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披露,目前市场上六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总和占健康险行业原保费收入总量不到三分之一,健康险产品的销售仍主要依赖于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

  对于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困境,《白皮书》认为,除了医疗费用风险难以控制、未找到适合的管控模式等原因,保险公司获取医疗数据困难也是一大原因。

  《白皮书》显示,我国目前医疗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暂时无法满足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开发以及风险管控的需求,并且保险行业与医疗行业之间未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保险公司很难第一时间获取所需的医疗信息,从而对健康险产品开发和定价产生了技术型困难。

  “专业健康险公司生存困难,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有保险公司产品设计、以及运营之中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商业保险没有办法深入地介入到医疗之中。我们的保险公司没有办法管控到医院的诊疗、用药行为。我们的保险端介入不到医疗,特别是事前的健康管理、医疗健康风险的防范。”爱心人寿董事长张延苓认为。

  “保险是管理风险的,是基于风险的概率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而作为商业保险公司,你不掌握数据是不可能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个是根结所在。当前保险和医疗割裂,公司没有数据,怎么开发真正的健康险产品?”张延苓说。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