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成了“巨无霸”,怎么办?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对这起网约车市场两大巨头并购,商务部立即展开反垄断调查。然而一年过去了,一边是迟迟未果的反垄断调查,另一边是乘客和网约车司机的诸多抱怨。乘客抱怨现在通过滴滴出行打车费用贵了不少,而且用软件经常打不到车;司机也叫苦不迭,称干的活多了,挣的却少了。

  在“共享经济”旗号下,出现了一个垄断一切资源的“巨无霸”,该怎么办?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的回答是:鼓励竞争。

  没有竞争对手,滴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爱丽丝梦游:滴滴已经把共享出行这手牌打烂了,早已不是共享搭车鼻祖优步最初的目的了,这种东西一旦大规模商业化就完全偏航了。而且滴滴现在是一家独大,没有竞争对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升哥的红牛:滴滴已经脱离共享经济的初衷。行业垄断后,不断更改规则,这样的无良公司必须查处。起码国家应该立法规定网约车平台抽成不得超过10%,要么优惠给乘客,要么给辛苦工作的司机师傅,不能让平台“吃了”乘客又“吃”司机。

  @独自发呆:加价不是乘客自己加的,由滴滴决定加多少,这是什么道理?乘客付的车费滴滴扣完之后给司机,扣多少也不说,抽成远不止20%,各种不透明。

  @大佬别走:滴滴几乎成了网约车的代名词,如果确实形成垄断,不仅是加不加价的问题,还会制约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发展。

  加价是市场规律?

  @阿CHIN: 我觉得正常啊,便宜了你们说司机门槛太低,有安全隐患,现在把门槛提高了,车少了,成本自然就会上去。加价的时候可以打出租车,不好打车可以骑一段共享单车然后再打车。在一个地方很多人一起叫车,加价也是正常市场现象吧,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的。

  @红烧排骨最好吃:加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吧,需求旺盛价格自然就上涨。有人要舒适度,有人看中价格因素,不可能又想方便又要便宜。

  @ChaCha:加价的时候都是打车人多车不够用的时候,受供需影响,这是市场机制啊。一个要盈利的公司,根据市场供给浮动价格是正常的商业逻辑,况且加价的钱也会分给司机一部分。

  补贴大战过后,商家也要赚钱

  @云起云落云有时:从我自身的所见所闻,所谓的共享平台抽佣,我认为没有问题,前期为了推广花了大价钱,投资人的钱不是白花的,商业的本质就是为了盈利,在商言商没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价钱最终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只能期望国家能够做更多的基础建设,满足多数的需求,减少这种供求即可。

  @一觉睡到天大亮: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打车,滴滴用补贴制造了打车市场虚假繁荣,现在补贴没了,车多客少都赚不到钱了。人们在免费和优惠的狂欢中打死了竞争者。

  @李哈哈Lyc:不能单从垄断看问题。有了滴滴,你还有加价叫到车的可能,如果没有滴滴呢?!不能总想着任何事情方便自己的同时还不让别人赚取利润。

  @品今生:投资就是为了赚钱,不是做慈善,价格低了什么时候赚够车钱?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