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8月9日7时27分,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面对突发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民众,无不心系灾区,纷纷加入救援队伍。

  在灾情发生后的24小时内,A股上市公司在救灾中表现出的有序、理性和效率,令人印象深刻。这其中既包括受灾企业,也包括施以援手的公司。

  受灾上市公司纷纷通过交易所互动平台、自身官方网站等渠道,第一时间主动给予情况通报。

  宋城演艺在九寨沟县有开发旅游文化项目,公司8月8日晚间即通报受灾情况;灾情发生后,九寨千古情景区有序组织上万名游客和员工及时疏散,并暂停园区开放;大通燃气等多家在九寨沟拥有资产的公司,也纷纷主动核实其生产经营是否受地震影响,大通燃气、雅化集团8月9日早间通过公告形式,披露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

  检视上述受灾企业的灾害应变行动,人们可以发现,他们既没有以“鸵鸟心态”回避灾情,也没有放大灾害影响或传递负面情绪。

  防患于未然,然亦有备。许多并未遭受灾害直接冲击的公司也积极投入到救灾行动中。一些上市公司如中兴通讯新希望等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应急系统一旦启动,从物资到人员,都井然有序地进行调配。

  电力企业抢修电力、石化企业为救援车辆加油、航空企业随时准备起飞救援、物资公司调集帐篷等应急救援设备、保险机构紧急出台后续理赔方案、多家大型集团公司进行救灾捐款……应对自然灾害是极复杂的综合管理流程,各行业企业各司其职,充分展现了企业的专业性、主动性。

  此前历次救灾过程中,总有少数人发出质疑之声,认为部分企业在救灾行动上有“表演”成分。对于此次救灾,从目前舆论反应看,各方救灾执行反响较好。在记者看来,即使后续可能会有不同声音,上市公司积极应对灾情的表现肯定也是值得鼓励的。

  一方面,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代表着股东的利益,其积极有效的救灾行动传递了全体股东的良好愿望。记者注意到,在交易所互动平台的最新留言中,已涌现出大量关于上市公司是否参与救灾的提问,多家公司对此表示:随时待命。

  另一方面,从股东理论推及至利益相关理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都有这样的内在要求,即企业应该有效管理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行为不仅要符合股东利益,还要兼顾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公众、政府和社区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群体。企业在救灾中体现的有序、理性和高效,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品牌价值,获取远超越产品宣传的社会效应。

责任编辑:邵文燕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