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0日09:57 中外管理

  群众吃瓜与改革开放——30年的细节 30年的巨变

  如说上期品读巴菲特,是应景,那么这期品味它,则是应季。是的,到了吃瓜的季节了。

  不知何时,“群众”前面多了一个定语:“吃瓜”。貌似这一调侃使得吃瓜不值一提,实则不然。西瓜其实承载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迁。

  挑瓜的时代

  话说在我儿时的七十年代,尚未改革开放,我就记得吃瓜与一件高大上的事务紧密相连——共产主义。幼儿园里的画册里,描绘未来共产主义的图景之一,便是一个西瓜可以长到很大很大,大到切开后每人只吃一勺,便已经撑得如同一个小西瓜,仰躺在地动弹不得。但那时的画册里并没有说那个超大西瓜是不是很甜——在“没有”的时代,我们也只能憧憬“有”。

  话说在八十年代初,吃瓜终于从画册开始走进了生活。那时吃瓜的一个重要工作,便是挑瓜!我用叹号,是因为它真的很重要。挑瓜基本是男人的活儿,你必须有力气把西瓜举到耳边。于是我那时常常仰望着家父举起西瓜又是拍又是听,神情严肃而专注,略有迟疑便再放下抱起另一个,如是反复好几个,才会决定买哪一个。尽管如此,结局依然难料。那时买瓜,真和现在买股票一样,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如果红瓤黑籽那就是运气好,如果切开哗啦流汤或粉瓤白籽那就自认倒霉。因此切开瓜那一瞬间,大家摒息而视,或欢笑或叹息,和赌场揭开扣在骰子上的碗没有区别——虽然有了,但谈不上任何品质。

  切瓜的时代

  话说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西瓜越来越多,吃瓜也终于开始有了点尊严。那时的瓜摊,开始在西瓜堆里戳上一个牛皮纸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两个毛笔字“保熟”(如今我在电脑里输入这个词已无法直接显示,可见它已多OUT),后来又多了两个字“保甜”。这大概是人类吃瓜史上第一次朴素地品质承诺。未及,和绝大多数中国食品一样,瓜摊牌子上开始出现了产地烙印,比如“庞各庄西瓜”。又未几,牌子上又开始多了关于西瓜的品种名号,比如“京欣一号”——品牌开始出现,并从老祖宗的地域品牌开始走向市场化的商品品牌。

  与此同时,买卖西瓜的行为也开始发生变化。挑瓜不再为男人所垄断,甚至也不再成为家庭必备的劳动密集兼技术密集型技能。而卖瓜的却要为自己纸牌子上的承诺负责了:在称瓜前往往自己拍一拍,然后拿刀给瓜切出一个三角,举着让买瓜群众看看是不是红瓤黑籽。如果是,买者放心拿走;如不是,则卖者自认倒霉——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卖方市场必然开始向买方市场逆转。

  只管吃瓜的时代

  而最近十年,有一些重大变化正在不为人所觉地发生。我们已经见不到抱着西瓜细心拍打的群众了。甚至卖瓜的也无需劳神拍打为自己负责,规避风险。买瓜与卖瓜,同时告别了股市与赌场,成了一件毫无技术含量的简单琐事。因为,如今的西瓜,几乎都是好瓜。这里的“好”,包含了当年我们梦幻中的“大”、“甜”、“脆”、“水”。以至于我的一位同事这样概括挑瓜秘诀:越大越好吃。但同时也有了相反的供给:小巧玲珑却价格不菲的麒麟瓜。而且吃瓜也不再是夏季的独享,而成了水果摊四季的标配——买方经济充分发育时,品质已基本失去了差异,品牌的彰显开始基于满足多元需求。

  而这时悄然消失的事物,除了牛皮纸牌,还另有两个。一是买瓜时无需再去切三角,一方面是买瓜的不再担心,另一方面卖瓜的也无需多此一举:只买半个瓜甚至1/4瓜成为了买方主流。因为西瓜越来越大,而家庭却越来越小。另一个,是我再也见不到家父回家切瓜时将切下来的瓜蒂放在鼻前长久地闭目嗅闻——他曾说那是比吃瓜更大的享受。而如今的西瓜虽然更大更甜,却也失去了当年浓郁的清幽瓜香——发展,总要付出代价。

  如今,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行业,我们的社会,还有诸多这样那样令人叹息的不如意。但是不经意回过头看,其实我们真的已经进步了很多,幸福了很多。当然,吃瓜群众还是吃瓜群众。走,吃瓜去!

责任编辑:韩佳鹏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