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04日15:22 新浪综合

  外汇储备多少最合适?

  今年以来,人民币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升值周期,6月份欧洲央行也开始购买人民币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显然人民币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的初期,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经验”。

  我们先来看一下德国和日本当年是如何做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产生了大量贸易顺差,带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日元升值压力不断增强。而当时日本财政赤字已较高,无法通过财政政策实现贸易均衡,日本央行试图通过低利率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但这导致资本大量涌入,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积聚。与此同时,当时的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不是积极向外疏导日元,而是设法挡住美元入境和向外输出美元,使得日元在国际上的供应量偏少,最终未能压制住日元升值的趋势,而《广场协议》则成了压垮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面临相同情况,德国则是将其长期累积下来的大量外汇储备作为平准基金,用来调节马克汇率,同时积极通过资本账户逆差向外输出马克,使得马克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大幅度增加,迅速成为国际硬通货。

  日元和马克的国际化进程表明,外汇储备应在保持稳定收益、币种和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前提下,来支持本币国际化。使用部分外汇储备来进行资本输出和对外投资有利于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并提高投资收益,但应将规模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不宜将过多外汇储备用于此类投资,因为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外汇储备管理的最根本原则,其次才是收益。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看似不少,但在M2/GDP已经很高的情况下,从保持汇率稳定、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角度看,有必要保持适度充足的外汇储备规模,持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近期“出事”的几家公司,如万达、安邦、复兴,似乎都与对外投资过多有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需要外汇储备保持适度充足水平。

  建立在持续升值预期基础上的货币国际化是不牢固的,但持续贬值的货币也很难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因此,人民币既不能肆意贬值掏空信心,也不能大幅升值给人以不安全感。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外向型发展需要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作为保障。随着中国对外经贸交往增多,对外投资经贸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外资本输出也将加快,对外支付需求会趋势性上升,因而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而随着中国跨境资金波动率上升,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维护金融安全所需要的外汇储备需求也将相应上升。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全球资本流动波动加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的大环境下,外汇储备必须有足够的保有量,以发挥坚定市场信心的稳定锚作用。

  那么,究竟多少外汇储备才算适度?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通常衡量外汇储备需要考虑包括满足3-6个月进口额,以及覆盖100%的短期外债等。按照这些标准,中国似乎维持1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就足够了。近年来IMF等机构提出了用外汇储备与M2比率来衡量外汇储备充足度的新方法。其中,固定汇率国家,这一比率应维持在10%-20%;浮动汇率国家,这一比率应维持在5%-10%。按固定汇率计算,中国大约需要2.2万亿-4.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中国已不是完全固定汇率制,属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且中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汇流出管理,存款短期内流出10%属于小概率事件,外流20%几乎不可能发生。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维持2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是适度的。

  因此,外汇储备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保持适度,人民币汇率就会基本稳定,人民币国际化才会大踏步前进。(文/博闻 图/网络供图)

责任编辑:李艳霞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