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4日17:1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徐朋)上半年,“并购王”融创中国(01918.HK)在进行大量并购、获取更多优质地块储备的同时,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截至6月30日,融创中国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088.1亿元,超过此前公布的年度业绩目标的50%,位列房企业绩排行榜第7位。

  随着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市场在近几个月回调明显。受此影响,部分中小房企销售业绩同步下滑,但大型房企销售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融创中国,其销售从3月开始逆势发力,连续多月实现月销售额接近或超过200亿元。

  根据克而瑞日前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截至6月30日,融创中国6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额285亿元,创公司历史上单月销售新高;而融创上半年共实现合同销售额1088.1亿元,根据此前公布的2100亿元的年度目标,业绩目标完成率已超50%。数据显示,融创中国3月-5月的合同销售额分别为222.7亿元、191.7亿元、206.1亿元。

  不俗的业绩表现,让券商对融创中国未来两三年的业绩展望良好,并上调其目标股价。6月29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认为,融创中国未来将实现大规模的盈利增长。报告预测,得益于利润的恢复和收入的增长,融创中国2017-2019年盈利水平可以保持年复合64%的增长率,其2017年股价的涨幅未能反映其未来利润的改善,并给出了18.5港元的建议目标价。30日,海通证券的投研报告将融创中国评为“买入”评级,认为公司蕴含较大成长潜力,长期看好融创中国,尤其是2018~2019年,融创中国将受益于前期土地储备和战略投资带来的增量,建议目标价为19.4港元。

  坚持高端精品和区域深耕的发展战略,让融创中国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得以充分挖掘各地市场的潜力,并遵循“一线、环一线和核心城市”策略,甄选核心城市布局并持续投入。精准的判断和市场的深耕,使得融创中国在2016年迅速跻身房地产千亿阵营,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额1506亿元,同比增长121%;并在2017年上半年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用半年时间完成千亿销售。

  此外,充足的土地储备,让融创中国具备了后续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至2016年底,融创中国布局城市达44个,土地储备约为7291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为4973万平方米。截止2017年3月25日,融创中国总土地储备达到7912万平方米。此后,融创又通过收购大连润德乾城、重庆华城富丽和天津星耀等,继续斩获项目,大幅增加土地储备。

  截至2016年年末,融创中国手持现金高达698亿元;对短期债务实现了两倍的覆盖,并累积发行285亿元的低成本境内公司债及ABS,替换历史较高成本融资,融资成本降低至5.98%,新增平均融资成本仅为5.78%。而“半年千亿”的销售业绩,更是源源不断地“输血”融创中国。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